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量仪表,具体涉及电池固定支架、电池仓及计量仪表。
技术介绍
1、用水、用电、燃气、供暖,这些是家家户户在生活中必须使用的能源资源。这些消耗的能源资源,分别是使用水表、电表、燃气表、热计量表来计算消耗的用量,从而计算所产生的费用。
2、而各类计量仪表中大部分采用电池供电。随着计量仪表的快速发展,计量仪表的智能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智能计量仪表的功能、性能以及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电池的可靠性及通用性和兼容性显得尤为重要。
3、以水表为例,目前市面上一般常规使用的电池为d型34615电池组和c型26500电池组,两者在直径和长度均存在差异,在电池仓设计的原则上优先考虑大的,而当使用c型电池时,电池仓中会出现一定的间隙,在运输周转时,电池会出现晃动,这样容易对电池造成损害,以及电源线磨损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固定支架、电池仓及计量仪表,以解决c型电池在较大尺寸的电池仓内容易晃动、造成电池损害和电源线磨损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支架本体为闭环的边框结构,支架本体内具有上下贯通的空腔,空腔用于安装电池,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支架本体的第一位置;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支架本体的第二位置;在电池置于空腔的状态下,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夹持在电池的相对两侧。
3、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固定支架,由于设置了在支架本体的两个位置处分别设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空腔贯通的方向,至少部分第一限位结构凸设在支架本体的第一侧形成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第一限位结构凸设在支架本体的第二侧形成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为弹性件,且适于抵接在电池的侧壁;和/或,至少部分第二限位结构凸设在支架本体的第一侧形成第三限位部,至少部分第二限位结构凸设在支架本体的第二侧形成第四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均为弹性件,且适于抵接在电池的侧壁。
5、有益效果: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且能增大第一限位结构以及第二限位结构和电池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对电池的限位效果,使得电池固定支架对电池固定效果更加牢固。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为弧形结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朝向空腔的方向弯曲形成弧形结构;和/或,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为弧形结构,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沿朝向空腔的方向弯曲形成弧形结构。
7、有益效果:第一限位结构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二限位结构的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构成夹持机构,将电池夹持固定,对电池进行径向和轴向的双重限位。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和/或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设置为弧形结构,一方面,能够提升第一限位结构和电池的贴合度、第二限位结构和电池的贴合度,增大接触面积,提升限位效果,另一方面,在保证对电池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减小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占用的空间,减重降本。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至少一者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或,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中的至少一者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
9、有益效果: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和电池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限位效果,使得电池的固定更加牢固。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相互配合,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支架本体的侧边交错间隔设置,和/或,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沿支架本体的侧边交错间隔设置。
11、有益效果:这样间错分布,使得电池装配与该电池固定支架的空腔中时,沿电池的轴向,能够对电池进行更加均匀的夹持固定,提升对电池的固定效果。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弧面;和/或,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弧面。
13、有益效果:这样设置,能够在将电池装配于电池固定支架的过程中,减小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或第四限位部对电池造成损伤。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空腔贯通的方向,至少部分第一限位结构凸设在支架本体的第一侧形成第五限位部,至少部分第二限位结构凸设在支架本体的第一侧形成第六限位部,第五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相向弯曲设置;电池固定支架还包括设于支架本体的第二侧的承托结构,承托结构连接支架本体的相对的两个侧边。
15、有益效果:承托结构可将电池的下半部分包裹,包裹性更强,对电池的固定效果更好。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托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承托板,承托板设为弧形,承托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架本体的相对两侧的侧边;在电池置于空腔的状态下,承托板用于夹持电池的至少一侧。
17、有益效果: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承托板和电池的圆周面之间的贴合度,减小承托板的占用空间。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固定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筋板,限位筋板由支架本体的内壁沿朝向空腔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筋板适于抵接电池用于限位。
1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限位筋板,能够对电池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以提高电池固定支架对电池的固定效果,保证电池在运输途中不晃动。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架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两个第一侧边适于抵接电池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于两个第一侧边上,两个第一侧边的两端内收,以使两端的间距小于中部的间距。
21、有益效果:将支架本体设置为这种结构,两个第一侧边的两端内收,两端的间距小于中部的间距,能够在装配时起到引导作用,便于快速地将电池固定支架装入电池仓内。
22、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仓,包括电池仓本体以及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电池固定支架,电池仓本体具有容置空腔;电池固定支架设于容置空腔内。
23、因为电池仓包括电池固定支架,具有与电池固定支架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4、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量仪表,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的电池仓。
25、因为计量仪表包括电池固定支架或电池仓,具有与电池固定支架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空腔贯通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凸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第一侧形成第一限位部(201),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凸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第二侧形成第二限位部(202),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均为弹性件,且适于抵接在电池(30)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沿朝向所述空腔的方向弯曲形成弧形结构;和/或,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沿朝向所述空腔的方向弯曲形成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中的至少一者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或,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中的至少一者并排设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沿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边交错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沿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边交错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弧面;和/或,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空腔贯通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凸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第一侧形成第五限位部(203),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凸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第一侧形成第六限位部(303),所述第五限位部(203)和所述第六限位部(303)相向弯曲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4)包括至少一个承托板(401),所述承托板(401)设为弧形,所述承托板(4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的相对两侧的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筋板(5),所述限位筋板(5)由所述支架本体(1)内壁沿朝向所述空腔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限位筋板(5)适于抵接所述电池(30)用于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101),两个所述第一侧边(101)适于抵接电池(3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边(101)上,两个所述第一侧边(101)的两端内收,以使两端的间距小于中部的间距。
11.一种电池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种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空腔贯通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凸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第一侧形成第一限位部(201),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凸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第二侧形成第二限位部(202),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均为弹性件,且适于抵接在电池(30)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沿朝向所述空腔的方向弯曲形成弧形结构;和/或,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沿朝向所述空腔的方向弯曲形成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中的至少一者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和/或,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中的至少一者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02)沿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边交错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三限位部(301)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02)沿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边交错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灏,何南海,姚文杰,邓正强,周忆华,黄林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