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稳压电路。
技术介绍
1、稳压电路为半导体集成电路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模块,其广泛用于放大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射频、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中。稳压电路充当着为别的电路单元提供电源电压和偏置电流的重要作用。其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降压电路buck,升压电路boost,升降压电路buck-boost以及电源管理芯片pmic电路中,稳压电路的设计尤为关键。
2、传统的稳压电路基于pn结正向导通的特性,实现从输入电压vin到输出电压vstby的转换。但是由于pn结正向导通电压的存在,无法做到输入电压vin为低压时输出电压vstby跟随vin。因此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vin的最小值不能过低,这样就限制了低压、低功耗芯片的性能。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压电路,其能够实现在输入电压较低时,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以适应低压、低功耗芯片,并且输入电压较高时,输出固定值电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输出端口、检测单元、跟随单元和输出钳位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跟随单元和输出钳位单元通过输出端口相连;
3、所述检测单元连接于输入电压与参考电位之间,所述检测单元与跟随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
4、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基于输出电压调节控制电压以控制跟随单元关断;
5、所述输出钳位单元连接于输入电压与参考电位之间,所述输出钳位单元用于在跟随单元关断后在输出端口产生跟随输入电压变化的输出电压,并在输入电压变化至第一阈值后将输出电压钳位至目标值。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跟随单元包括第一输出管和第一限压单元;
7、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第一输出管的控制端与检测单元相连以接收控制电压,所述第一输出管的第二端与第一限压单元、检测单元以及输出端口相连;
8、所述第一限压单元用于钳位输出电压。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压单元包括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一端与参考电位相连,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二端与第一输出管的第二端、检测单元以及输出端口相连。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相连的电流镜、偏置单元和下拉单元;
11、所述偏置单元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口以及电流镜相连,所述偏置单元用于基于输出电压产生偏置电流;
12、所述电流镜与输入电压以及跟随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电流镜用于对偏置电流进行复制以产生控制电流;
13、所述下拉单元的第一端与电流镜以及跟随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下拉单元的第二端与参考电位相连,所述下拉单元用于基于控制电流调节控制电压。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镜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以及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以及第二端与第二mos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与偏置单元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端与跟随单元的控制端以及下拉单元相连。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偏置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流镜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mos管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控制端与输出端口相连以接收输出电压,所述第三mos管的第一端与第四mos管的第二端以及第四mos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四mos管的第一端与参考电位相连。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拉单元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流镜以及跟随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参考电位相连。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钳位单元包括第二输出管、第二限压单元和限流单元;
18、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第二输出管的控制端与第二限压单元以及限流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输出管的第一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口相连以基于输入电压产生输出电压;
19、所述第二限压单元用于钳位第二输出管的控制端电压以将输出电压钳位至目标值;
20、所述限流单元的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限流单元用于限值流经第二输出管的电流。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压单元包括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一端与第二输出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二端与参考电位相连。
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和负载单元;
23、所述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与输出端口相连,所述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参考电位相连;
24、所述负载单元的第一端与输出端口相连,所述负载单元的第二端与参考电位相连。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稳压电路,通过检测单元和跟随单元实现低输入电压时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变化,高输入电压时通过输出钳位单元对输出电压进行限压。本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调节适应宽范围的输入电压,为各类电源芯片高、低压应用场景提供支持,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架构简单,减小电路及芯片的面积,降低电路及芯片的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输出端口、检测单元、跟随单元和输出钳位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跟随单元和输出钳位单元通过输出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单元包括第一输出管和第一限压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压单元包括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一端与参考电位相连,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二端与第一输出管的第二端、检测单元以及输出端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相连的电流镜、偏置单元和下拉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以及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以及第二端与第二MOS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与偏置单元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端与跟随单元的控制端以及下拉单元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单元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流镜以及跟随单元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参考电位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钳位单元包括第二输出管、第二限压单元和限流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压单元包括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一端与第二输出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二端与参考电位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和负载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输出端口、检测单元、跟随单元和输出钳位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跟随单元和输出钳位单元通过输出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单元包括第一输出管和第一限压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压单元包括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一端与参考电位相连,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二端与第一输出管的第二端、检测单元以及输出端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相连的电流镜、偏置单元和下拉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以及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以及第二端与第二mos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与偏置单元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端与跟随单元的控制端以及下拉单元相连。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君,李子良,尹虎君,
申请(专利权)人:新际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