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复合式文胸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复合式文胸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781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文胸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层叠有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的复合层件,复合层件上形成有一对左右布置并呈碗状的罩杯、连接于一对罩杯之间的鸡心部以及连接于一对罩杯和鸡心部下侧的下扒部;在文胸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肩带的带连区域,在带连区域布置有微弹编织块,在鸡心部布置有定型编织块,定型编织块、微弹编织块分别连接于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之间,其中,定型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1,微弹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2,第一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3,第二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4,S3>S2>S1,S4>S2>S1。这样,为制造出一种既含有良好舒适度的下扒部,又具备良好支撑性的文胸提供了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文胸以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文胸,作为现代女性日常穿着的必需品,其设计不仅关乎美观,更直接影响穿着者的舒适度和健康。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文胸的舒适性和健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市面上的文胸在下扒部设计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材质过硬、弹性差,穿着时绷紧、压闷,这不仅影响了穿着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对乳腺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文胸下扒部进行改进,提高舒适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例如中国专利202120042257.9中所公开的一种呼吸自如无勒不压的弹性下扒文胸,包括:两个罩杯、两个肩带、鸡心、两个侧比、两个后比和两个夹弯,所述鸡心采用第一单向弹性面料;所述侧比采用第二单向弹性面料;所述夹弯采用第三单向弹性面料。其中,所述第一单向弹性面料呈横向条纹状,横向拉伸的弹性比例为1:1.2。所述第二单向弹性面料呈竖向条纹状,横向拉伸的弹性比例为1:1.8。所述第三单向弹性面料成竖向条纹状,斜向拉伸的弹性比例为1:1.5。

2、又例如,中国专利202220403321 .6中公开的内置胶圈的模杯,该模杯包括胶圈以及依次相邻设置的内表层、内海绵层、中海绵层、外海绵层、外表层。所述内表层、内海绵层、中海绵层、外海绵层以及外表层通过热压胶粘的方式成型,进而形成模杯的碗部以及下扒。其中,所述中海绵层选用为35密度50硬度海绵,所述内海绵层与外海绵层均选用为50密度80硬度海绵,因而所述中海绵层的密度以及硬度低于所述内海绵层与外海绵层。所述内海绵层与外海绵层的定型效果较好,并具有较高的回弹力,可有效承托胸部的重量;所述中海绵层夹持固定于所述内海绵层与外海绵层之间,所述中海绵层用于提升模杯的柔软度,使模杯保持较佳承托定型效果的同时手感更舒适。因此,所述中海绵层的厚度小于内海绵层与外海绵层的厚度,以使模杯具有较佳的承托定型效果。

3、另外,为了优化文胸的支撑和塑形效果,一般会应用有支撑件。例如中国专利201020158166.3中所公开的模制罩杯,所述罩杯包括第一材料片和第二材料片。所述第一材料片为多层层压材料,由外织物层和海绵层层压而成。所述第二材料片也是多层层压材料,由内织物层和海绵层层压而成。所述层压可通过例如粘合剂及加热实现。所述第一材料片和第二材料片之间为海绵夹心。内钢丝套在织物内并定位固定在第一材料片的背面,作为垫子的物质的插入物位于包括内织物层的第二材料片与带套的内钢丝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专利201020158166.3进行分析发现,该专利所公开的模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着重于文胸的承托定型效果,但未考虑到文胸下扒部的舒适度问题;第二,制造的过程中难以确定所述内钢丝的放置位置,导致所述内钢丝位置不统一。

2、针对上述专利202120042257.9进行分析发现,该专利至少使用到三种不同外观和弹性比例的面料,需要在面料上形成不同的条纹,使文胸在视觉效果上形成明显的割裂感,外观效果不统一。该专利提出的技术方案对文胸外观构成一定限制,而且也增加了制造难度。

