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调温设备,进一步地涉及一种调温模组。
技术介绍
1、目前应用于计算机处理器降温使用的液冷装置中的水冷头(或称调温头)或者调温设备一般都设置有复数个零部件,这复数零部件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各个零部件间容易产生缝隙而造成冷却液或工作介质液体的渗出与泄露,不利于降温设备的性能与寿命,且泄露的工作介质也会流至待降温的物体上,对于一些电子器件来说很容易造成其进水损坏,使得用户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2、综上所述,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模组,一体化设计较强,能够最大程度上地减小了各个部件之间产生的缝隙或间隙,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能,也使得调温效果更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调温模组,包括:
3、调温主体,具有介质出口及第一通孔,且所述调温主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正向腔室及反向腔室,所述介质出口与所述反向腔室相连通,所述正向腔室用于安装水泵以输送工作介质,所述反向腔室用于提供流体腔道;
4、调温板,所述调温板位于所述调温主体具有所述反向腔室一侧,且所述调温板靠近所述调温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通孔以及出液口,所述调温板远离所述调温主体一侧表面与待调温物体相贴合,所述调温板与所述待调温物体进行换热;
5、所述调温板具有空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所述出液口与所述
6、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调温主体具有所述水泵一侧并罩覆所述正向腔室;
7、所述盖板、所述调温主体、所述调温板依次层叠排布且通过焊接固定以形成所述调温模组;在所述水泵运作时,所述工作介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流至所述空腔,使所述工作介质带走所述待调温物体的至少部分热量,所述工作介质再通过所述出液口流经所述反向腔室从所述介质出口导出。
8、需要说明的是,盖板、调温主体与调温板依次焊接固定,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调温模组的密封性能,能够避免工作介质通过部件之间的缝隙渗出,令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向腔室包括有两个连续设置的腔室,两个所述腔室被区别为一号腔室、二号腔室,所述水泵包含泵体以及叶轮,其中所述泵体抵接于所述一号腔室,所述叶轮对应设置于所述二号腔室;
10、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二号腔室,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二号腔室相对设置。
11、此处,正向腔室是配合于水泵的主体结构进行设置的,一号腔室和二号腔室连续排布从而令水泵能够对应抵接于相应的腔室,提高了水泵和调温主体之间的配合程度,有利于调温主体对水泵的承接。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号腔室上设置有一过孔,且所述调温主体上设置有介质入口,所述过孔和所述介质入口之间相连通,从而使得部分所述工作介质能够通过所述介质入口导输送至所述二号腔室。
13、需要说明的是,二号腔室上的过孔与辅助介质出口相连,能够导出部分残留在二号腔室内的工作介质,提高了二号腔室内的液体流通率,使腔室的温度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向腔室包括有两个反向流体腔,两个所述反向流体腔对称分布于所述调温主体的同侧,且两个所述反向流体腔之间通过一汇流流道相连,所述汇流流道连通于所述介质出口;
15、且所述调温板上的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液口分别相对设置于相应所述反向流体腔,从而使所述工作介质通过两个所述出液口进行分流并流向相应所述反向流体腔。
16、值得一提的,通过设置两个反向流体腔与出液口以提高工作介质的流通量,也使得工作介质能够相对于调温主体产生更大范围的流动面积,从而实现提高调温模组的高效、快速调温。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出液口的轮廓为条状轮廓;
18、两个所述反向流体腔与部分所述汇流流道共同形成一u字形流道,所述u字形流道匹配于所述调温主体相应的侧边,从而对所述调温主体靠近所述调温板一侧形成三侧包围。
19、可以理解的,出液口设置为条状轮廓,使出液口的截面积得到扩大,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介质的输出量与流通量,另外反向流体腔和汇流流道形成的u字形流道对应于调温主体的侧边,有利于增长流道的长度及调温主体的贮液量,提高了流体的推送力,令工作介质从介质出口导出时更加顺畅。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两个所述出液口之间;
21、所述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调温主体靠近所述汇流流道一侧的侧边,所述汇流流道与所述正向腔室错位分布。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板包括有分流板及与所述分流板固定连接的作用板,所述分流板位于所述调温主体和所述作用板之间,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出液口均设置于所述分流板,所述作用板远离所述分流板一侧贴合于所述待调温物体;
23、所述分流板和所述作用板具有预设间隙用于形成所述空腔,以配合所述工作介质的流度。
2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分流板和作用板共同形成空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难度,保障了本装置的可实施性。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作用板上布设有复数散热鳍片,复数所述散热鳍片沿所述出液口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并对所述出液口形成避让,部分所述散热鳍片相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且每个所述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均朝向所述调温主体。
26、此处通过设置复数散热鳍片,利用复数散热鳍片之间所形成的多个微小流体通路进而提高了工作介质相对于作用板的流通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使得调温模组的性能更佳。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一线槽口,所述水泵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线槽口相对应的第二线槽口,所述第一线槽口和所述第二线槽口用于提供连接空间,从而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水泵与控制端/供电端。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泵体包括有水泵定子、控制板与外壳,所述外壳还用于装载所述水泵定子与所述控制板,并使所述水泵定子与位于所述外壳外的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导线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线槽口和所述第二线槽口;
29、所述第二线槽口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水泵定子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控制端/供电端之间通过所述导线连接。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调温模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调温模组,盖板、调温主体与调温板依次焊接固定,提高了调温模组的密封性能,能够避免工作介质通过部件之间的缝隙渗出,具有更佳的可靠性。
32、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调温模组,设置两个反向流体腔与出液口以提高工作介质的流通量,也使得工作介质能够相对于调温主体产生更大范围的流动面积,从而实现提高调温模组的高效、快速调温。
33、3、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温模组,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启能,郑达高,林金剑,文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昂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