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卷帘纱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109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卷帘纱窗涉及纱窗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卷辊 式防蝇纱窗技术领域;要解决用双手同时打开拉杆两端的锁紧装置的 不便的问题,它由导轨、窗纱拉杆、卷帘机构和锁紧装置和纱窗构成。 锁紧装置由弹性复位装置、联动线和旋钮装置组成;所述旋钮装 置安装在窗纱拉杆的中间,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安装在窗纱拉杆的两 端,位于窗纱拉杆中部的旋钮装置通过联动线与弹性复位装置连 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与导轨中端封上的卡位器配合。其优点是: 由于采用了旋钮开启方法,使自动卷帘纱窗单手就能随意打开。(*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窗,特别是一种巻辊式防蝇纱窗。
技术介绍
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蚊蝇较多,民居中都得安装纱窗。早期的 纱窗不能收巻,通常在夏季安装,冬季拆下。又,纱窗通常安装在窗 户的内侧,启闭窗户极为不便。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巻帘纱窗,在冬季,将窗纱巻收在巻纱装置内;在夏季,将窗纱从巻帘装置中拉出,并通 过巻帘纱窗的移动拉杆,将其锁紧在巻帘纱窗导轨的底部。这样既解 决了季节转换的拆装不便,又解决了夏季开窗和关窗的不便。现有技术中,锁紧装置通常置于拉杆的两边,由于拉杆较长,所 以在打开锁紧紧装置时,需要两端逐个打开,十分的不便,如果对于横拉的纱窗,这种固定方式就更加不方便了。中国CN99252023号实 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巻帘纱窗的定位装置(也称锁紧装置),这 种锁紧装置由一个凸起的弹簧金属片构成。其原理是将凸起的弹簧 金属片置于拉杆的两边,并与巻帘纱窗纵边框内的凹坑配合,用于锁 紧窗纱的拉杆。这种结构的锁紧装置的缺点是弹簧长期使用会失去 弹性,锁紧装置会逐渐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用双手同时打开拉杆两端的锁紧装 置的不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 一种自动巻帘纱窗,包括导轨、窗纱拉 杆、巻帘机构和锁紧装置;所述巻帘机构固定于两导轨的一端;两导 轨都设有窗纱导引杆,其尾端设有端封,所述端封上设有窗纱导引杆 的固定孔,所述窗纱拉杆与两侧的导轨可移动配合,并与巻帘机构内 的窗纱的拉出端固定,所述锁紧装置安装在窗纱拉杆上,其特征在于 锁紧装置由弹性复位装置、联动线和旋钮装置组成;所述旋钮装置安 装在窗纱拉杆的中间,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安装在窗纱拉杆的两端,位 于窗纱拉杆中部的旋钮装置通过联动线与弹性复位装置连接;所述弹 性复位装置与导轨底部的端封上的卡位器配合。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由端盖、锁舌杆、复位弹簧构成,所述端盖的 后部设有与窗纱拉杆配合的插入定位块,该插入定位块上设有与锁舌杆配合的滑槽,以及固定窗纱用的移动套筒的安装槽孔;所述锁舌杆 由锁舌和位于其后部一侧的空心连杆构成,所述复位弹簧套在空心连杆上,所述联动线一端穿过空心连杆,并与其固连。所述旋钮装置由旋钮把和旋钮底座,旋钮底座上对称的设有两个卡口,旋钮把上设有与该卡口配合的卡头,两者卡接后形成一穿线孔。 所述卡位器为三角形的凸起。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旋钮开启方法,使自动巻帘纱 窗单手就能随意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横向安装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本技术定位杆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导轨的端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1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结构,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由导轨1、窗纱拉杆2、巻帘机构3 和锁紧装置4和纱窗5构成。所述巻帘机构3位于两轨道1的一端, 并通过巻帘机构3的端板与两导轨1相固接。本技术的巻帘机构 3的结构为公知技术。所述两导轨1由型材制成,两导轨的端封12 上设有窗纱导引杆(图中未示)的固定孔121和锁紧装置4的卡位器 122。所述窗纱拉杆2与导轨1可移动配合,并与巻帘机构3内的窗 纱5的拉出端固定连接。参见图2所示,所述锁紧装置4由弹性复位装置41、联动线42 和旋钮装置43组成;所述旋钮装置43安装在窗纱拉杆2的中间,所 述弹性复位装置41安装在窗纱拉杆2的两端,旋钮装置43通过联动 线42分别与两端的弹性复位装置41连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41与 导轨1中端封12上的卡位器122配合。