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消声器组件、车辆排气结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消声器组件、车辆排气结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316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排气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声器组件、车辆排气结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该消声器组件包括第一消声器以及第二消声器,所述第一消声器设置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适于连接催化器,所述第二消声器设置第二入口与排气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一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布置于副车架后横梁的上方,所述第二消声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于前防撞梁与副车架后横梁之间。该消声器组件可有效降低整车热害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排气,特别是涉及一种消声器组件、车辆排气结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混动汽车的排气系统大多由车辆的机舱布置至后舱,从而将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从机舱引导至后舱排出。然而,该布置方法会对车辆底板区域的重点零部件,如电池包、后动力总成、燃油箱及各类管路等,存在较大的热害风险,需进行大面积隔热,隔热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排气系统的布置方法存在较大的热害风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消声器组件、车辆排气结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声器组件,包括第一消声器以及第二消声器,所述第一消声器设置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适于连接催化器,所述第二消声器设置第二入口与排气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入口;

3、所述第一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布置于副车架后横梁的上方,所述第二消声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于前防撞梁与副车架后横梁之间。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消声器组件,将所述第一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车辆的副车架后横梁的上方,所述第二消声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车辆的前防撞梁与所述副车架后横梁之间,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依次经催化器、第一消声器及第二消声器排出。该消声器组件布置于车辆的机舱内,并由车辆的前侧将废气排出,由于车辆排气结构不再延伸至车辆的后舱,因此,在底盘设置的电池不受排气热量的热害影响,既可有效降低整车热害风险,同时降低整车隔热成本,还可扩大电池包、燃油箱、后动力总成等重要零件的可布置空间,进而可增加电池包及燃油箱容量,提升整车续航里程。

5、可选地,所述第一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一频段内的噪音,所述第二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二频段内的噪音;

6、所述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不重叠。

7、可选地,所述第二频段高于所述第一频段。

8、可选地,所述第一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前悬架系统的横向稳定杆上方。

9、可选地,所述第二消声器包括消声主体以及出气管,所述消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消声主体用于消除所述第二频段内的噪音;

10、所述排气出口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

11、可选地,所述出气管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位于所述消声主体的至少一侧。

12、可选地,所述出气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气管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消声主体的相对两侧;

13、每一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排气出口。

14、可选地,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消声主体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向车辆的后下方延伸设置。

15、可选地,所述出气管的轴线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5°。

16、可选地,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以及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分别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消声器的相对两侧;

17、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副车架左纵梁,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副车架右纵梁。

18、可选地,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三消声器,所述第三消声器连接在所述第二消声器与所述第一消声器之间,所述第三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三频段内的噪音;

19、所述第三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副车架后横梁的上方。

20、可选地,所述第二频段高于所述第三频段,所述第三频段高于所述第一频段。

21、可选地,所述第一频段为20hz-200hz,所述第二频段为2000hz以上,所述第三频段为500hz-1500hz。

22、可选地,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安装在所述第三消声器上;

23、所述安装吊耳用于连接所述副车架后横梁。

24、可选地,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一消声管,所述第一消声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三消声器之间。

25、可选地,所述第一消声管与所述第一消声器一体成型。

26、可选地,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二消声管,所述第二消声管连接在所述第二消声器与所述第三消声器之间。

27、可选地,所述第二消声管与所述第二消声器一体成型。

28、可选地,所述第一消声器的消声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三消声器的消声腔的体积,所述第三消声器的消声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消声器的消声腔的体积。

29、可选地,所述第一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30、和/或,所述第二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31、和/或,所述第三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3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排气结构,包括催化器及上述的消声器组件,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催化器的出口,所述催化器的入口适于连接发动机的排气管。

33、可选地,所述车辆排气结构还包括蜗轮增压器,所述蜗轮增压器连接于所述催化器的出口与发动机的排气管之间。

34、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其包括发动机及上述的车辆排气结构,所述发动机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副车架右纵梁的上方,所述催化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

35、可选地,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组件的上方,所述进气系统用于对所述发动机供气。

36、可选地,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电混系统,所述电混系统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副车架左纵梁的上方。

37、可选地,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前悬架系统,所述前悬架系统包括左前悬架、右前悬架以及横向稳定杆,所述左前悬架安装在副车架左纵梁的后端,所述右前悬架安装在副车架右纵梁的后端,所述横向稳定杆传动连接在所述左前悬架与所述右前悬架之间。

38、可选地,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沿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与所述车辆排气结构之间,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对所述车辆排气结构、所述发动机及所述电混系统进行冷却。

39、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消声器组件,或包括上述的车辆排气结构,或包括上述的动力总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包括第一消声器以及第二消声器,所述第一消声器设置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适于连接催化器,所述第二消声器设置第二入口与排气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一频段内的噪音,所述第二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二频段内的噪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段高于所述第一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前悬架系统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声器包括消声主体以及出气管,所述消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消声主体用于消除所述第二频段内的噪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位于所述消声主体的至少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气管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消声主体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消声主体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向车辆的后下方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轴线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以及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分别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消声器的相对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三消声器,所述第三消声器连接在所述第二消声器与所述第一消声器之间,所述第三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三频段内的噪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段高于所述第三频段,所述第三频段高于所述第一频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为20Hz-200Hz,所述第二频段为2000Hz以上,所述第三频段为500Hz-1500Hz。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安装在所述第三消声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一消声管,所述第一消声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三消声器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管与所述第一消声器一体成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二消声管,所述第二消声管连接在所述第二消声器与所述第三消声器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声管与所述第二消声器一体成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器的消声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三消声器的消声腔的体积,所述第三消声器的消声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消声器的消声腔的体积。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21.一种车辆排气结构,包括催化器及权利要求1-20任意一项所述的消声器组件,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催化器的出口,所述催化器的入口适于连接发动机的排气管。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排气结构还包括蜗轮增压器,所述蜗轮增压器连接于所述催化器的入口与发动机的排气管之间。

23.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及权利要求21-22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排气结构,所述发动机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副车架右纵梁的上方,所述催化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消声器组件的上方,所述进气系统用于对所述发动机供气。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电混系统,所述电混系统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副车架左纵梁的上方。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前悬架系统,所述前悬架系统包括左前悬架、右前悬架以及横向稳定杆,所述左前悬架安装在副车架左纵梁的后端,所述右前悬架安装在副车架右纵梁的后端,所述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包括第一消声器以及第二消声器,所述第一消声器设置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适于连接催化器,所述第二消声器设置第二入口与排气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一频段内的噪音,所述第二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二频段内的噪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段高于所述第一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声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前悬架系统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声器包括消声主体以及出气管,所述消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消声主体用于消除所述第二频段内的噪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位于所述消声主体的至少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气管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消声主体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消声主体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向车辆的后下方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轴线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以及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分别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消声器的相对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三消声器,所述第三消声器连接在所述第二消声器与所述第一消声器之间,所述第三消声器用于消除第三频段内的噪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段高于所述第三频段,所述第三频段高于所述第一频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为20hz-200hz,所述第二频段为2000hz以上,所述第三频段为500hz-1500hz。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安装在所述第三消声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组件还包括第一消声管,所述第一消声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消声器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丁家浩洪津津邢俊涛帅翼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