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灿专利>正文

回收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339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回收袋,包括一上方具有开口的袋体,该开口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可和该袋体相对弯折的提耳,该两提耳分别设有一洞孔,该两洞孔的内径分别设置一具有不同磁极的磁性环圈,所述袋体被撑立时,可借由将该两提耳弯折覆盖于袋体开口上端,并将两磁性环圈吸附固定而形成一具有投入口的回收袋;该袋体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具有复合使用功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做为物品或资源回收使用的回收袋
技术介绍
—般传统的手提袋结构大体上是在袋体上方的开口两侧分别设置一提耳,使用者 将物品放入袋体后,即可直接提取提耳,然而,其功能也仅止于单纯的放置及携带物品而 已。 在重视环保的现代社会,公民自觉地做好资源回收已是普遍的共识;目前将资料 分类回收的方式,通常是在公共场所放置数种回收桶,每一个回收桶则设置有标识回收的 物品种类的文字或图案;然而,一般家庭则基于室内空间有限、收藏不方便,甚至其它因素, 因而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具有复合使用功能的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做为物品或资源回收使用的回收袋,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具有复合使用功能。 本技术的特征,是在一般手提袋的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袋体的支撑效果,以及在袋体结合提耳的弯折覆盖与不同磁极的磁性环圈结构,使得袋体可以撑立成一收纳体,并借由袋体提耳弯折覆盖于袋体上端,再利用所设的两磁性环圈吸附固定成一具有投入口的回收袋,借由设置的投入口,让使用者可以将回收物品从该投入口投入袋体内,以做为回收袋使用,当回收袋内的回收物品装满时,仅需将提耳回复原状,即可提起回收袋,将回收物做适当处理。 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是在一袋体的开口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可和该袋体相对 弯折的提耳,该两提耳分别设有一洞孔,以及在该洞孔的内径设置一具有不同磁极的磁性 环圈;所述袋体被撑立时,可借由将该两提耳弯折覆盖于袋体的开口上端,并将两磁性环圈 吸附固定而形成一具有投入口的回收袋,该袋体与提耳也可以被折叠成扁平形态以便于收藏。 本技术的袋体,可以依消费者的喜好而设计成适当的形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回收袋的袋体为圆弧形体,且提耳展开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 图。图2是图1所示的提耳收合后,可做为回收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本技术回收袋的提耳与袋体相对组合关系的平面剖视动作图。 图4是本技术回收袋的提耳与袋体相对组合后,形成回收袋的平面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回收袋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成扁平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回收袋的袋体为矩形体,且提耳展开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 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提耳收合后,可做为回收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回收袋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成扁平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袋体 11……提耳 12......洞孔 2……磁性环圈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回收袋,其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上方具有开口的 袋体l,该开口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可和该袋体1相对弯折的提耳ll,该两提耳11分别设 有一洞孔12,以及在该两洞孔12的内径分别固定地设置一具有不同磁极的磁性环圈2。所 述袋体可以采用具备适当强度与韧性的材料来制造,并可以设计为夹层结构,借以能将袋 体1撑立成立体的形状。 本技术的袋体l,可以依消费者的喜好而设计成适当的形体;例如图1所示的 袋体l,为轮廓呈圆弧形的袋体,其开口两侧分别连接一可以弯折的提耳ll,两提耳ll约略 中央的位置则设置洞孔12,并在两洞孔12的内径分别固定一磁性环圈2,所述两磁性环圈 2具有不同的磁极,使彼此可以相互吸附。 借由图2所示的实施例,当需要做为回收袋使用时,可以将袋体1撑立成立体形态 后,再将一提耳11相对于袋体1弯折成水平而置于袋体1的开口上,进而将开口撑开(如 图3所示),然后将另一提耳11再相对于袋体1弯折成水平,使得两提耳11重叠,进而使两 磁性环圈2相互吸附固定(如图2与图4所示),即可使袋体1成为一回收袋,使用者可以 将回收物品从开口 12投入袋体内集中回收。当不做为回收袋使用时,则可将两提耳ll再 相对弯折而展开成扁平状,可便于收藏(如图5所示)。 图6至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其可以将袋体1设计为矩形体,其同样的 在矩形袋体l的开口两侧分别连接一可以弯折的提耳ll,两提耳ll约略中央的位置也设置 洞孔12,并在两洞孔12的内径分别固定一不同磁极的磁性环圈2。当需要做为回收袋使用 时,同样地将袋体1撑立成立体形态后,再将两提耳11依序相对于袋体1弯折成水平重叠 而置于袋体1的开口内,进而将开口撑开(如图7所示),即可使袋体1成为一回收袋,使用 者可以将回收物品从开口 12投入袋体内集中回收。当不做为回收袋使用时,则可将两提耳 11再相对弯折而展开成扁平状,可便于收藏(如图8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回收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方具有开口的袋体,该开口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可和该袋体相对弯折的提耳,该两提耳分别设有一洞孔,该两洞孔的内径分别设置一具有不同磁极的磁性环圈,所述袋体被撑立时,可借由将该两提耳弯折覆盖于袋体开口上端,并将两磁性环圈吸附固定而形成一具有投入口的回收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专利摘要一种回收袋,包括一上方具有开口的袋体,该开口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可和该袋体相对弯折的提耳,该两提耳分别设有一洞孔,该两洞孔的内径分别设置一具有不同磁极的磁性环圈,所述袋体被撑立时,可借由将该两提耳弯折覆盖于袋体开口上端,并将两磁性环圈吸附固定而形成一具有投入口的回收袋;该袋体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本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具有复合使用功能。文档编号B65F1/14GK201538544SQ20092022083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文灿 申请人:王文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收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方具有开口的袋体,该开口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可和该袋体相对弯折的提耳,该两提耳分别设有一洞孔,该两洞孔的内径分别设置一具有不同磁极的磁性环圈,所述袋体被撑立时,可借由将该两提耳弯折覆盖于袋体开口上端,并将两磁性环圈吸附固定而形成一具有投入口的回收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