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料分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筛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的发展,物料输送方式多元化,振动输送机基于其优越的输送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物料筛分工序中,现有的物料筛分系统往往通过一台振动输送机配套一台振动筛固定使用,随着当前产能的提高,已投入使用的振动输送机的参数可以基于物料搬运系统的要求、物料装卸地点的各种条件、有关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物料的特性等灵活调节,但每个振动筛具有固定的下料峰值,无法随着输送量的提高而增加,且传统已在厂房投入使用的振动输送机与振动筛往往为固化单一的连接方式,因此,如何基于现有厂房配套设备的前提下低成本提高单位时间内物料的筛分产能是本申请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基于现有厂房设备低成本提升单位时间内筛分产能的筛分系统。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筛分系统,包括:
3、物料输送机,其出料端设置有分流装置,分流装置具有分流腔,分流腔内设置有可将其分隔为多个并联设置的下料腔室的分料结构;
4、筛分部,具有与下料腔室等量设置的若干台筛分机,筛分机一一对应地连通于各个下料腔室的出料端;其中,筛分机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物料筛分量的检测装置;
5、plc,分别与检测装置和物料输送机电连接,plc可根据检测装置的信号反馈,实时调节物料输送机的输送功率。
6、可选地,分料结构为分隔导流板,分隔导流板可将由物料输送机的出料端流入的物料均匀地分流至各个下料腔室。
7、可选地,下料腔室包
8、可选地,分隔导流板呈倒v形,位于分流腔的中心处。
9、可选地,分隔导流板的两个外侧壁形成迎料面,迎料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45°。
10、可选地,第一下料通道和第二下料通道分别与对应的筛分机之间通过软连接件连接。
11、可选地,第一下料通道和第二下料通道之间还设有加固支撑架。
12、可选地,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筛分机的筛网底部。
13、可选地,筛分机的进料端设有缓冲板,缓冲板上开设有多处下料孔。
14、可选地,多处所述下料孔在所述缓冲板上等间距排布。根据本技术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供的带有来料分流装置的筛分系统,通过在分流装置内设置分料结构,将分流腔分隔出多个下料腔室,各个下料腔室分别对应连通一台筛分机,以使一台物料输送机能够同时供应多台筛分机,从而避免单台筛分机超额负载,筛分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通过分流设置的增加,可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降本增效;除此之外,每台筛分机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物料筛分量的检测装置;通过与plc信号连接,反馈每台筛分机的筛分状态,由plc相应调控物料输送机的功率,从而在保证筛网寿命的前提下最大化的提高筛分产能,例如,当检测装置检测筛网上的物料过少时,plc控制振动输送机的变频电机提高下料速度,提高输送效率,当检测装置检测筛网上的物料过多时,plc控制振动输送机的变频电机降低下料速度,避免筛网破碎。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结构为分隔导流板,所述分隔导流板可将由所述物料输送机的出料端流入的物料均匀地分流至各个所述下料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腔室包括第一下料腔和第二下料腔,且所述第一下料腔具有可与所述筛分部连通的第一下料通道,所述第二下料腔具有可与所述筛分部连通的第二下料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下料腔和所述第二下料腔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下料通道和所述第二下料通道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结构为分隔导流板,所述分隔导流板可将由所述物料输送机的出料端流入的物料均匀地分流至各个所述下料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筛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腔室包括第一下料腔和第二下料腔,且所述第一下料腔具有可与所述筛分部连通的第一下料通道,所述第二下料腔具有可与所述筛分部连通的第二下料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下料腔和所述第二下料腔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文,孙国平,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