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调压组件、泵体组件、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调压组件、泵体组件、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713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压组件、泵体组件、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其中调压组件,包括套筒、组装于其内的一级阀芯及二级阀芯,套筒具有冷媒流入孔与冷媒流出孔,二级阀芯与套筒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件,一级阀芯能够被冷媒压力驱动沿套筒的轴向移动以形成对冷媒的一级节流,二级阀芯具有与冷媒流出孔插装配合的节流柱体,且节流柱体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一节流流道,第一节流流道的节流能力沿第一方向越来越大,二级阀芯能够在一级节流后的冷媒压力与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沿套筒的轴向移动以调整第一节流流道伸出于冷媒流出孔的孔壁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背压压力与泵体组件运行工况的自适应调整,进而能有效提升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降低压缩机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具体涉及一种调压组件、泵体组件、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涡旋压缩机运行时吸排压的压比较小,压差较大,泵体运转压缩冷媒会产生较大的轴向力将泵体的动、静盘向两边推开导致气体泄漏,降低压缩机的容积效率,由于静盘是不浮动的,需要利用背压力将动盘推向静盘使其尽量贴合,而不同的背压力对泵体的稳定运行有不同的影响,背压力较小起不了作用,泵体内气体依旧会产生泄漏,在泵体里面反复压缩;背压力较大压缩机会产生较大功耗,也会对动、静盘磨损也会造成不可逆影响。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自适应泵体组件不同工况的进行调压的调压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压组件、泵体组件、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动涡盘背压力不能适应泵体组件的运行工况调整,导致压缩机容积效率较低、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压组件,包括套筒、组装于所述套筒的中心通孔内的一级阀芯及二级阀芯,所述套筒具有冷媒流入孔与冷媒流出孔,所述二级阀芯远离所述一级阀芯的一侧与所述套筒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件,所述一级阀芯能够被冷媒压力驱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以形成对冷媒的一级节流,所述二级阀芯具有与所述冷媒流出孔插装配合的节流柱体,且所述节流柱体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一节流流道,定义由所述冷媒流入孔至所述冷媒流出孔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节流流道的节流能力沿所述第一方向越来越大,所述二级阀芯能够在一级节流后的冷媒压力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节流流道伸出于所述冷媒流出孔的孔壁的长度,当所述一级阀芯在冷媒压力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冷媒能够在所述一级阀芯处实现一级节流后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节流流道处,并从所述冷媒流出孔流出至泵体组件的背压腔内。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阀芯的第一端为锥台柱,所述锥台柱的锥面与所述冷媒流入孔配合插接,当所述一级阀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后,所述锥面与所述冷媒流入孔的孔口之间形成节流环隙;和/或,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上套装有密封圈。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内构造有冷媒流道,所述冷媒流道的入口与所述节流环隙连通,所述冷媒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节流流道连通。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包括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所述冷媒流入孔构造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一端,所述冷媒流出孔构造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二端同轴连接。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阀芯朝向所述二级阀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二端端面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件。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阀芯朝向所述二级阀芯的端面上还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二级阀芯朝向所述一级阀芯的端面相对应以能够在所述一级阀芯与二级阀芯之间形成一级节流压力腔;和/或,当包括冷媒流道时,所述一级阀芯上具有与所述冷媒流道对应的过流孔。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流出孔远离所述二级阀芯的一侧为锥形孔段且所述锥形孔段的孔径沿所述第一方向越来越大,所述冷媒流出孔靠近所述二级阀芯的一侧为圆柱孔段,所述圆柱孔段与所述锥形孔段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圆柱孔段与所述第一节流流道之间形成二级节流通道。