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前副车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辆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在车身上。
2、专利号cn202122537277.6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其通过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两前摆臂安装板,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两后车身安装板;在前副车架上板和前副车架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为l形,上部与前副车架上板焊接连接,下部与前副车架下板塞焊连接,在支撑板下部设置有弧形缓冲调节槽。所述前摆臂安装板和/或后车身安装板与主体配合处设置有搭接边,在靠近配合处设置有槽型加强筋,有效解决了麦弗逊式前副车架主体板材料利用率低、材料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降低总成重量,提高产品性能指标,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结构过于复杂,生产开设模具成本高,其次,上下两侧啮合的方式使得整体的厚度大,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的前副车架上板和前副车架下板,利用前副车架上板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前副车架下板左右侧贴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开模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包括车身连接安装板
4、第二车身连接板,所述第二车身连接板平行设置在车身连接安装板的后端,且第二车身连接板与车身连接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z型支撑连接板。
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上端为平面,且其上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中部位置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梯形扇片,所述梯形扇片右侧固定连接车身连接安装板最右侧端,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下端设有二号连接孔。
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前副车架上板中心位置设有矩形凸起,所述矩形凸起四个侧边均由圆弧过渡,且矩形凸起与前副车架上板一体成型,且前副车架上板前后端均固定连接平面固定块,所述平面固定块中心位置设有三号连接孔。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前副车架下板左侧端高,右侧端低,且前副车架下板左侧与前副车架上板贴合,所述前副车架下板右侧设有一个凸起弧形,且前副车架下板右侧与前副车架上板贴合,所述前副车架下板中部位置为凹凸的弧形形状,每个弯曲转折位置均设有凸起摩擦纹。
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前副车架上板和前副车架下板左侧端均设有凸起安装块,所述凸起安装块中心位置均设有矩形连接孔。
9、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z型支撑连接板左侧上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四号连接孔,所述四号连接孔的右侧设有上板连接孔,所述上板连接孔右侧设有抬高板,所述抬高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凹槽,且抬高板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限位加固连接片,所述凹槽右侧设有五号连接孔。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前后放置的车身连接安装板和第二车身连接板来实现整个前副车架结构上端与车身前端的安装连接,设置了梯形扇片,可以确保车身连接安装板和第二车身连接板中部和右侧端与结构连接更加稳定,而且强度大,不易折弯。
1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前副车架上板和前副车架下板,利用前副车架上板和前副车架下板左右侧上下贴合来节约整个前副车架的占用面积,使得整体结构简单,开模成本低廉,而且利用矩形连接孔连接牢固稳定。
13、(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前副车架下板,在前副车架下板中心位置设置了凹凸的弧形,有效贴合整个前副车架和车身之间连接安装空间,为了确保前副车架下板的每个弧形结构强度,还设置了凸起摩擦纹,确保前副车架下板弯曲位置结构强度大,不易发生断裂,安全系数高。
14、综上所述,该结构具有占用空间少,结构形状简单,开模成本低廉,连接稳定,功能齐全,性价比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前副车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1)上端为平面,且其上端设有连接孔(12),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1)中部位置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梯形扇片(13),所述梯形扇片(13)右侧固定连接车身连接安装板(1)最右侧端,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1)下端设有二号连接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上板(2)中心位置设有矩形凸起(21),所述矩形凸起(21)四个侧边均由圆弧过渡,且矩形凸起(21)与前副车架上板(2)一体成型,且前副车架上板(2)前后端均固定连接平面固定块(22),所述平面固定块(22)中心位置设有三号连接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下板(3)左侧端高,右侧端低,且前副车架下板(3)左侧与前副车架上板(2)贴合,所述前副车架下板(3)右侧设有一个凸起弧形,且前副车架下板(3)右侧与前副车架上板(2)贴合,所述前副车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上板(2)和前副车架下板(3)左侧端均设有凸起安装块(32),所述凸起安装块(32)中心位置均设有矩形连接孔(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支撑连接板(4)左侧上端中心位置开设有四号连接孔(41),所述四号连接孔(41)的右侧设有上板连接孔(42),所述上板连接孔(42)右侧设有抬高板(43),所述抬高板(43)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凹槽(44),且抬高板(43)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限位加固连接片(45),所述凹槽(44)右侧设有五号连接孔(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1)上端为平面,且其上端设有连接孔(12),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1)中部位置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梯形扇片(13),所述梯形扇片(13)右侧固定连接车身连接安装板(1)最右侧端,所述车身连接安装板(1)下端设有二号连接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上板(2)中心位置设有矩形凸起(21),所述矩形凸起(21)四个侧边均由圆弧过渡,且矩形凸起(21)与前副车架上板(2)一体成型,且前副车架上板(2)前后端均固定连接平面固定块(22),所述平面固定块(22)中心位置设有三号连接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下板(3)左侧端高,右侧端低,且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智承汽车系统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