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宗爱专利>正文

麻袋圆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5178 阅读:20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圆织麻线成圆筒麻袋的圆筒机,是改进和利用塑料圆筒机各大机构部件的基础上,再提供适应圆织麻线的跑道与整梭结构。由钢扣门结构的圆周跑道,供给整梭底板溜条溜行,去掉了梭轮承担整梭高速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对被牵进门环斜面上的麻线施加滚压,拖辗的作用力而产生了大量的麻絮麻尘。同时梭轮在稀密不均,高低不平的麻线上行走不稳,限制了整梭的速度。另外安装了能防止整梭高速运转时脱轨的装置,消除了飞梭打梭的事故。麻袋圆筒机的结构规格和尺寸也分:四梭机、六梭机、八梭机和十梭机,圆织出的圆筒麻袋与相对应的扁丝袋的折径相同。四梭麻袋圆筒机主要技术参数:梭子四把,麻袋折径400-75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麻袋圆筒机目前在国内,尚未有出现过能圆织麻线成圆筒麻袋的圆筒机,仍按原 始的方法用"横机""编织平布,经缝制对边成圆筒麻袋,工艺原始落后, 产量低,质量差。在近三年内,本地区有四家"塑机厂"试图用塑料扁丝 圆筒机来试产圆筒麻袋,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塑料圆筒机与麻线圆筒机在跑道和整梭的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麻线直径》小lmm,拉力强度》7kg,,而当今本地区的扁丝厚0.035mm,掺 母料50%,拉力强度《l.lkg。在实际生产中,经线或纬线缠绕整梭的现象 是不可避免的,但对麻线圆筒机来说是不许可的,会造成飞梭和后梭打前 梭事故;而对塑料扁丝圆筒机来说,高速圆周运动的整梭所产生的惯性力 和离心力,其中离心力足己克服扁丝的向心拉力,避免了飞梭和打梭事故。 另外麻线直径》4)lnun,牵引在跑道斜面上,被四把整梭上16只梭轮承 载着高速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对麻线施加了滚压,拖辗的作用力,产生了 大量麻絮、麻尘;同时梭轮在高低不平,稀密不一致的麻线上高速行走不 稳,限制了整梭的速度。为了解脱这些难题,今由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机构予以附图说明图1,是由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麻袋圆筒机"内上、下跑道1和2,等高 轴13,钢扣门3,竹溜条4-5,梭体6,梭轮7-8,梭体两侧斜面9-10的结 构局部剖面图。上、下跑道1-2由等高轴13沿圆周等分连接。钢扣门3由螺钉紧固在 上、下跑道l-2的外圆面上。钢扣门3内相邻两条扣条之空隙2mm可穿过 二根麻线,由此构成了供给梭子圆周运动的跑道,替代了上、下门环斜面 之功能。在梭体底板6的圆弧面两边装上二根竹溜条4-5或尼龙条,替代了 梭轮的功能。将梭体两侧面加高加厚,制成向内倾斜面9-10,此斜面与梭 轮7-8外圆锥体面相吻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四梭麻袋圆筒机所配置的棕带(或棕 杆)数是4X6=24条,则在上、下跑道1和2内也均分地安装2X24只梭轮7 和8,同样地,在六梭、八梭、十梭的麻袋圆筒机上,其上跑道1和下跑道2内的梭轮数与棕带(或棕杆)数也是相等的。每把整梭在跑道任何位 置上其二边都有3.5只梭轮与其斜面9和10相等,在跑道上留有》S/bm宽 的无麻线区。整梭在遇到经线或纬线缠绕时的瞬间内能拉断麻线,仍安然 无样地在封闭型跑道1和2内运转,根除了飞梭和打梭的事故,要拔梭轮 7或8的小轴M6mm旋入钢质跑道深18mm的螺孔内,需要一、二十公斤 拉力是远远不够的。均佈在下跑道2内的24只梭轮8不装偏心套,能保证 梭轮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为基准面,来加工和安装上跑道1内的24只装 有偏心套的梭轮7。把梭轮7调到最大偏心距4mm,放进整梭在上、下跑 道1-2内,再调小偏心距,整梭就被关在上、下跑道内出不来了。在生产 使用过程中,因梭轮外圆磨耗变小,可随时调小上跑道梭轮7的偏心距, 达到梭轮与斜面9-10的正常配合间隙。图2由下跑道2,钢扣门3,梭轮8,麻线12牵引到定径环14的结构 周部俯视简图。进入每片钢扣门3的最外边两根麻线之间距b =84mm,而被牵引到梭 轮8的背面位置时之间距离是78.12mm。每只梭轮8的轴心线均安装在两 片钢扣门3的对接边之正中线上,相邻两只梭轮8的中心距是126.7mm, 每只梭轮8露也跑道内平面的弓形之弦长是35mm,所以在跑道2的内平 面上留出了没有被麻线牵引过的无经(麻)线区域宽度是 +2=179皿11(实际上是>5.6讓)保住了被移植到跑道2上的 作高速自转的梭轮,不会阻挡经(麻)线的牵进。