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包括静涡盘以及与所述静涡盘配对设置的动涡盘,所述动涡盘可平动地组装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动涡盘之间形成所述背压腔,所述支架上形成有背压调节腔及排气连通腔,所述排气连通腔与排气腔连通,所述背压调节腔内设有调压组件,所述调压组件为上述的调压组件,所述排气连通腔与所述冷媒流入孔连通,所述背压腔与所述冷媒流出孔连通。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还构造有泄压腔,所述泄压腔连通于所述背压腔与所述泵体组件的吸气腔之间,所述泄压腔内设有泄压节流组件,所述泄压节流组件能够将所述背压腔排出的流体进行多级节流后排至所述吸气腔;和/或,所述套筒过盈配合组装于所述背压调节腔内。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泄压节流组件包括节流组件,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外节流环体,所述外节流环体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组装有中心节流柱,所述外节流环体内构造有多条第二节流流道,多条所述第二节流流道围绕所述中心孔间隔设置,所述中心节流柱朝向所述吸气腔的一侧端面上形成有流出凹槽且所述中心节流柱内构造有多条围绕所述流出凹槽间隔设置的第三节流流道,所述背压腔排出的流体能够依次经由各所述第二节流流道、各所述第三节流流道从所述流出凹槽流出。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节流环体内构造有多条第四节流流道,所述第四节流流道与第二节流流道一一对应设置,两者的进口独立设置、出口汇总设置,且两者的流道长度不相等;和/或,所述流出凹槽为锥形槽。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节流环体的第一端面上形成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二端面上形成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泄压节流组件包括多个所述节流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节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叠装为一体。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分别为口径大小匹配的环壁。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涡旋压缩机。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调压组件、泵体组件、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调压组件内同时具有一级阀芯及二级阀芯,从而将由排气腔引导的高压冷媒的二级节流后引入至背压腔内,实现对冷媒压力的大范围调节,其中二级阀芯具有的节流柱体上的第一节流流道的节流能力沿第一方向越来越大,其主要在一级节流后的中压冷媒与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轴向浮动(柔性)节流,如此在泵体组件的排气压力较高时,经由一级阀芯及二级阀芯节流后的冷媒压力较高,也即背压压力较高,反之,在泵体组件的排气压力较低时,经由一级阀芯及二级阀芯节流后的冷媒压力较低,也即背压压力较低,实现背压压力与泵体组件运行工况的自适应调整,进而能有效提升压缩机(泵体组件)的容积效率、降低压缩机的功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组装于所述套筒的中心通孔内的一级阀芯(42)及二级阀芯(43),所述套筒具有冷媒流入孔与冷媒流出孔,所述二级阀芯(43)远离所述一级阀芯(42)的一侧与所述套筒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件(44),所述一级阀芯(42)能够被冷媒压力驱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以形成对冷媒的一级节流,所述二级阀芯(43)具有与所述冷媒流出孔插装配合的节流柱体(431),且所述节流柱体(43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一节流流道(4311),定义由所述冷媒流入孔至所述冷媒流出孔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的节流能力沿所述第一方向越来越大,所述二级阀芯(43)能够在一级节流后的冷媒压力与所述第一弹性件(44)的共同作用下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伸出于所述冷媒流出孔的孔壁的长度,当所述一级阀芯(42)在冷媒压力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冷媒能够在所述一级阀芯(42)处实现一级节流后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处,并从所述冷媒流出孔流出至泵体组件的背压腔(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芯(42)的第一端为锥台柱(421),所述锥台柱(421)的锥面与所述冷媒流入孔配合插接,当所述一级阀芯(42)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后,所述锥面与所述冷媒流入孔的孔口之间形成节流环隙;和/或,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上套装有密封圈(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构造有冷媒流道(411),所述冷媒流道(411)的入口与所述节流环隙连通,所述冷媒流道(41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第一筒体(412)与第二筒体(413),所述冷媒流入孔构造于所述第一筒体(412)的第一端,所述冷媒流出孔构造于所述第二筒体(41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筒体(4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筒体(413)的第二端同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芯(42)朝向所述二级阀芯(43)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筒体(413)的第二端端面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件(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芯(42)朝向所述二级阀芯(43)的端面上还设有凸柱(422),所述凸柱(422)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二级阀芯(43)朝向所述一级阀芯(42)的端面相对应以能够在所述一级阀芯(42)与二级阀芯(43)之间形成一级节流压力腔;和/或,当包括冷媒流道(411)时,所述一级阀芯(42)上具有与所述冷媒流道(411)对应的过流孔(42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出孔远离所述二级阀芯(43)的一侧为锥形孔段且所述锥形孔段的孔径沿所述第一方向越来越大,所述冷媒流出孔靠近所述二级阀芯(43)的一侧为圆柱孔段,所述圆柱孔段与所述锥形孔段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圆柱孔段与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之间形成二级节流通道。

