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0265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由电磁线圈、机械保护外壳、倒U型双磁极齿、铁芯磁轭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4个电磁线圈套在铁芯磁轭上,与铁心磁轭以T形燕尾槽的形式连接的磁极齿形成倒U形双磁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铁芯磁极结构形式由原矩形单一磁极结构改为倒U形双磁极结构,磁极宽度L值为普通单磁极插入式电磁搅拌器磁极宽度的3倍以上,钢液有效搅拌时间是原来的3倍左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特别是一种双磁极插 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技术背景目前,国内生产的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有单磁极插入式行波电 磁搅拌器,其结构是由电磁线圈、机械保护外壳、铁芯磁轭及铁芯 磁极齿组成,其线圈套在铁芯磁轭上,铁芯每个槽中嵌的线圈为单一 O型集中绕组,线圈由空芯铜管绕制,工作时铜管内通去离子水或蒸 馏水冷却,以带走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焦尔热。其感应器的铁芯为多齿、 槽的多E字形结构,齿部设计成窄而长的形式,铁芯齿部插入板坯扇 形段相邻的两对支承辊之间的缝隙中,工作面离铸坯表面的间隙小, 靠近铸坯。感应器线圈釆用克兰姆形式绕组,绕组线圈由截面形状为 圆形、正方形或矩形的空心铜管绕制而成,铁芯套在铁芯磁轭上。线 圏内部按三相Y形连接。绕组空心铜管导体内部通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进行冷却。壳体由耐高温的非磁性不锈钢制成双层夹层,夹层中间通 工业冷却水。搅拌器在连铸机扇形段上成对配置,内、外弧两片搅拌 器的矩形磁极插在辊缝中间。这种电磁搅拌器的工作不靠近铸坯,功 率小,能量利用率高,但磁极宽度窄,钢液有效搅拌时间短,对于高 拉速的铸坯的冶金效果的改善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 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铁芯磁极齿的结构形式由原 来的矩形单一磁极结构改为倒"U"形双磁极结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具有电磁线圈、.铁芯磁轭、铁芯磁极齿和外壳,其特征在于由至少4个电磁线圏套在铁心磁轭上;铁芯磁极齿为u形双磁极齿,与铁芯磁轭以T形燕尾槽的形式连接的U形双磁极齿形成倒U形双磁极结构。本技术的电磁线圈采用克^姆形式绕组,其内部绕组为空心 铜管或实芯扁铜线。本技术的外壳为非磁性不锈钢双层夹层结构或壳体两宽边之 一制成双层夹层结构,其余面为单层钢铁结构。本技术用空芯铜管绕制的线圈釆用空芯铜管导体内部通蒸馏 水或去离子水进行冷却,用实芯扁铜线绕制的线圈,线圈浸泡在冷却 水中进行冷却。本技术的线圏内部按三相Y形连接。本技术铁芯磁极齿的结构形式由原矩形单一磁极结构改为倒 U形双磁极结构,不但为搅拌器周边的三对支承辊直径的加大创造了条 件,辊子机械强度得到提高,寿命延长,而且,磁极宽度增大到原磁 极3倍值以上,钢液搅拌时间是原来的3倍,对高拉速连铸机铸坯质量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冶金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为图1剖视示意图3为双磁极结构铁芯示意图4为图3A-A剖视示意图5为单磁极铁芯结构示意图6为图5 A-A剖视示意图7为本技术在扇形段上安装示意图8为磁感应强度测点空间分布位置示意图。图中1、电磁线圈;2、机械保护外壳;3、倒U形双磁极齿;4、 铁芯磁轭;5、外弧侧电磁搅拌器;6、内弧侧电磁搅拌器;7、扇形段 中心线;8、扇形段;9、扇形段支承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由电磁线圏l、机械保护外壳2、倒U形双磁极齿3、铁芯磁轭4组成;电磁线圈套在铁芯磁轭上,倒U形双磁极齿的一头与铁心磁轭的T形燕尾槽连接,形成倒U形双磁极结构。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铁芯磁极齿的结构形式由原矩形单一磁极结构改为倒U形双磁极结构,双磁极齿宽更窄。如图4、图7所示,本技术的双磁极结构铁芯倒U形磁极齿宽更窄,产品装配到扇形段,倒U形磁极齿插入到两个支承辊辊缝之间,所要求的辊缝间隙小,为搅拌器周边的三对支承辊直径的加大创造了条件,结果实现了电磁搅拌器侧面支承辊直径的加大,辊子机械强度得到提高,寿命延长。本技术的磁极宽度L值是普通单磁极插入式电磁搅拌器磁极宽度的3倍以上,钢液搅拌时间是原来的3倍,对高拉速连铸机铸坯质量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冶金效果。如图8所示,对磁极宽度范围内铸坯中心位置磁感应强度进行模拟测试,磁感应强度基本均匀一致,其测试结果见下表。试验条件4.0 Hz 卯0A (=450Ax2)(有效1直)测试数据磁场强度(高斯)<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具有电磁线圈、铁芯磁轭、铁芯磁极齿和外壳,其特征在于由至少4个电磁线圈套在铁心磁轭上;铁芯磁极齿为U形双磁极齿,与铁芯磁轭以T形燕尾槽的形式连接的U形双磁极齿形成倒U形双磁极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其 特征在于电磁线圈釆用克兰姆形式绕组,其内部绕组为空心铜管或 实芯扁铜线。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其 特征在于外壳为非磁性不锈钢双层夹层结构或壳体两宽边之一制成 双层夹层结构,其余面为单层钢铁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 其特征在于用空芯铜管绕制的线圈釆用空芯铜管导体内部通蒸馏水 或去离子水进行冷却,用实芯扁铜线绕制的线圏,线圏浸泡在冷却水 中进行冷却。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 其特征在于线圈内部按三相Y形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由电磁线圈、机械保护外壳、倒U型双磁极齿、铁芯磁轭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4个电磁线圈套在铁芯磁轭上,与铁心磁轭以T形燕尾槽的形式连接的磁极齿形成倒U形双磁极结构。本技术的铁芯磁极结构形式由原矩形单一磁极结构改为倒U形双磁极结构,磁极宽度L值为普通单磁极插入式电磁搅拌器磁极宽度的3倍以上,钢液有效搅拌时间是原来的3倍左右。文档编号B01F13/00GK201308824SQ200820159498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孙书坤, 霞 张, 祝桂合 申请人:湖南岳磁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磁极插入式行波磁场电磁搅拌器,具有电磁线圈、铁芯磁轭、铁芯磁极齿和外壳,其特征在于:由至少4个电磁线圈套在铁心磁轭上;铁芯磁极齿为U形双磁极齿,与铁芯磁轭以T形燕尾槽的形式连接的U形双磁极齿形成倒U形双磁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书坤祝桂合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岳磁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