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994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包括:容纳件、盖板、轴承组件和供油组件,容纳件具有一容纳空间,盖板盖设于容纳件上以使容纳空间密封,轴承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其包括第一限位单元、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座设置于容纳空间内,轴承座上具有安装空间,第一限位单元、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设置于安装空间内,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单元抵接第一轴承的外端,盖板抵接第二轴承的外端,供油组件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其位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供油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端抵接以便两个轴承加载并实现供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成的结构紧凑且整个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对本结构的加工工艺难点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的支撑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发动机中的支撑轴承腔用于容纳支撑轴承,其包含供油、回油、及轴承加载等结构特征,由于这些结构特征的存在,导致轴承腔结构、形状较为复杂,使得对轴承腔结构的加工工艺难度较大,加工成本高。而已有的方案多采用体积较大且较为复杂的轴承座结构,使得装配工艺较为复杂,加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包括:

2、容纳件,具有一容纳空间;

3、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纳件上以使所述容纳空间密封;

4、轴承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包括第一限位单元、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轴承座上具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一限位单元、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单元抵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端,所述盖板抵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端;

5、供油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供油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端抵接以便两个轴承加载并实现供油。

6、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包括第一间隔套、第一间隔轴套和第一定位半环,所述第一间隔轴套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间隔轴套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一间隔套和所述第一定位半环设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一间隔套的一端穿入所述安装空间和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端抵接,所述第一定位半环有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承轴向端抵接。

7、可选的,所述供油组件包括进油单元和出油单元,所述进油单元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出油单元设于所述轴承座,所述进油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出油单元靠近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且所述出油单元和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连通。

8、可选的,所述进油单元包括相连通的供油组和喷油组,所述供油组通过所述容纳件与外界供油源连通,所述喷油组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供油组位于所述喷油组的上方。

9、可选的,所述喷油组包括第一供油通道、第二供油通道、第一喷油环、第二喷油环和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喷油环和所述第二喷油环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一喷油环靠近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喷油环靠近所述第一轴承,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油环和所述第二喷油环连接,所述第一供油通道和所述第二供油通道分别与所述供油组连通,所述第一供油通道和所述第一喷油环连通,所述第二供油通道和所述第二喷油环连通,以便将油供给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上。

10、可选的,所述供油组包括相连通的供油管和供油流路,所述供油流路与所述喷油组连通,所述供油流路设于所述轴承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上方,所述供油管通过所述容纳件与外界供油源连通。

11、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喷油环上设有第一喷油孔,在所述第二喷油环上设有第二喷油孔,在所述第一喷油环内侧沿其周向设有第一回油通道,在所述第二喷油环内侧沿其周向设有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回油通道和所述第二回油通道均与所述出油单元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出油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出油端处的第一出油通道和第二出油通道,所述第一出油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油通道分别与所述容纳件连通。

13、可选的,还包括支撑轴,其穿过所述盖板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配合。

14、可选的,还包括密封件,其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支撑轴之间具有的间隙处。

15、本专利技术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间隔设置,以及限位单元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位置限定,再加上供油组件位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使得其组成的结构紧凑且整个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对本结构的加工工艺难点和成本。

1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51)包括第一间隔套(512)、第一间隔轴套(513)和第一定位半环(511),所述第一间隔轴套(513)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间隔轴套(513)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之间,所述第一间隔套(512)和所述第一定位半环(511)设于所述轴承座(54)上,所述第一间隔套(512)的一端穿入所述安装空间(A)和所述第一轴承(52)的轴向端抵接,所述第一定位半环(511)有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安装空间(A)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承(52)轴向端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6)包括进油单元(61)和出油单元(62),所述进油单元(61)设于所述安装空间(A)内,所述出油单元(62)设于所述轴承座(54),所述进油单元(6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之间,所述出油单元(62)靠近所述安装空间(A)的底部,且所述出油单元(62)和所述安装空间(A)的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单元(61)包括相连通的供油组(602)和喷油组(601),所述供油组(602)通过所述容纳件(1)与外界供油源连通,所述喷油组(60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之间,所述供油组(602)位于所述喷油组(60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组(601)包括第一供油通道(611)、第二供油通道(614)、第一喷油环(613)、第二喷油环(616)和弹性元件(617),所述第一喷油环(613)和所述第二喷油环(616)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之间,所述第一喷油环(613)靠近所述第二轴承(53),所述第二喷油环(616)靠近所述第一轴承(52),所述弹性元件(6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油环(613)和所述第二喷油环(616)连接,所述第一供油通道(611)和所述第二供油通道(614)分别与所述供油组(602)连通,所述第一供油通道(611)和所述第一喷油环(613)连通,所述第二供油通道(614)和所述第二喷油环(616)连通,以便将油供给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602)包括相连通的供油管(621)和供油流路(622),所述供油流路(622)与所述喷油组(601)连通,所述供油流路(622)设于所述轴承座(54)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上方,所述供油管(621)通过所述容纳件(1)与外界供油源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喷油环(613)上设有第一喷油孔,在所述第二喷油环(616)上设有第二喷油孔,在所述第一喷油环(613)内侧沿其周向设有第一回油通道(7),在所述第二喷油环(616)内侧沿其周向设有第二回油通道(8),所述第一回油通道(7)和所述第二回油通道(8)均与所述出油单元(6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单元(6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的出油端处的第一出油通道(621)和第二出油通道(622),所述第一出油通道(621)和所述第二出油通道(622)分别与所述容纳件(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轴(4),其穿过所述盖板(2)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3),其设置于所述盖板(2)和所述支撑轴(4)之间具有的间隙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单元(51)包括第一间隔套(512)、第一间隔轴套(513)和第一定位半环(511),所述第一间隔轴套(513)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间隔轴套(513)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之间,所述第一间隔套(512)和所述第一定位半环(511)设于所述轴承座(54)上,所述第一间隔套(512)的一端穿入所述安装空间(a)和所述第一轴承(52)的轴向端抵接,所述第一定位半环(511)有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安装空间(a)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承(52)轴向端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6)包括进油单元(61)和出油单元(62),所述进油单元(61)设于所述安装空间(a)内,所述出油单元(62)设于所述轴承座(54),所述进油单元(6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之间,所述出油单元(62)靠近所述安装空间(a)的底部,且所述出油单元(62)和所述安装空间(a)的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单元(61)包括相连通的供油组(602)和喷油组(601),所述供油组(602)通过所述容纳件(1)与外界供油源连通,所述喷油组(601)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之间,所述供油组(602)位于所述喷油组(60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支撑轴承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组(601)包括第一供油通道(611)、第二供油通道(614)、第一喷油环(613)、第二喷油环(616)和弹性元件(617),所述第一喷油环(613)和所述第二喷油环(616)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52)和所述第二轴承(53)之间,所述第一喷油环(613)靠近所述第二轴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应坤星李光乐郭晖满维伟贺启盛李承泰余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