起子快速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083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子快速接头,芯轴本体的使用端设有至少一连通于六角孔的定位孔,定位孔中设有一活动钢珠,钢珠直径大于定位孔的直径;芯轴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设一外压套,外压套靠向芯轴本体使用端内缘设有一扩大部,外压套与芯轴本体的另一端缩小的外径间形成一间隙;间隙中设有一内挡环,内挡环活动套设于芯轴本体,且内挡环相对固定于外压套;芯轴本体与接杆固连的一端固定套设一后挡环,限制外压套的移动位移;间隙中同时设有一弹性体,弹性体一端??固定于后挡环,另一端固定于内挡环,弹性体始终处于压紧状态;这样能够快速更换起子头,且能更稳定的固定起子头,不易松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子头结构,尤指一种能快速更换和固定起子头的起子快速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起子头,以便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更换不同的起 子头,但一般起子接头结构不易更换起子头,即便是可更换的也需要花长时间去拆卸,造成 时间的浪费,且来回更换的时候容易造成接触不紧密,易滑动,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也减少, 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起子头损坏,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起子快速接头,该起子接头能快速更换 起子头,且能更稳定的固定起子头,不易松动。 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子快速接头,其主 要包括芯轴本体和接杆,所述芯轴本体的一端为使用端,使用端设有一供插接起子头插接 部的六角孔,芯轴本体的另一端与接杆固连,所述芯轴本体的使用端设有至少一连通于六 角孔的定位孔,定位孔中设有一活动钢珠,钢珠直径大于定位孔的直径,芯轴本体的外表面 活动套设一外压套,钢珠活动处于外压套内壁与芯轴本体使用端外壁之间,钢珠恰可抵紧 到起子头插入部,外压套朝向芯轴本体使用端的一端口内径扩大形成扩大部,所述扩大部 内壁与芯轴本体使用端外壁之间距离小于所述钢珠直径,供钢珠进入而不会意外滚出,以 此使钢珠松开起子头插接部,便于起子插拔,外压套与芯轴本体的另一端縮小的外径间形 成一间隙,所述芯轴本体的外径縮小部位形成一相对扩大的肩部,间隙中设有一内挡环,内 挡环活动套设于芯轴本体,且内挡环位置相对固定于外压套内壁中及止挡于所述肩部;芯 轴本体与接杆固连的一端固定套设一后挡环,限制外压套的移动位移量,防止钢珠意外离 开扩大部而滚出;间隙中同时设有一弹性体,弹性体一端弹性抵靠后挡环,当然弹性抵靠芯 轴本体的对应部位同样可以,此时后挡环仅起限位外压套松开钢珠时的移动量,防止钢珠意外滑出,松开时钢珠只能在扩大部内,弹性体另一端弹性抵靠于内挡环背向所述肩部的 一侧,弹性体始终处于压紧状态。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挡环位置相对固定于外压套内壁及止挡于所述肩部的结构是所述外压套位于间隙部分的内表面中设有一环状凹槽,凹槽内固设一卡簧,卡簧一侧止挡于内挡环背向弹性体的一侧,卡簧另一侧止挡于所述肩部,这样卡簧推动内挡环联动,未使用状态下,外压套在弹性体的弹力下,通过卡簧抵靠于芯轴本体的肩部,此时钢珠保持对起子头连接部的压紧状态,当推动外压套向后挡环移动时,内挡环在卡簧的带动下与外压套同时移动,钢珠松开对起子头连接部的挤压进入扩大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挡环设有一圈供容置弹性体的第一凹槽,弹性体一端弹性抵靠第一凹槽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本体使用端的六角孔内设 有一磁体,用于吸附起子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一压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芯轴本体的使用端设有至少一连通于六角孔的定位孔,定位孔中设有一活动钢珠,钢珠直径大于定位孔的直径;芯轴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设一外压套,外压套靠向芯轴本体使用端内缘设有一扩大部,外压套与芯轴本体的另一端縮小的外径间形成一间隙;间隙中设有一内挡环,内挡环活动套设于芯轴本体,且内挡环相对固定于外压套;芯轴本体与接杆固连的一端固定套设一后挡环,限制外压套的移动位移;间隙中同时设有一弹性体,弹性体一端固定于后挡环,另一端固定于内挡环,弹性体始终处于压紧状态;这样能够快速更换起子头,且能更稳定的固定起子头,不易松动。