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结构,具体地指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身下车体。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动汽车前地板通常采用一体式压铸工艺成型。申请号为202210768817.8,名称为《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包括该前地板结构的电动汽车》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包括该前地板结构的电动汽车,其包括高压压铸一体成型的地板本体、中通道、座椅横梁、地板纵梁、门槛梁、前挡板下横梁和中地板横梁,所述的中通道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地板本体的中间位置,门槛梁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地板本体的两侧,前挡板下横梁沿着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地板本体的前端,中地板横梁沿着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地板本体的后端,座椅横梁沿着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地板本体的中间位置。
2、目前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设计方案没有考虑到侧面柱碰撞的耐撞性,没有考虑正面偏置碰撞的耐撞性,也没有考虑车身地板踏脚区域的结构强度,导致电动汽车的前地板结构无法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同时,现有的电动汽车一体式前地板的结构也没有考虑与ctb电池箱的匹配度,不能保证电池箱与车身底板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车辆柱碰撞的耐撞性、正面偏置碰撞耐撞性、车身地板踏脚区域结构强度,并且,可与ctb电池箱相匹配,保证电池箱与车身底板之间密封性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身下车体。
2、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包括
3、进一步的,所述左前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的左前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驾驶员座椅前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驾驶员座椅前横梁靠近所述中通道梁的一端前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左前斜梁,所述左前斜梁与所述驾驶员座椅前横梁所成夹角为锐角。左前支架以中通道梁为基础进行设计并与中通道梁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可采用整体式压铸成型,成本低。
4、进一步的,所述右前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的右前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靠近所述中通道梁的一端前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右前斜梁,所述右前斜梁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所成夹角为锐角。右前支架以中通道梁为基础进行设计并与中通道梁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可采用整体式压铸成型,成本低。
5、左前支架和右前支架关于中通道梁对称布置,进一步提升车身下车体的结构强度。
6、进一步的,所述左中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的左侧中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的中部内侧表面之间的驾驶员座椅后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驾驶员座椅后横梁靠近所述中通道梁的一侧前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的中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左后斜梁,所述左后斜梁与所述驾驶员座椅后横梁所成夹角为锐角。左中支架以中通道梁为基础进行设计并与中通道梁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可采用整体式压铸成型,成本低。
7、进一步的,所述右中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的右侧中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的中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副驾驶员座椅后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后横梁靠近所述中通道梁的一侧前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的中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右后斜梁,所述右后斜梁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后横梁所成夹角为锐角。右中支架以中通道梁为基础进行设计并与中通道梁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可采用整体式压铸成型,成本低。
8、左中支架和右中支架关于中通道梁对称布置,进一步提升车身下车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中支架和前支架存在一定间隙,结构互不干扰,设计合理。
9、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架包括中部与所述中通道梁的后端垂直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左右两端表面分别与所述左门槛梁的后部内侧表面和所述右门槛梁的后部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前地板后横梁。后支架的结构简单,以中通道梁为基础进行设计并与中通道梁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可采用整体式压铸成型,成本低。
10、进一步的,所述中通道梁为前端高、后端低的楔形结构。通过对中通道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中通道梁的结构强度。
11、进一步的,所述中通道梁的底面、所述左前支架的底面、所述右前支架的底面、所述左中支架的底面、所述右中支架的底面和所述后支架的底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保证车身下车体的底面平整,提高结构合理性,进一步保证下车体的受力分布均匀。
12、更进一步的,具有上述所述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车身下车体,包括与所述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前部固定的前舱和与所述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后部固定的后地板;所述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底部、所述前舱靠近所述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一侧的底部和所述后地板靠近所述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一侧的底部均固定有与电池箱上盖边沿搭接的密封边沿。
13、还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边沿包括固定于所述左门槛梁的底部、沿所述左门槛梁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左侧密封边沿;固定于所述右门槛梁的底部、沿所述右门槛梁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右侧密封边沿;固定于所述前舱靠近所述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一侧的底部、与所述左侧密封边沿和所述右侧密封边沿垂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密封边沿和所述右侧密封边沿搭接的前侧密封边沿;以及,固定于所述后地板靠近所述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的一侧的底部、与所述左侧密封边沿和所述右侧密封边沿垂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密封边沿和所述右侧密封边沿搭接的后侧密封边沿。本专利技术基于车身下车体设计了密封边沿,与电池箱上盖边沿贴合,与ctb电池箱的匹配度高,有效保证了电池箱与车身底板之间的密封性。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前地板结构提升了车身的侧面柱碰撞耐撞性、正面偏置碰撞耐撞性和驾乘人员踏脚区域面板的结构强度。前地板、前舱和后地板均采用高压真空铸造的工艺制造成型,将原本众多零部件焊接而成的车身下车体简化为三个零部件的组装结构。一体化压铸的前地板、前舱和后地板组成的车身下车体机构能与ctb电池箱巧妙地融合到一起,达到了工艺简化、安全性高、整车轻量化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包括左门槛梁(1)和右门槛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门槛梁(1)和所述右门槛梁(2)之间固定有前地板梁支架,所述前地板梁支架包括位于车身中部、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的中通道梁(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3)的左前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1)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驾驶员座椅前横梁(4),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驾驶员座椅前横梁(4)靠近所述中通道梁(3)的一端前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1)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左前斜梁(5),所述左前斜梁(5)与所述驾驶员座椅前横梁(4)所成夹角为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3)的右前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2)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6),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6)靠近所述中通道梁(3)的一端前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2)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右前斜梁(7),所述右前斜梁(7)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6)所成夹角为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包括左门槛梁(1)和右门槛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门槛梁(1)和所述右门槛梁(2)之间固定有前地板梁支架,所述前地板梁支架包括位于车身中部、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的中通道梁(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3)的左前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1)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驾驶员座椅前横梁(4),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驾驶员座椅前横梁(4)靠近所述中通道梁(3)的一端前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1)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左前斜梁(5),所述左前斜梁(5)与所述驾驶员座椅前横梁(4)所成夹角为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3)的右前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2)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6),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6)靠近所述中通道梁(3)的一端前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2)的前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右前斜梁(7),所述右前斜梁(7)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前横梁(6)所成夹角为锐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3)的左侧中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1)的中部内侧表面之间的驾驶员座椅后横梁(8),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驾驶员座椅后横梁(8)靠近所述中通道梁(3)的一侧前部表面与所述左门槛梁(1)的中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左后斜梁(9),所述左后斜梁(9)与所述驾驶员座椅后横梁(8)所成夹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中支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通道梁(3)的右侧中部表面与所述右门槛梁(2)的中部内侧表面之间的副驾驶员座椅后横梁(10),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驾驶员座椅后横梁(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奎,王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