3、针对上述专利202220403321 .6进行分析发现,该专利所公开的模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中海绵层的密度以及硬度低于内海绵层与外海绵层,当所述中海绵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内海绵层与外海绵层时,所述模杯的承托和定型效果较差。采用这种模杯结构时,所述中海绵层的厚度只能小于所述内海绵层与外海绵层,而当需要制造厚款文胸时,则需要增大内海绵层和外海绵层的厚度,这样导致模压而一体成型的下扒部的厚度和硬度相对较大,穿着时可能会影响胸部的血液循环和舒适度。长时间穿着这样的文胸可能会导致胸部感到紧绷、不透气或者产生压迫感。

4、现代女性追求的是全方位的穿着体验,其中舒适度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一个不舒适的文胸不仅会影响女性的日常活动,还可能对她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设计一款既具有支撑功能,又具备良好舒适度的文胸成为了现代内衣设计师们的重要任务。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旨在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为制造出一种既含有良好舒适度的下扒部,又具备良好支撑性的文胸提供技术基础。

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式文胸,包括层叠有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的复合层件,所述复合层件上形成有一对左右布置并呈碗状的罩杯、连接于一对所述罩杯之间的鸡心部以及连接于一对所述罩杯和鸡心部下侧的下扒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层件上形成有用于连接肩带的带连部,所述肩带能够通过所述带连部向上牵引所述罩杯,在所述带连部布置有微弹编织块,在所述鸡心部布置有定型编织块,所述定型编织块、微弹编织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之间,其中,所述定型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1,所述微弹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2,所述第一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3,所述第二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4,s3>s2>s1,s4>s2>s1。

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复合式文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料层、第二料层、中间棉层、定型编织块和微弹编织块,其中,所述定型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1,所述微弹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2,所述第一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3,所述第二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4,s3>s2>s1,s4>s2>s1;第一热压模具,包括有能够对合一起形成第一罩杯型腔的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所述第一凸模或第一凹模包括用于压制出边缘压痕的边缘凸起;第二热压模具,包括有能够对合一起形成第二罩杯型腔的第二凸模和第二凹模;第一定位器,布置在所述第一热压模具上; 第二定位器,布置在所述第二热压模具上,所述第二定位器相对所述第二罩杯型腔的布局位置,与所述第一定位器相对所述第一罩杯型腔的布局位置基本一致;复合式文胸的制造步骤包括:步骤1,所述第一热压模具处于开模状态,将所述第一料层放置到所述第一凹模与第一凸模之间并放置到所述第一定位器上,所述第一定位器在所述第一料层上标示出所述第一料层相对所述第一罩杯型腔的摆放位置的定位标记;在所述第一料层上放置所述中间棉层;所述第一凹模与第一凸模对合使所述第一料层、中间棉层同时形变,整形出呈碗状的雏形罩杯,同时所述边缘凸起在所述中间棉层上对应罩杯下边缘的位置压制出边缘压痕;步骤2,打开所述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在所述边缘压痕上放置用于承托胸部的弧形承托件,再在所述弧形承托件上放置长条状的软性垫块,在鸡心部上放置所述定型编织块,在带连部上放置所述微弹编织块,随后将所述第一料层转移到所述第二凹模与第二凸模之间,并将所述定位标记对齐于所述第二定位器上,以使所述第一料层的雏形罩杯放置到所述第二罩杯型腔上的位置与之前于所述第一罩杯型腔上的位置基本一致;又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将所述第一料层转移到所述第二凹模与第二凸模之间,将所述定位标记对齐于所述第二定位器上,以使所述第一料层的雏形罩杯放置到所述第二罩杯型腔上的位置与之前于所述第一罩杯型腔上的位置基本一致,在所述边缘压痕上放置用于承托胸部的弧形承托件,再在所述弧形承托件上放置长条状的软性垫块,在鸡心部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式文胸,包括层叠有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的复合层件,所述复合层件上形成有一对左右布置并呈碗状的罩杯、连接于一对所述罩杯之间的鸡心部以及连接于一对所述罩杯和鸡心部下侧的下扒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层件上形成有用于连接肩带的带连部,所述肩带能够通过所述带连部向上牵引所述罩杯,在所述带连部布置有微弹编织块,在所述鸡心部布置有定型编织块,所述定型编织块、微弹编织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之间,其中,所述定型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1,所述微弹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2,所述第一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3,所述第二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4,S3>S2>S1,S4>S2>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从里往外看,所述定型编织块还从所述鸡心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到一对所述罩杯上;所述定型编织块从所述鸡心部的中心位置延伸到单个所述罩杯的长度大致为单个所述罩杯的宽度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从里往外看,所述定型编织块的下边缘与所述下扒部的下边缘之间设置有5~10mm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从里往外看,所述罩杯的上部构成所述带连部,所述微弹编织块布置于所述罩杯上并沿所述罩杯的外边缘布置,所述微弹编织块的面积大概为单个所述罩杯面积的1/4~1/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层包括粘接一起的第一编织层和第一棉层;所述第二料层包括粘接一起的第二编织层和第二棉层;所述罩杯还包括有粘接于所述第一棉层与第二棉层之间的中间棉层;所述第二棉层、第一棉层的厚度和硬度均分别小于所述中间棉层,但是所述第二棉层和第一棉层的密度分别大于中间棉层;所述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的下部分别向下延伸越过所述中间棉层而交汇并粘接一起形成所述下扒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棉层的下侧面上粘接有用于承托人体胸部的弧形支撑软骨和宽度稍大于所述弧形支撑软骨的软性垫条,所述弧形支撑软骨粘接在所述软性垫条与中间棉层的下侧面之间,所述第二料层为所述罩杯的内侧层,所述第二料层对应所述软性垫条的区域向内侧隆起构成软性弧形凸条;所述软性垫条延伸到所述下扒部的上部,或者完全不延伸到所述下扒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软骨为硅胶条;又或者,所述弧形支撑软骨包括袋状物和松动地收容于所述袋状物内的金属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性弧形凸条上设置有多个凸点。