由此构成了 (麻)线进入钢 扣门3后,在上、下跑道内除了一只尾轮外,再也没有于任何梭轮或滚动 体相接触,消除了麻絮和麻尘的大量产生。麻线从麻线架上的锭管、瓷眼 孔、送经机辊筒、替经小辊、分线扣门、瓷眼孔一直到穿过棕丝眼孔,一 路过来的孔眼和辊筒的外圆均十分地光滑,不会制造麻絮和麻尘的功能。 本四梭麻袋圆筒机之整梭,结构独特,刚性大,强度强,经得起瞬间内遭 受几十斤外拉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变形或走形。梭体釆用活塞铝合金,硬 模压铸。提高其两侧斜面的耐磨性和精度以及梭体的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四梭麻袋圆筒机采用24条棕带和48只上、下跑道梭轮9 经密2.6—2,7mm,纬密3.1mnv每条棕带眼内穿二根麻线,编织成双经单讳 规格的圆筒麻袋,其折径范围400—750mm。每分钟织速(90转/f 100转/分)X4X3.1mm=1.12米-1,24米/分,每小时按50分钟计24小时产量1340—1488米/日 夜。权利要求1、麻袋圆筒机是改进和利用塑料圆筒机各大部件和机构的基础上,再提出了能适应圆织麻线的跑道结构与整梭结构,其特征是A、去掉塑料圆筒机上呈有斜面结构的下、下门环作为整梭梭轮的圆周跑道,今提供一对由等高轴螺栓13连接的上跑道1和下跑道2。在上和下跑道1和2的外圆面上,由螺钉均佈地将扣门钢扣片3紧固在上和下跑道的外圆面上,由其扣条构成了圆周跑道,供给整梭6作圆周运动。B、在梭体底板6的两边上,装上两条竹溜条4和5,替代了梭轮的功能。将整梭上的梭轮全部移植到上和下跑道1和2内,其特征是给整梭构成了封闭型圆周跑道。C、不论四梭、六梭、八梭和十梭麻袋圆筒机,其特征是均根据其棕带或棕杆数来确定上、下跑道内的梭轮数。2、 根据权利要求1—A所说的麻袋圆筒机的上、下跑道1和2, 其特征是由环形斜面变成环形平面,使得经(麻)线12从钢扣门外 面成直线状进入跑道一直到尺码环(定径环)14的编织区内,消除了 经(麻)线成折线形牵进的弊病,钢扣门3其特征是能接收从每根 棕丝眼内过来的二条麻线进入同一个扣距的扣隙内,编织成双经线单 纬线规格的麻袋。 -3、 根据权利要求1""B所说的麻袋圆筒机,其特征是均佈在上、 下跑道1和2内的梭轮7和8之轴心线,均在二片相邻钢扣门3的对 接面上。能使每把整梭6的两侧斜面9和10都有3只以上梭轮7和8 与其接触,构成了整梭6在封闭型跑道1和2内作圆周动动,消除了 飞梭打梭事故;装在梭底板6上的竹溜条4和5,替代了梭轮的功能。4、均布在上和下跑道1和2内的梭轮7和8,其特征是每只梭 轮的左右两边各留有无麻线牵弓I区域> mm,显示出装在上和下跑道 1和2内的梭轮7和8不会阻挡麻线12牵进尺码环14内进行编织。5、根据权利要求1一C所说的本四梭麻袋圆筒机,其特征是以 后的六梭、八梭和十梭麻袋圆筒机的跑道结构原理和特征,整梭的结 构原理和特征完全与本四梭的一致,它们跑道上的梭轮数和所配置的 棕带或棕杆数相等,无麻线牵引区域仍是^^mm。它们所编织出来的 麻袋折径与相对应的六梭、八梭、十梭塑料圆筒机编织出来的编织袋 折径相同。全文摘要一种能圆织麻线成圆筒麻袋的圆筒机,是改进和利用塑料圆筒机各大机构部件的基础上,再提供适应圆织麻线的跑道与整梭结构。由钢扣门结构的圆周跑道,供给整梭底板溜条溜行,去掉了梭轮承担整梭高速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对被牵进门环斜面上的麻线施加滚压,拖辗的作用力而产生了大量的麻絮麻尘。同时梭轮在稀密不均,高低不平的麻线上行走不稳,限制了整梭的速度。另外安装了能防止整梭高速运转时脱轨的装置,消除了飞梭打梭的事故。麻袋圆筒机的结构规格和尺寸也分四梭机、六梭机、八梭机和十梭机,圆织出的圆筒麻袋与相对应的扁丝袋的折径相同。四梭麻袋圆筒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麻袋圆筒机是改进和利用塑料圆筒机各大部件和机构的基础上,再提出了能适应圆织麻线的跑道结构与整梭结构,其特征是:  A、去掉塑料圆筒机上呈有斜面结构的下、下门环作为整梭梭轮的圆周跑道,今提供一对由等高轴螺栓13连接的上跑道1和下跑道2。在上和下跑道1和2的外圆面上,由螺钉均佈地将扣门钢扣片3紧固在上和下跑道的外圆面上,由其扣条构成了圆周跑道,供给整梭6作圆周运动。  B、在梭体底板6的两边上,装上两条竹溜条4和5,替代了梭轮的功能。将整梭上的梭轮全部移植到上和下跑道1和2内,其特征是给整梭构成了封闭型圆周跑道。  C、不论四梭、六梭、八梭和十梭麻袋圆筒机,其特征是:均根据其棕带或棕杆数来确定上、下跑道内的梭轮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宗爱
申请(专利权)人:申宗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1月23日 15:04
    麻袋,指用以储存或装运货物(如谷物、水果、煤炭)的大口袋,由粗糙结实的粗麻布制成。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