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车间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1、手机转轴是折叠屏手机中的一个部件,其主要是通过非晶材料氧化锆的生产以及融化、浇筑、压铸成型,最后经切割、打磨等一系列操作后,最终成型出所需的转轴,而在压铸车间内,由于每台设备都有模温机,生产时要升温到250度左右,因此车间内的温度比较高,而车间只有风机吹风,水冷风机吹进来的都是热风,同时车间在有航车使用的情况下,不能做隔热层,因此导致整个压铸、模具、熔炼区气体不流通,闷气又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间降温系统,旨在改善现有压铸车间内部的温度较高,导致员工身体出现不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包括冷却水机、车间本体和压铸机,所述冷却水机处于车间本体的外部,所述压铸机处于车间本体的内部,所述压铸机的内部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导流管通过输送组件与冷却水机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机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机构;
3、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有第二水泵、送水管、横管、u形管、连通管和尾管,所述第二水泵与冷却水机相连通,所述送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水泵的输出端,所述横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送水管的另一端,所述u形管处于相邻两个横管之间,两侧所述横管通过连通管相连通,且一侧所述横管通过尾管与输送组件相连通,所述压铸机的顶部安装有风机。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冷却水机可对压铸机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水箱和第一水泵,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和尾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水箱的一侧顶部,所述第一水泵固定连接在水箱的一侧底部连通。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冷却水机相连通。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第一水泵将水输送到冷却水机的内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压铸机、u形管和横管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u形管和多个压铸机交错分布,多个所述横管分别处于多个压铸机的顶部。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冷却水分布在车间的内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冷却水机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水管。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加水管对冷却水机补充水源。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水箱的中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过滤板可对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对第一水泵和冷却水机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同时通过抽拉可将过滤板取出,从而便于后期的清理。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水箱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过滤板处于凹槽内,且所述导流管和尾管均处于过滤板的左侧。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导流管和尾管均通过连接组件与水箱相连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管、套筒和凸环,所述凸环和套筒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凸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外壁的两侧,两个所述套筒分别转动连接在连接管外壁的两侧,两个所述凸环分别处于两个套筒的内部,且所述套筒分别与导流管和尾管螺纹连接。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现在套筒将导流管和尾管与水箱分离,进而可便于对水箱进行清理,提高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2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1.本技术中,通过回水管和导流管可将压铸机运行中产生的水进入冷却水机内部,通过冷却水机可对水进行降温,通过输送组件可使冷却后的水分布在车间的内部,通过驱动风机可将冷却水带来的低温空气吹至员工周围,进而大大降低车间内部的温度,为员工提供适宜的作业环境,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还有利于设备的运行。
26、2.本技术中,通过水箱可对设备运行产生的水进行暂存,同时冷却后的水也可重新回流至水箱内部,此时通过过滤板可对进入水箱内部的水进行过滤,避免其中存在杂质影响冷却水机的正常运行。
27、3.通过利用连接组件将导流管和尾管分别与水箱进行连通,因此通过现在套筒,此时可使导流管和尾管与水箱进行分离,此时可对水箱的内部进行清理,同时通过抽拉可将安装板和过滤板取出,从而使得后期的清理维护变得便利,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包括冷却水机(1)、车间本体(22)和压铸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机(1)处于车间本体(22)的外部,所述压铸机处于车间本体(22)的内部,所述压铸机(2)的内部连接有回水管(3),所述回水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导流管(4)通过输送组件与冷却水机(1)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机(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水箱(5)和第一水泵(6),所述导流管(4)的一端和尾管(1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水箱(5)的一侧顶部,所述第一水泵(6)固定连接在水箱(5)的一侧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与冷却水机(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机(2)、U形管(11)和横管(10)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U形管(11)和多个压铸机(2)交错分布,多个所述横管(10)分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机(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水管(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的中部设置有过滤板(18),所述过滤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过滤板(18)处于凹槽内,且所述导流管(4)和尾管(14)均处于过滤板(18)的左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和尾管(14)均通过连接组件与水箱(5)相连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管(19)、套筒(20)和凸环(21),所述凸环(21)和套筒(20)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凸环(21)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管(19)外壁的两侧,两个所述套筒(20)分别转动连接在连接管(19)外壁的两侧,两个所述凸环(21)分别处于两个套筒(20)的内部,且所述套筒(20)分别与导流管(4)和尾管(14)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包括冷却水机(1)、车间本体(22)和压铸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机(1)处于车间本体(22)的外部,所述压铸机处于车间本体(22)的内部,所述压铸机(2)的内部连接有回水管(3),所述回水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导流管(4)通过输送组件与冷却水机(1)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机(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水箱(5)和第一水泵(6),所述导流管(4)的一端和尾管(1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水箱(5)的一侧顶部,所述第一水泵(6)固定连接在水箱(5)的一侧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与冷却水机(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机(2)、u形管(11)和横管(10)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u形管(11)和多个压铸机(2)交错分布,多个所述横管(10)分别处于多个压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绪如,柴连璧,饶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驰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