9.用于制造复合式文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文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器为多根第一针柱,多根所述第一针柱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罩杯型腔之外,所述第一针柱能够刺穿所述第一料层从而在所述第一料层上形成孔状的所述定位标记;所述第二定位器为多根第二针柱,多根所述第二针柱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罩杯型腔之外,所述第二针柱能够穿入到孔状的所述定位标记中,使所述第一料层的雏形罩杯放置在所述第二罩杯型腔上的位置与之前于所述第一罩杯型腔上的位置基本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式文胸,包括层叠有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的复合层件,所述复合层件上形成有一对左右布置并呈碗状的罩杯、连接于一对所述罩杯之间的鸡心部以及连接于一对所述罩杯和鸡心部下侧的下扒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层件上形成有用于连接肩带的带连部,所述肩带能够通过所述带连部向上牵引所述罩杯,在所述带连部布置有微弹编织块,在所述鸡心部布置有定型编织块,所述定型编织块、微弹编织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料层和第二料层之间,其中,所述定型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1,所述微弹编织块的弹性比例为s2,所述第一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3,所述第二料层的弹性比例为s4,s3>s2>s1,s4>s2>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从里往外看,所述定型编织块还从所述鸡心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到一对所述罩杯上;所述定型编织块从所述鸡心部的中心位置延伸到单个所述罩杯的长度大致为单个所述罩杯的宽度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从里往外看,所述定型编织块的下边缘与所述下扒部的下边缘之间设置有5~10mm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从里往外看,所述罩杯的上部构成所述带连部,所述微弹编织块布置于所述罩杯上并沿所述罩杯的外边缘布置,所述微弹编织块的面积大概为单个所述罩杯面积的1/4~1/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层包括粘接一起的第一编织层和第一棉层;所述第二料层包括粘接一起的第二编织层和第二棉层;所述罩杯还包括有粘接于所述第一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伊莎贝娜内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