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510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38
本技术公开了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包括托辊,自身上方托住传送带;端部辊筒,位于传送带的端头且与传送带的内圈接触,端部辊筒的直径大于托辊的直径;动力件,包括动力用旋转电机,端部辊筒一端具备同轴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动力用旋转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与第一齿轮连接;托辊的一端具备两个直径相等且同轴的托辊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链与托辊齿轮连接;托辊外壁的线速度等于端部辊筒外壁的线速度。采用此技术一是各辊筒与传送带不会发生打滑;二是仅一个电机,成本低;三是传送带端部拐弯较缓,传送带可以适用较硬的特佛龙式网孔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涂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


技术介绍

1、自动化涂布中有一道回火工艺,其中的基础零部件必然包含传送带,传送带一般是特佛龙式网孔带。特佛龙式网孔带也是闭环回转结构,它内圈必然接触有若干个辊筒,辊筒来起到承托或转向的作用。

2、这其中也有一个技术矛盾点,一是为了控制成本,大多其承托作用的辊筒无需直径太大,只需要能起到滚动摩擦的效果即可;二是特佛龙式网孔带局部微观具备刚性,其回转半径不能太小,所以特佛龙式网孔带端头的辊筒直径要大。而特佛龙式网孔带各处的线速度是一致的,这就导致不同辊筒的角速度得需要不一样。往往就需要多个动力件来分别控制。但整个成本就较高,设备设计也较为累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一是各辊筒与传送带不会发生打滑;二是仅一个电机,成本低;三是传送带端部拐弯较缓,传送带可以适用较硬的特佛龙式网孔带。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包括:托辊,自身上方托住传送带;端部辊筒,位于传送带的端头且与传送带的内圈接触,端部辊筒的直径大于托辊的直径;动力件,包括动力用旋转电机,端部辊筒一端具备同轴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动力用旋转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与第一齿轮连接;托辊的一端具备两个直径相等且同轴的托辊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链与托辊齿轮连接;相邻的托辊通过托辊齿轮和链条圈依次交替连接;托辊外壁的线速度等于端部辊筒外壁的线速度。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通过给端部辊筒设计两个不等大的同轴齿轮,同时借助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的逐级传递旋转动力,在一个旋转电机的基础上,实现了粗辊筒角速度小而细辊筒角速度大的功效,最终让端部辊筒线速度与托辊线速度吻合。这一是就使得传送带被各辊筒传递,不会发生打滑现象;二是仅使用一个动力电机,成本控制得好;三是也因为端部辊筒相对粗,所以传送带在端部拐弯的地方弯曲曲率不至于过大,传送带可以适用较硬的特佛龙式网孔带。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托辊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托辊整体较细,所以对应的齿轮也较小。

7、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齿轮距离端部辊筒形心的距离小于第二齿轮距离端部辊筒形心的距离。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齿轮相对靠内,这就让第二传动链相对靠外,方便了第二传动链的拆换与调节。

9、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端部辊筒自身的中心轴具备与第一齿轮装配的轴键槽。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是保证齿轮与中心轴的跟转,二是给第一齿轮预留纵向微调的空间。

11、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托辊包括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各自所在高度渐低,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各自直径相等,上托辊、中托辊与传送带的内圈接触,下托辊与传送带的外圈接触。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托辊、下托辊都是起到防坠效果。

13、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托辊齿轮固定于上托辊上,上托辊所接触的为传送带的上水平段,下托辊所接触的为传送带的下水平段,中托辊至端部辊筒之间的为传送带的斜向段。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纵向断面轮廓来看,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把传送带撑出了倒梯形状态,这方便各托辊布置,避免传送带摩擦磕碰。

15、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端部辊筒、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各自的中心轴上均活动套有轴承座,端部辊筒的轴承座位于第一齿轮与端部辊筒自身形心之间,上托辊的轴承座位于托辊齿轮与上托辊自身形心之间。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轴承座便于与机架固定,轴承座保证各辊筒具备自转的自由度。轴承座也尽量靠中,这样避免中心轴形态不稳定。

17、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端部辊筒自身轴线至动力用旋转电机自身轴线的连线与端部辊筒自身轴线至相邻上托辊自身轴线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为钝角。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不仅相互轴向错开,轴向重叠也较少,这样能提升安全性。

19、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传动链两端各自对应的曲率半径相等。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动力用旋转电机的角速度与第一齿轮角速度相等,这样降低了速度控制难度。

21、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端部辊筒自身顶部与上托辊自身顶部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距离端部辊筒形心的距离小于第二齿轮距离端部辊筒形心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辊筒自身的中心轴具备与第一齿轮装配的轴键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包括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所述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各自所在高度渐低,所述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各自直径相等,所述上托辊、中托辊与传送带的内圈接触,所述下托辊与传送带的外圈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齿轮固定于上托辊上,所述上托辊所接触的为传送带的上水平段,所述下托辊所接触的为传送带的下水平段,所述中托辊至端部辊筒之间的为传送带的斜向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辊筒、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各自的中心轴上均活动套有轴承座,所述端部辊筒的轴承座位于第一齿轮与端部辊筒自身形心之间,所述上托辊的轴承座位于托辊齿轮与上托辊自身形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辊筒自身轴线至动力用旋转电机自身轴线的连线与端部辊筒自身轴线至相邻上托辊自身轴线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为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链两端各自对应的曲率半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辊筒自身顶部与上托辊自身顶部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距离端部辊筒形心的距离小于第二齿轮距离端部辊筒形心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辊筒自身的中心轴具备与第一齿轮装配的轴键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包括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所述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各自所在高度渐低,所述上托辊、中托辊、下托辊各自直径相等,所述上托辊、中托辊与传送带的内圈接触,所述下托辊与传送带的外圈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涂布中的粗细辊同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齿轮固定于上托辊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勤陈福淦赵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信精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