8.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涡盘(1)以及与所述静涡盘(1)配对设置的动涡盘(2),所述动涡盘(2)可平动地组装于支架(3)上,所述支架(3)与所述动涡盘(2)之间形成所述背压腔(10),所述支架(3)上形成有背压调节腔(30)及排气连通腔(31),所述排气连通腔(31)与排气腔(60)连通,所述背压调节腔(30)内设有调压组件(4),所述调压组件(4)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组件,所述排气连通腔(31)与所述冷媒流入孔连通,所述背压腔(10)与所述冷媒流出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上还构造有泄压腔(20),所述泄压腔(20)连通于所述背压腔(10)与所述泵体组件的吸气腔(40)之间,所述泄压腔(20)内设有泄压节流组件(7),所述泄压节流组件(7)能够将所述背压腔(10)排出的流体进行多级节流后排至所述吸气腔(40);和/或,所述套筒过盈配合组装于所述背压调节腔(3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节流组件(7)包括节流组件(71),所述节流组件(71)包括外节流环体(711),所述外节流环体(711)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组装有中心节流柱(712),所述外节流环体(711)内构造有多条第二节流流道(7111),多条所述第二节流流道(7111)围绕所述中心孔间隔设置,所述中心节流柱(712)朝向所述吸气腔(40)的一侧端面上形成有流出凹槽(7121)且所述中心节流柱(712)内构造有多条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组装于所述套筒的中心通孔内的一级阀芯(42)及二级阀芯(43),所述套筒具有冷媒流入孔与冷媒流出孔,所述二级阀芯(43)远离所述一级阀芯(42)的一侧与所述套筒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件(44),所述一级阀芯(42)能够被冷媒压力驱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以形成对冷媒的一级节流,所述二级阀芯(43)具有与所述冷媒流出孔插装配合的节流柱体(431),且所述节流柱体(43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一节流流道(4311),定义由所述冷媒流入孔至所述冷媒流出孔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的节流能力沿所述第一方向越来越大,所述二级阀芯(43)能够在一级节流后的冷媒压力与所述第一弹性件(44)的共同作用下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伸出于所述冷媒流出孔的孔壁的长度,当所述一级阀芯(42)在冷媒压力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冷媒能够在所述一级阀芯(42)处实现一级节流后被引导至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处,并从所述冷媒流出孔流出至泵体组件的背压腔(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芯(42)的第一端为锥台柱(421),所述锥台柱(421)的锥面与所述冷媒流入孔配合插接,当所述一级阀芯(42)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后,所述锥面与所述冷媒流入孔的孔口之间形成节流环隙;和/或,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上套装有密封圈(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构造有冷媒流道(411),所述冷媒流道(411)的入口与所述节流环隙连通,所述冷媒流道(41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节流流道(43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第一筒体(412)与第二筒体(413),所述冷媒流入孔构造于所述第一筒体(412)的第一端,所述冷媒流出孔构造于所述第二筒体(41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筒体(4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筒体(413)的第二端同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芯(42)朝向所述二级阀芯(43)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筒体(413)的第二端端面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件(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芯(42)朝向所述二级阀芯(43)的端面上还设有凸柱(422),所述凸柱(422)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二级阀芯(43)朝向所述一级阀芯(42)的端面相对应以能够在所述一级阀芯(42)与二级阀芯(43)之间形成一级节流压力腔;和/或,当包括冷媒流道(411)时,所述一级阀芯(42)上具有与所述冷媒流道(411)对应的过流孔(42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出孔远离所述二级阀芯(43)的一侧为锥形孔段且所述锥形孔段的孔径沿所述第一方向越来越大,所述冷媒流出孔靠近所述二级阀芯(43)的一侧为圆柱孔段,所述圆柱孔段与所述锥形孔段沿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健陈肖汕邓瑞樊晓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