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杆状植物收获打捆机械,特别指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缓存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液压马达通过同步带和锥齿轮枢动丝杆螺母副,辅助缓存机构连接丝杆螺母副,且做直线往复运动;缓存油缸与上下推动架连接,上下推动架与缓存支撑架通过直线导轨可移动连接上下推动架与缓存托板铰接,拉动缓存托板开门和关门;送料油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存支撑架上,前端分别安装在左右输送框上,输送框可绕轴承座转动;防散落装置通过直线导轨与缓存支撑架连接,防散落油缸与防散落装置连接在一起,可推动防散落装置沿着直线导轨直线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自动化的机械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杆状植物收获打捆机械,特别指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缓 存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湖区的芦苇收获时节,打捆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一般的情况是, 首先用人工或机械将芦苇割倒,再用人工将芦苇捆成小捆,然后,将芦苇小捆 搬上拖拉机或马车(在新砍伐的芦苇地上行走很慢,因为芦苇蔸容易把脚刺伤), 拖到芦苇打捆成垛的地方卸车,然后进入打捆工序,先由铡刀的人把芦苇搬来 将芦苇铡成两段(也有铡成三段的),然后将铡好的芦苇堆放在地上,打捆的人 将铡断的芦苇搬放到打捆机箱内,四个人摇动把手加压,之后四个人配合用芦 等蔑作绳把芦苇捆好,再两人配合把芦苇捆从箱内抬起,由一个背去码成小堆, 如此循环,在实际的收获过程中还未见到过机械化作业。中国专利曾公开过一 种采用液压驱动,机械平移挤压成矩形捆,但这种结构也只能算是半机械化的, 它还要辅以很多人工几次搬运芦苇,还要铡刀、装箱、扣箱、捆箱,程序繁锁, 效率低,至今未见真正机械化的芦苇打捆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缓存输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造一种包括以下结构的缓存输送装置1)液压马达通过同步带和锥齿轮枢动丝杆螺母副,辅助缓存机构连接丝杆螺母副,且做直线往复运动;2) 缓存油缸与上下推动架连接,上下推动架与缓存支撑架通过直线导轨可 移动连接上下推动架与缓存托板铰接,拉动缓存托板开门和关门;3) 送料油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存支撑架上,前端分别安装在左右输送框 上,输送框可绕轴承座转动;4) 防散落装置通过直线导轨与缓存支撑架连接,防散落油缸与防散落装置 连接在一起,可推动防散落装置沿着直线导轨直线移动。本技术采用全自动化的机械作业,不仅使芦苇的打捆简便高效,而且 整机的性能可靠,操作方便,将芦苇从地面上拾取至打成捆、装卸, 一气呵成, 而且捆重、捆形基本一致,为芦苇成垛、上船、卸船创造了实现机械化作业的 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机主视图图2是图1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缓存输送装置结构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缓存输送装置结构图之二图5是图3A处放大图图6是图3C处放大图图7是图4D处放大图图8是图3E处放大图图9是图3B处放大图图IO是本技术输送框立体结构图图11是本技术输送框主视图图12是图8F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至12可知,本技术由底盘总成A、拾取装置B、输送装置C、 切割装置D、缓存输送装置E、打捆装置F、装卸装置G组成,所述的缓存输送 装置包括1) 液压马达15通过同步带16和锥齿轮18枢动丝杆螺母副17,辅助缓存 机构S连接丝杆螺母副17,且做直线往复运动;2) 缓存油缸6与上下推动架5连接,上下推动架5与缓存支撑架14通过 直线导轨12可移动连接上下推动架5与缓存托板4铰接,拉动缓存托板4开门 和关门;3) 送料油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存支撑架14上,前端分别安装在左右输 送框2上,输送框2可绕轴承座19转动;4) 防散落装置7通过直线导轨12与缓存支撑架14连接,防散落油缸10 与防散落装置7连接在一起,可推动防散落装置7沿着直线导轨12直线移动。