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电叶片吊具,具体是一种回转式单风电叶片吊具。
技术介绍
1、风电机组在单位成本发电量最高导向的指引下,单机功率增大和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增大都是不可逆的趋势。由此带来风轮直径越来越大、轮毂中心越来越高,而受起吊高度与负荷、场地、起吊窗口等条件的限制,单叶片吊装相对于传统吊装方式的优点逐渐显现。
2、在公开号为cn11300340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全回转式单叶片多功能吊具,其公开了通过上夹持机构和下夹持机构实现对叶片的夹持固定,但是由于上夹持机构是上下运动的,在将叶片放置到上夹持机构以及下夹持机构之间时,虽然上夹持机构在向上移动后会预留较大的空间,但是仍需要将叶片从上夹持机构与下夹持机构的侧部横向平移动到上夹持机构与下夹持机构之间,然后在将叶片放置到下夹持机构上,整个操作比较繁琐,影响叶片的固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式单风电叶片吊具,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回转式单风电叶片吊具,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配重片,所述固定框架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平衡架,所述平衡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与配重块分别位于连接架的两侧,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梁端部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下
3、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一侧外表面以及安装管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撞层。
4、优选的,所述减速机与横梁连接处的位置与横梁上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与横梁下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5、优选的,两个所述平衡架与固定框架的长度之和大于横梁的长度。
6、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与连接架转动连接。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由于上压座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运动轨迹为弧形,从而可以增加上压座与固定底座之间的角度以及上压座与固定底座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风电叶片可以直接从上方吊装到固定底座上,而不需要先吊装到上压座与固定底座之间,风电叶片在进行平移的操作,简化放置流程,吊装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式单风电叶片吊具,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环(3),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配重片(4),所述固定框架(1)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平衡架(5),所述平衡架(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6),所述固定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减速机(7),所述减速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横梁(8),所述横梁(8)与配重块分别位于连接架(2)的两侧,所述横梁(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梁(8)端部的安装管(9),所述安装管(9)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底座(10),所述固定底座(10)的上端设置有上压杆(11),所述上压杆(11)的端部设置有可转动的上压座(12),所述上压杆(11)的一端与安装管(9)铰接,还包括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的底部与安装管(9)的上端铰接,所述液压缸(13)的输出端与上压杆(11)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单风电叶片吊具,其特征是,所述横梁(8)的一侧外表面以及安装管(9)的一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撞层(14)。
3.根据权利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单风电叶片吊具,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平衡架(5)与固定框架(1)的长度之和大于横梁(8)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单风电叶片吊具,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环(3)与连接架(2)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单风电叶片吊具,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环(3),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配重片(4),所述固定框架(1)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平衡架(5),所述平衡架(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端(6),所述固定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减速机(7),所述减速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横梁(8),所述横梁(8)与配重块分别位于连接架(2)的两侧,所述横梁(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梁(8)端部的安装管(9),所述安装管(9)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底座(10),所述固定底座(10)的上端设置有上压杆(11),所述上压杆(11)的端部设置有可转动的上压座(12),所述上压杆(11)的一端与安装管(9)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彬,王慧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东自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