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9421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获取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后纵梁总成的设计参数,根据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吸收能量比例,确定由后纵梁总成吸收的吸收能量数据。再根据该设计参数以及该吸收能量数据,确定吸能性能参数。响应于该吸能性能参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更新所述设计参数,返回根据该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吸收能量比例,确定由后纵梁总成吸收的吸收能量数据,直至满足该预设要求,输出设计参数。可见,本申请的实施例在不依赖任何模型的情况下,得到了吸能性能参数满足预设要求的设计参数,计算复杂度较低,效率较高。并且,得到的设计参数是通过了验证,保障了车辆在受到撞击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碰撞,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装置、设计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车辆作为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了在用户驾驶车辆时,提高安全性,通常需要保证车辆在受到一定强度的撞击时,维持车辆的完整,保障用户的安全。而车辆的后纵梁总成作为车辆的重要零部件,在车辆被追尾时保持车辆的完整性、安全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通常情况下,在设计后纵梁总成的过程中,需要对已经确定设计参数的后纵梁总成进行测试以及调整,直至设计参数满足安全要求为止。

3、现有技术中,在后纵梁总成的设计过程中,往往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cae)模型对后纵梁总成的安全性进行测试,从而调整设计参数。但由于cae模型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通过cae模型在某一种工况下对后纵梁总成进行测试时,耗费的时间往往在30个小时以上。

4、可见,在设计后纵梁总成的过程中,测试后纵梁总成安全性耗时较长,导致设计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保障设计出的车辆后纵梁总成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设计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方法包括:

3、获取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所述后纵梁总成的设计参数;

4、根据所述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预设的吸收能量比例,确定由后纵梁总成吸收的吸收能量数据;

5、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以及所述吸收能量数据,确定所述后纵梁总成的吸能性能参数;

6、响应于所述吸能性能参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更新所述设计参数,返回所述根据所述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预设的吸收能量比例,确定由后纵梁总成吸收的吸收能量数据,直至所述吸能性能参数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得到所述后纵梁总成的最终设计参数。

7、可选的,所述获取碰撞释放能量数据,具体包括:

8、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质量和第一速度,以及避障车的第二质量和第二速度;

9、根据所述第一质量、所述第一速度、所述第二质量以及所述第二速度,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避障车进行碰撞时释放出的能量,得到碰撞释放能量数据。

10、可选的,所述后纵梁总成至少包括支撑部件以及吸能部件;所述设计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吸能部件的可压缩空间;所述吸能性能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可压缩空间、所述支撑部件的最小截面面积以及吸能比值;

11、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以及所述吸收能量数据,确定所述后纵梁总成的吸能性能参数,具体包括:

12、根据所述设计参数,确定所述支撑部件的最小截面面积以及所述支撑部件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

13、根据所述最大承载力以及所述可压缩空间,确定所述后纵梁总成的可吸收能量;

14、根据所述可吸收能量与所述吸收能量数据,确定所述吸能比值;

15、将所述最小截面面积、所述可压缩空间以及所述吸能比值,确定为吸能性能参数。

16、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参数,确定所述支撑部件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具体包括:

17、根据所述设计参数,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支撑部件的最大承载力:

18、σmax=σf+σmy+σmz

19、

20、

21、f=aσf

22、其中,σmax为所述支撑部件收到的最大的应力,σf为所述支撑部件受到的正向力,σmy为所述支撑部件在绕y轴的弯制受到的应力,σmz为所述支撑部件在绕z轴的弯制受到的应力,my为y方向的弯制,mz为截面z方向的弯制,ly为截面在y方向上与重心的距离,lz为截面在z方向上与重心的距离,iy为截面沿y方向的转动惯量,iz为截面沿z方向的转动惯量,a为最小截面面积,f为所述最大承载力。

23、可选的,所述设计参数至少包括剩余空间,所述吸能性能参数至少包括可压缩空间;

24、所述更新所述设计参数,具体包括:

25、根据所述设计参数包含的剩余空间,调整所述可压缩空间。

26、可选的,所述吸能性能参数至少还包括最小截面面积;

27、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参数包含的剩余空间,调整所述可压缩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8、根据所述设计参数、调整完成的所述可压缩空间以及所述吸收能量数据,调整所述最小截面面积。

2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装置,装置包括:

30、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所述后纵梁总成的设计参数;

31、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预设的吸收能量比例,确定由后纵梁总成吸收的吸收能量数据;

32、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以及所述吸收能量数据,确定所述后纵梁总成的吸能性能参数;

33、输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吸能性能参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更新所述设计参数,返回所述根据所述碰撞释放能量数据以及预设的吸收能量比例,确定由后纵梁总成吸收的吸收能量数据,直至所述吸能性能参数满足所述预设要求,得到所述后纵梁总成的最终设计参数。

3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设备包括:

35、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36、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一方面所述的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

37、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一方面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

38、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一方面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

3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得到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参数。并且,该设计参数对应的吸能性能参数是满足预设要求的,即,按照该设计参数进行设计得到的后纵梁总成,能够在一定强度的撞击下保障车辆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保障车辆内用户的安全。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该设计参数对应的吸能性能参数无法满足该预设要求,则可调整该设计参数,并重新判断该设计参数对应的吸能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该预设要求,直至满足为止。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能够在不依赖任何模型的情况下,得到了吸能性能参数满足预设要求的设计参数,计算复杂度较低,效率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碰撞释放能量数据,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总成至少包括支撑部件以及吸能部件;所述设计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吸能部件的可压缩空间;所述吸能性能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可压缩空间、所述支撑部件的最小截面面积以及吸能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参数,确定所述支撑部件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参数至少包括剩余空间,所述吸能性能参数至少包括可压缩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性能参数至少还包括最小截面面积;

7.一种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纵梁总成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碰撞释放能量数据,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总成至少包括支撑部件以及吸能部件;所述设计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吸能部件的可压缩空间;所述吸能性能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可压缩空间、所述支撑部件的最小截面面积以及吸能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参数,确定所述支撑部件能够承受的最大承载力,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参数至少包括剩余空间,所述吸能性能参数至少包括可压缩空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郭启新艾玉洪翁堉虎李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