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在正常运行时,对膜电极两侧燃料和氧化剂的窜气情况有严格的要求;当存在窜气情况时,会影响电堆整体性能;如果窜气较为严重,会发生燃料与氧化剂较大浓度混合,极易引发爆燃等危险事故。
2、出现窜气情况包括两个情况,在生产、运输、装配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概率的损坏,导致窜气情况;随着燃料电池电堆的长时间运行,膜电极中质子交换膜的厚度、机械强度都会有所下降,膜电极窜气情况难免增加。因此,在电堆组装完成、下线测试完成后和电堆保养周期节点都需进行电堆内部窜气测试。
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1264872.8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燃料电池堆串漏的系统及方法,向某个腔体内注入指定压力的氮气,间隔设定时间后再次记录该腔室内氮气压力值,若该数值与初始数值不同,则注入氮气的腔体存在漏气现象,否则,该腔室不存在漏气现象,但是对于存在窜气情况的电堆,不能给出具体窜漏位置。
4、又例如,cn202111356861.x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窜气的检验方法及应用,使待测电堆内的各单电池电压达到测试电压及电压间的偏差符合要求,将阴极侧气体流量减为0,记录各电池的电压随时间波动,并将波动幅度大的单电池视为不良单电池。其不足之处在于待测电堆的各单电池的电压值需要达到测试电压,需要逐步拉载的过程,且对氢燃料具有极大的需求,成本提高;其次,需提前对存在的窜气电堆程度进行评价,存在较大的窜气情况,可能会发生爆炸情况,具有一定危险性;在现
5、相关技术中,对于电堆出现内漏问题,普遍采用的排查方法是将整个电堆经过压机解压后,均匀的分成3到4组短堆,使用螺杆按照指定力矩固定,然后安装气密检测工装单独进行气密性测试,将气密结果不合格的短堆进行拆卸,拆卸后,对单个双极板和膜电极进行气密测试,以筛选出气密不良的双极板或膜电极,检查步骤工序多,筛查问题耗时长,占用过多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将多个检测工装和多个分段电堆叠放在一起,通过第一压力检测部件获得每个分段电堆每处压力波动,将分段电堆内的第一压力检测部件提供的数据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比,再结合每段电堆气密测试结果,判断出某段电堆具体内漏位置。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包括:
4、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具有与电堆贴合抵接的第一面,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多个配气腔,所述配气腔具有测试口和对接口,所述对接口布置于所述第一面上,多个所述配气腔分为多个配气腔组,每个所述配气腔组包括两个配气腔,多个所述配气腔组用于与所述电堆中的多个介质腔室一一对应连通以形成互不连通的多条检测流道;
5、第一压力检测部件,至少部分所述配气腔内设有所述第一压力检测部件。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能够将多个检测工装和多个分段电堆叠放在一起,通过第一压力检测部件获得每个分段电堆每处压力波动,将分段电堆内的第一压力检测部件提供的数据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比,再结合每段电堆气密测试结果,判断出某段电堆具体内漏位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还具有第二面和周向侧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周向侧面绕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周向,所述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布置在所述周向侧面上。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部件为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气腔内具有轴体,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收卷于所述轴体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在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轴体传动连接,以收卷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或展开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位移检测部件,所述位移检测部件设在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端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端部具有保护部件,以使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端部处于舒展状态。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部件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设在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端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气腔包括第一配气腔和第二配气腔,所述第一配气腔和所述第二配气腔用于与所述电堆的水腔连通,所述第一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为水腔进口,所述第二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为水腔出口;和/或
15、所述配气腔包括第三配气腔和第四配气腔,所述第三配气腔和所述第四配气腔用于与所述电堆的氢腔连通,所述第三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为氢腔进口,所述第四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为氢腔出口;和/或
16、所述配气腔包括第五配气腔和第六配气腔,所述第五配气腔和所述第六配气腔用于与所述电堆的空腔连通,所述第五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为空腔进口,所述第六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为空腔出口;和/或
17、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限位孔;和/或
18、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在所述检测工装和所述电堆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部件,所述第二压力检测部件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本体承受的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具有第二面和周向侧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周向侧面绕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周向,所述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布置在所述周向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部件为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腔内具有轴体,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收卷于所述轴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在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轴体传动连接,以收卷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或展开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检测部件,所述位移检测部件设在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设在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腔包括第一配气腔和第二配气腔,所述第一配气腔和所述第二配气腔用于与所述电堆的水腔连通,所述第一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为水腔进口,所述第二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为水腔出口;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部件,所述第二压力检测部件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本体承受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具有第二面和周向侧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周向侧面绕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周向,所述配气腔的所述测试口布置在所述周向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部件为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腔内具有轴体,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收卷于所述轴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在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轴体传动连接,以收卷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或展开所述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内漏位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荔荔,戴浩杰,钱惠丽,陈均然,王泽磊,程狄,曾宪泰,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绿动燃料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