所述卡位器122为三角形的 凸起。所述弹性复位装置41由端盖411、锁舌杆"2、复位弹簧413构 成,所述端盖411的后部设有与窗纱拉杆2型材配合的插入定位块 4111,该插入定位块4111上设有锁舌杆412配合的滑槽4112,以及 用于固定窗纱的滑动套筒的插入孔"13;所述锁舌杆412由锁舌"21和位于其后部一侧的空心连杆4122构成,所述复位弹簧413套在空 心连杆4122上;所述:f关动线42—端穿过空心连杆4122,并与其固 连。所述旋4丑装置43由旋钮把431和旋钮底座432,旋钮底座432 上设有卡口,旋钮把431上设有与该卡口配合的卡头,两者相合形成 一个可绕联动线42的转轴,且该转轴上形成一穿线孔433。窗纱拉杆2两端的弹性复位装置41各通过联动线42与旋钮装置 43连接,联动线42的一端固定在穿线孔433内,另一端固定在空心 连杆4122。转动旋钮装置43,其两侧的两根联动线42就会同时缠绕 在旋钮上,在联动线42的作用下,弹性复位装置41的锁舌杆"2向 内收缩,窗纱拉杆2被打开,在巻帘机构3的作用下,窗纱5被巻入 该才几构的内部。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卷帘纱窗,包括导轨(1)、窗纱拉杆(2)、卷帘机构(3)和锁紧装置(4);所述卷帘机构(3)固定于两导轨(1)的一端;两导轨(1)内设有窗纱导引杆,其尾端设有端封(12),所述端封上设有窗纱导引杆的固定孔(121),所述窗纱拉杆(2)与导轨(1)可移动配合,并与卷帘机构(3)内的窗纱(5)的拉出端固定,所述锁紧装置(4)安装在窗纱拉杆(2)上,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4)由弹性复位装置(41)、联动线(42)和旋钮装置(43)组成;所述旋钮装置(43)安装在窗纱拉杆(2)的中间,所述弹性复位装置(41)安装在窗纱拉杆(2)的两端,位于窗纱拉杆(2)中部的旋钮装置(43)通过联动线(42)与弹性复位装置(41)连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41)与导轨(1)中端封(12)上的卡位器(122)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巻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 复位装置(")由端盖(411)、锁舌杆(412)、复位弹簧(413) 构成,所述端盖(411)的后部设有与窗纱拉杆(2)配合的插入 定位块(4111),该插入定位块("ll)上设有与锁舌杆("2) 配合的滑槽(4112),以及固定窗纱用的移动套筒的安装槽孔(4113);所述锁舌杆(412)由锁舌(4121)和位于其后部一侧 的空心连杆(4122 )构成,所述复位弹簧(413 )套在空心连杆(4122 ) 上,所述连动线(42) —端穿过空心连杆(4122),并与其固连。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巻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装置(43)由旋钮把(431)和旋钮底座(432),旋钮底座(432)上设有 卡口,旋钮把(431)上设有与该卡口配合的卡头,两者卡接后形成 一穿线孔(4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巻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 器为三角形的凸起。专利摘要本技术自动卷帘纱窗涉及纱窗的
,特别是涉及卷辊式防蝇纱窗
;要解决用双手同时打开拉杆两端的锁紧装置的不便的问题,它由导轨、窗纱拉杆、卷帘机构和锁紧装置和纱窗构成。锁紧装置由弹性复位装置、联动线和旋钮装置组成;所述旋钮装置安装在窗纱拉杆的中间,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安装在窗纱拉杆的两端,位于窗纱拉杆中部的旋钮装置通过联动线与弹性复位装置连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与导轨中端封上的卡位器配合。其优点是由于采用了旋钮开启方法,使自动卷帘纱窗单手就能随意打开。文档编号E06B9/56GK201292758SQ20082015314公开日2009年8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卷帘纱窗,包括导轨(1)、窗纱拉杆(2)、卷帘机构(3)和锁紧装置(4);所述卷帘机构(3)固定于两导轨(1)的一端;两导轨(1)内设有窗纱导引杆,其尾端设有端封(12),所述端封上设有窗纱导引杆的固定孔(121),所述窗纱拉杆(2)与导轨(1)可移动配合,并与卷帘机构(3)内的窗纱(5)的拉出端固定,所述锁紧装置(4)安装在窗纱拉杆(2)上,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4)由弹性复位装置(41)、联动线(42)和旋钮装置(43)组成;所述旋钮装置(43)安装在窗纱拉杆(2)的中间,所述弹性复位装置(41)安装在窗纱拉杆(2)的两端,位于窗纱拉杆(2)中部的旋钮装置(43)通过联动线(42)与弹性复位装置(41)连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41)与导轨(1)中端封(12)上的卡位器(122)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开无框阳台窗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