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397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片冲压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移动板,移动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固定板,移动板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外部对应的移动板上设置有海绵套,移动板的左方和右方均设置有油壶,油壶的下端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对应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输油孔一,输油孔一的内端对应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输油孔二;移动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压板,压板上壁的外侧固定有移动杆,移动板的上壁固定有弹性件。本技术通过油壶和海绵套的配合便于查看润滑油的余量,同时使得润滑更均匀,且通过压板和弹性件的配合使得无需人工操作即可使工件与冲压刀脱离,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片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1、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照工艺过程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其中,冲压是通过冲压装置带动模具对工件施加外力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其具备的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质量稳定等特点使得冲压的应用相当广泛。

2、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216575066u,授权公告日2022.05.24公开了一种单片冲压设备,固定部,固定部包括适于放置加工设备的机架;冲压部,冲压部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工作台、设置在底座上的导向柱、设置在导向柱上的安装台、滑动设置在导向柱上的冲压块和设置在安装台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与冲压块传动连接,冲压块上设有适于滑动设置在导向柱上的安装孔,安装台靠近冲压块的一面设有适于储存润滑油的海绵层;输送部,输送部适于输送冲压部冲压完成后的零件。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台的底部设置海绵层,使得冲压块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挤压海绵层,从而对冲压块和导向柱之间进行抹油,起到了润滑作用。

3、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4、1、单片冲压装置的润滑方式是通过对海绵层进行挤压使油滴落至安装孔内实现抹油而达到润滑效果,但在实际使用时,油滴可能无法扩散至远离油滴一侧的导向柱的外表面,导致润滑不均匀,同时,现有技术无法查看晓润滑油的使用损耗情况,使得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无法及时添加润滑油而导致无法润滑的情况;

5、2、单片冲压装置在进行冲孔操作时,有时工件存在无法自动与冲压刀脱离的情况,此时需要人为将工件取下,导致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片冲压装置,通过油壶、海绵套、压板和弹性件,解决了现有技术油滴可能无法扩散至远离油滴一侧的导向柱的外表面,导致润滑不均匀,同时,现有技术无法查看晓润滑油的使用损耗情况,使得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无法及时添加润滑油而导致无法润滑的情况,且现有技术存在无法自动与冲压刀脱离的情况,导致使用时较为不便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包括移动板,移动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固定板,移动板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两端与对应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外部对应的移动板上设置有海绵套,移动板的左方和右方均设置有油壶,油壶的下端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对应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输油孔一,输油孔一的内端对应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输油孔二;

4、移动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压板,压板上壁的外侧固定有移动杆,移动板的上壁固定有弹性件。

5、进一步地,移动板的上壁固定有气缸,且气缸的上端与对应的固定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油壶的上壁固定有注油管,注油管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管盖。

7、进一步地,连接管的下端固定有侧板,侧板所在位置处对应的移动板的侧壁设置有橡胶垫,侧板通过螺栓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位于下侧的固定板的上壁可拆卸固定有冲压模,冲压模的下侧开设有排料槽,排料槽的上方对应的冲压模上开设有排料孔。

9、进一步地,冲压模的上壁设置有工件,工件的正上方对应移动板的下壁可拆卸固定有冲压刀。

10、进一步地,弹性件的上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移动杆与移动板间隙配合,移动杆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

11、进一步地,限位板的下方对应移动杆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圈。

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通过设置油壶和海绵套,通过油壶为润滑油提供容纳平台,而油壶采用透明材质,使得人们可查看油壶内部的润滑油余量,避免因无法查看晓润滑油的使用损耗情况导致的因润滑油不足造成无法润滑的情况,而在润滑状态下,海绵套自身的特性可吸取润滑油,即润滑油会分布整个海绵套中,使得在冲压时,移动板移动带动海绵套沿导向杆的外壁上下移动,此状态下,海绵套上的润滑油粘附于导向杆的外壁,实现对导向杆外壁的均匀润滑,避免出现润滑不均匀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油滴可能无法扩散至远离油滴一侧的导向柱的外表面,导致润滑不均匀,同时,现有技术无法查看晓润滑油的使用损耗情况,使得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无法及时添加润滑油而导致无法润滑的情况的问题。

14、本技术通过设置压板和弹性件,通过弹性件使压板具备向下的作用力,使得压板与工件抵接,即当移动板向上移动带动冲压刀向上移动时,压板对工件施加向冲压模方向的作用力,直至冲压刀向上移动至与工件脱离,无需现有技术需要操作工件使工件与冲压刀脱离,使用更为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无法自动与冲压刀脱离的情况,导致使用时较为不便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包括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固定板(1),所述移动板(2)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导向杆(101),且所述导向杆(101)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01)的外部对应的所述移动板(2)上设置有海绵套(207),所述移动板(2)的左方和右方均设置有油壶(3),所述油壶(3)的下端固定有连接管(302),所述连接管(302)的下端对应所述移动板(2)的内部开设有输油孔一(201),所述输油孔一(201)的内端对应所述移动板(2)的内部开设有输油孔二(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的上壁固定有气缸(102),且所述气缸(102)的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3)的上壁固定有注油管(301),所述注油管(30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管盖(3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02)的下端固定有侧板(3021),所述侧板(3021)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所述移动板(2)的侧壁设置有橡胶垫(205),所述侧板(3021)通过螺栓(206)与所述移动板(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下侧的所述固定板(1)的上壁可拆卸固定有冲压模(6),所述冲压模(6)的下侧开设有排料槽(602),所述排料槽(602)的上方对应的所述冲压模(6)上开设有排料孔(6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6)的上壁设置有工件(4),所述工件(4)的正上方对应所述移动板(2)的下壁可拆卸固定有冲压刀(2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02)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501)与所述移动板(2)间隙配合,所述移动杆(501)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50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011)的下方对应所述移动杆(501)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圈(2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包括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固定板(1),所述移动板(2)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导向杆(101),且所述导向杆(101)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01)的外部对应的所述移动板(2)上设置有海绵套(207),所述移动板(2)的左方和右方均设置有油壶(3),所述油壶(3)的下端固定有连接管(302),所述连接管(302)的下端对应所述移动板(2)的内部开设有输油孔一(201),所述输油孔一(201)的内端对应所述移动板(2)的内部开设有输油孔二(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的上壁固定有气缸(102),且所述气缸(102)的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壶(3)的上壁固定有注油管(301),所述注油管(30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管盖(3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02)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金张南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协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