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未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2为本技术推动外压套准备插入起子头的剖面图; 图3为本技术推动外压套已插入起子头时的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松开外压套固定起子头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起子快速接头,其主要包括芯轴本体1和接杆2,所述芯轴本体的一 端为使用端,使用端设有一供插接起子头插接部的六角孔11,芯轴本体1的另一端与接杆2 固连,所述芯轴本体1的使用端设有至少一连通于六角孔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中设有一 活动钢珠13,钢珠13直径大于定位孔13的直径,芯轴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设一外压套3, 钢珠13活动处于外压套3内壁与芯轴本体1使用端外壁之间,钢珠13恰可抵紧到起子头 插入部,外压套3朝向芯轴本体1使用端的一端口内径扩大形成扩大部14,所述扩大部内壁 与芯轴本体1使用端外壁之间距离小于所述钢珠直径,供钢珠进入而不会意外滚出,以此 使钢珠松开起子头插接部,便于起子插拔,外压套3与芯轴本体的另一端縮小的外径间形 成一间隙16,所述芯轴本体的外径縮小部位形成一相对扩大的肩部17,间隙16中设有一内 挡环5,内挡环5活动套设于芯轴本体1,且内挡环5位置相对固定于外压套3内壁中及止 挡于所述肩部17 ;芯轴本体与接杆固连的一端固定套设一后挡环6,限制外压套的移动位 移量,防止钢珠意外离开扩大部而滚出;间隙16中同时设有一弹性体IO,弹性体10 —端弹 性抵靠后挡环6,当然弹性抵靠芯轴本体的对应部位同样可以,此时后挡环6仅起限位外压 套3松开钢珠时的移动量,防止钢珠意外滑出,松开时钢珠只能在扩大部内,弹性体另一端 弹性抵靠于内挡环5背向所述肩部17的一侧,弹性体10始终处于压紧状态。 所述内挡环5位置相对固定于外压套3内壁及止挡于所述肩部17的结构是所述 外压套3位于间隙16部分的内表面中设有一环状凹槽7,凹槽7内固设一卡簧8,卡簧8 — 侧止挡于内挡环5背向弹性体的一侧,卡簧8另一侧止挡于所述肩部17 ;这样卡簧推动内 挡环联动,未使用状态下,外压套3在弹性体10的弹力下,通过卡簧8抵靠于芯轴本体的肩 部17,此时钢珠13保持对起子头连接部的压紧状态,当推动外压套3向后挡环6移动时,内 挡环5在卡簧8的带动下与外压套3同时移动,钢珠13松开对起子头连接部的挤压进入扩大部14。 所述后挡环6设有一圈供容置弹性体的第一凹槽9,弹性体10 —端弹性抵靠第一 凹槽9内。 所述芯轴本体使用端的六角孔11内设有一磁体4,用于吸附起子头。 所述弹性体10为一压簧。 本实例的操作方法为推动外压套3向后挡环6方向滑移,外压套内卡簧带动内挡 环挤压压簧滑移,当外压套3与后挡环靠置于一起,内挡环5也停止滑移,压簧处于更压紧 状态,此时钢珠13松开,可装入或拔出起子头,装入时由磁体吸附住起子头;松开外压套3 后,内挡环5在压簧弹力作用下,推动卡簧8,推动外压套3复位,当卡簧8抵紧于芯轴本体 的肩部17时,外压套3和内挡环5停止滑移,此时钢珠13挤紧起子头。权利要求一种起子快速接头,其主要包括芯轴本体(1)和接杆(2),所述芯轴本体的一端为使用端,使用端设有一供插接起子头插接部的六角孔(11),芯轴本体(1)的另一端与接杆(2)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本体(1)的使用端设有至少一连通于六角孔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中设有一活动钢珠(13),钢珠(13)直径大于定位孔(12)的直径,芯轴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设一外压套(3),钢珠(13)活动处于外压套(3)内壁与芯轴本体(1)使用端外壁之间,钢珠(13)恰可抵紧到起子头插入部,外压套(3)朝向芯轴本体(1)使用端的一端口内径扩大形成扩大部(14),所述扩大部内壁与芯轴本体(1)使用端外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子快速接头,其主要包括芯轴本体(1)和接杆(2),所述芯轴本体的一端为使用端,使用端设有一供插接起子头插接部的六角孔(11),芯轴本体(1)的另一端与接杆(2)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本体(1)的使用端设有至少一连通于六角孔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中设有一活动钢珠(13),钢珠(13)直径大于定位孔(12)的直径,芯轴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设一外压套(3),钢珠(13)活动处于外压套(3)内壁与芯轴本体(1)使用端外壁之间,钢珠(13)恰可抵紧到起子头插入部,外压套(3)朝向芯轴本体(1)使用端的一端口内径扩大形成扩大部(14),所述扩大部内壁与芯轴本体(1)使用端外壁之间距离小于所述钢珠直径,外压套(3)与芯轴本体的另一端缩小的外径间形成一间隙(16),所述芯轴本体的外径缩小部位形成一相对扩大的肩部(17),间隙(16)中设有一内挡环(5),内挡环(5)活动套设于芯轴本体(1),且内挡环(5)位置相对固定于外压套(3)内壁中及止挡于所述肩部(17);芯轴本体与接杆固连的一端固定套设一后挡环(6);间隙(16)中同时设有一弹性体(10),弹性体(10)一端弹性抵靠后挡环(6),弹性体另一端弹性抵靠于内挡环(5)背向所述肩部(17)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义成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