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结构及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214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2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安装结构,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于主轴。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檩条、U型件和固定块。所述檩条用于安装在所述主轴顶部,所述U型件用于自所述主轴的底部包围所述主轴。所述U型件包括本体部以及设于所述本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紧固组件与所述檩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檩条底部后通过所述固定块卡接。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光伏支架。如此设置,以能够提高U型件与檩条之间的装配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及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光伏支架上的檩条抱箍大多采用双螺栓进行紧固,样式比较单一,而且使用双螺栓,操作需要有先后顺序且单个螺栓不能一次锁紧,需要先预紧再锁紧,工序繁琐,安装费时,需要人力进行紧固并调试,导致安装速度慢、生产成本高。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安装结构及光伏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安装结构及光伏支架,以提高安装速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

3、一种安装结构,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于主轴,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檩条、u型件和固定块,所述檩条用于安装在所述主轴顶部,所述u型件用于自所述主轴的底部包围所述主轴;所述u型件包括本体部以及设于所述本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紧固组件与所述檩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檩条底部后通过所述固定块卡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具有通孔,当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檩条后,所述固定块贯穿所述通孔,并部分抵接于所述檩条。

5、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壁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面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抵接面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顶部,当所述固定块穿入所述通孔,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及所述檩条底部抵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接面到所述第二端部的顶部的距离不小于10mm。

7、进一步地,当所述固定块穿入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抵接面到所述本体部最低处的内表面的距离为所述檩条底部到主轴底部之间距离、所述檩条的厚度以及所述固定块的高度之和。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相对两侧垂直延伸的限位部,两个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侧,并与所述檩条底部的壁面接触。

9、进一步地,所述檩条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两侧垂直向上延伸的两个侧壁以及自两个所述侧壁水平向外延伸的两个水平壁,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底壁,所述第一端部通过紧固组件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底壁通过固定块卡接于所述底壁。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檩条与所述主轴之间,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分别穿过所述加强件、所述檩条后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以及折耳部,两个所述第二加强部沿所述第一加强部的长度方向的边缘垂直延伸,所述第二加强部具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主轴的外壁相配合,所述折耳部自所述配合面的中心处水平向外延伸,所述折耳部用于与所述主轴贴合。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二:

13、一种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安装结构。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技术安装结构,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于主轴。安装结构包括檩条、u型件和固定块。檩条用于安装在主轴顶部,u型件用于自主轴的底部包围主轴。u型件包括本体部以及设于本体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通过紧固组件与檩条固定连接,第二端部穿过檩条底部后通过固定块卡接,通过拧紧第一端部的紧固组件即可完成檩条、主轴和u型件的装配,提高了u型件与檩条的装配速度,以降低安装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于主轴(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檩条(1)、U型件(2)和固定块(3),所述檩条(1)用于安装在所述主轴(200)顶部,所述U型件(2)用于自所述主轴(200)的底部包围所述主轴(200);所述U型件(2)包括本体部(21)以及设于所述本体部(21)两端的第一端部(22)和第二端部(23),所述第一端部(22)通过紧固组件(4)与所述檩条(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23)穿过所述檩条(1)底部后通过所述固定块(3)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23)具有通孔(201),当所述第二端部(23)穿过所述檩条(1)后,所述固定块(3)贯穿所述通孔(201),并部分抵接于所述檩条(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1)的孔壁包括第一抵接面(231)和第二抵接面(232),所述第一抵接面(231)与所述第二抵接面(2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面(231)靠近所述第二端部(23)的顶部,所述第二抵接面(232)远离所述第二端部(23)的顶部,当所述固定块(3)穿入所述通孔(201),所述固定块(3)与所述第一抵接面(231)及所述檩条(1)底部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231)到所述第二端部(23)的顶部的距离不小于1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块(3)穿入所述通孔(201),所述第一抵接面(231)到所述本体部(21)最低处的内表面的距离为所述檩条(1)底部到主轴(200)底部之间距离、所述檩条(1)的厚度以及所述固定块(3)的高度之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包括基部(31)以及自基部(31)相对两侧垂直延伸的限位部(32),两个限位部(3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端部(23)的两侧,并与所述檩条(1)底部的壁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1)包括底壁(11)、自所述底壁(11)两侧垂直向上延伸的两个侧壁(12)以及自两个所述侧壁(12)水平向外延伸的两个水平壁(13),所述第一端部(22)与所述第二端部(23)穿过所述底壁(11),所述第一端部(22)通过紧固组件(4)与所述底壁(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23)穿过所述底壁(11)通过固定块(3)卡接于所述底壁(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加强件(5),所述加强件(5)设置于所述檩条(1)与所述主轴(200)之间,所述第一端部(22)与所述第二端部(23)分别穿过所述加强件(5)、所述檩条(1)后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5)包括第一加强部(51)、第二加强部(52)以及折耳部(53),两个所述第二加强部(52)沿所述第一加强部(51)的长度方向的边缘垂直延伸,所述第二加强部(52)具有配合面(521),所述配合面(521)与所述主轴(200)的外壁相配合,所述折耳部(53)自所述配合面(521)的中心处水平向外延伸,所述折耳部(53)用于与所述主轴(200)贴合。

10.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于主轴(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檩条(1)、u型件(2)和固定块(3),所述檩条(1)用于安装在所述主轴(200)顶部,所述u型件(2)用于自所述主轴(200)的底部包围所述主轴(200);所述u型件(2)包括本体部(21)以及设于所述本体部(21)两端的第一端部(22)和第二端部(23),所述第一端部(22)通过紧固组件(4)与所述檩条(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23)穿过所述檩条(1)底部后通过所述固定块(3)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23)具有通孔(201),当所述第二端部(23)穿过所述檩条(1)后,所述固定块(3)贯穿所述通孔(201),并部分抵接于所述檩条(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1)的孔壁包括第一抵接面(231)和第二抵接面(232),所述第一抵接面(231)与所述第二抵接面(2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面(231)靠近所述第二端部(23)的顶部,所述第二抵接面(232)远离所述第二端部(23)的顶部,当所述固定块(3)穿入所述通孔(201),所述固定块(3)与所述第一抵接面(231)及所述檩条(1)底部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231)到所述第二端部(23)的顶部的距离不小于1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块(3)穿入所述通孔(201),所述第一抵接面(231)到所述本体部(21)最低处的内表面的距离为所述檩条(1)底部到主轴(200)底部之间距离、所述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