本技术所述的输送框2包括四根丝杠210通过轴承座211安装在输送 框29上,端部固定着同步带轮212,推动板23四个角上固定四个螺母213,四 个螺母213与四根丝杆210形成滚珠丝杠螺母副,输送马达28固定在输送框29 上,输出轴通过同步带214枢接四根丝杠210和减速器24,涨紧轮25固定在输 送框29上,将同步带214张紧,减速器24输出轴上固定有链轮215,链轮215 枢接动力滚筒27,动力滚筒27和滚筒26固定在输送框29上,输送带设在动力 滚筒27和滚筒26上运转。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切断成两截的芦苇在自重的作用下分别同时落入缓存框的缓存托板上,芦 苇落入的同时,芦苇防散落装置在油缸的推动下,对落入缓存框中的芦苇进行 侧向挤压,使得芦苇堆放整齐、紧密,侧向挤压的距离为缓存框截面宽度的三分之一。芦苇堆放得越多,缓存托板就变形越大,缓存托板下的称重传感器适时检测当前缓存框中芦苇的重量,当重量达到预定重量(80 100kg可调)时, 缓存框内的缓存托板被缓存油缸推动,两缓存托板打开,戸苹落入左右两个输 送框中,此时,液压马达转动,通过同步带传动和锥齿轮传动带动滚珠丝杠副 转动,滚珠丝杠副再带动辅助缓存机构将将芦苇短时缓存关门。芦率完全落入 输送框中之后,液压马达反转,缓存框的两扇门合拢,继续缓存芦苇,同时辅 助缓存装置开门。芦苇落入输送框之后,送料油缸伸长,推动输送框转过90。, 芦苇在送料挡板以及输送带的作用下,被推送至打捆装置。打捆装置出口处的 挡板将芦苇挡住,防止推动过多或者芦苹参差不齐。 本技术整机的工作原理整台机器以一台履带底盘为行走动力,整机大致由底盘总成、拾取装置、 输送装置、缓存装置、送料装置、打捆装置、装卸装置、驾驶室、动力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共十一大部分组成。该机器能实现的功能描述如下(1) 履带底盘带动整台机器以0.3 0.35m/s的速度前移,拾取装置前部的 引导齿插入到芦苇地下,同时引导齿下的托泥板能够防止前导齿过度插入到芦 苇地下,芦苇顺着引导齿进入拾取滚筒,拾取滚筒在输送装置滚筒的带动下, 将芦苇巻起,输送装置的输送齿在马达和减速机的带动下,将芦苇输送至切割 装置,被拾取芦苇的最大宽度不能超过4.5m。(2) 在芦苇被输送装置输送的过程中,切割装置的两端切割装置将芦苇两 端无用的枝叶切除,中间切割装置将戸苹从中间截成两截,截断后的芦苇长度 约为2.1m。(3) 切断后的芦苇在自重的作用下落入缓存框中,落入的同时,芦苇防散 落装置在油缸的推动下,对落入缓存框中的芦苇进行侧向挤压,使芦苇堆放整 齐、紧密,侧向挤压的距离为缓存框截面宽度的三分之一。称重传感器检测当前缓存框中芦苇的重量,当重量达到预定重量(80 100kg可调)时,缓存框内的两扇门被缓存油缸推动,两扇门打开,芦苇落入输送框中,输送框的有效截面尺寸约为宽1100mm,高1100mm,同时辅助缓存装置将芦苇短吋缓存关门。 芦苇完全落入输送框中之后,缓存框的两扇门合拢,继续缓存芦苇,同时辅助 缓存装置开门。(4) 芦苇落入输送框之后,送料油缸推动输送框转过90。,芦苇在送料挡 板以及输送带的作用下,被推送至打捆装置。打捆装置出口处的挡板将芦苇挡 住,防止推动过多或者芦苇参差不齐。(5) 芦苇被送到打捆装置之后,侧向加压装置将芦苇从内向外进行侧向加 压,加压后的芦苇宽度最小约为550mm;之后垂直加压装置从顶部向下进行加 压,加压后的芦苇高度最小约550mm;芦苇被加压之后,打捆机将芦苇进行系 带,之后侧向和垂直加压装置释压,打捆输送装置将芦苇输送至装卸装置进行 后续处理。完成芦苇打捆这套动作所需的时间不超过30秒。(6) 打捆好的芦苇被输送到装卸装置之后,在车上每有四个捆时,在人的 操作下,然后抓斗将四捆芦苇抓起并提升,然后转移到拖拉机上。(7) 以上(1) - (6)各部分动作程序应衔接自如,协调、可靠。 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液压马达(15)通过同步带(16)和锥齿轮(18)枢动丝杆螺母副(17),辅助缓存机构(8)连接丝杆螺母副(17),且做直线往复运动; 2)缓存油缸(6)与上下推动架(5) 连接,上下推动架(5)与缓存支撑架(14)通过直线导轨(12)可移动连接上下推动架(5)与缓存托板(4)铰接,拉动缓存托板(4)开门和关门; 3)送料油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缓存支撑架(14)上,前端分别安装在左右输送框(2)上,输送框( 2)可绕轴承座(19)转动; 4)防散落装置(7)通过直线导轨(12)与缓存支撑架(14)连接,防散落油缸(10)与防散落装置(7)连接在一起,可推动防散落装置(7)沿着直线导轨(12)直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春福,
申请(专利权)人:袁春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