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55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油杯,具有开口端;支架,至少部分设置于油杯的开口端并与油杯围合形成储液腔,支架设有连通储液腔的下油窗口,下油窗口的至少一侧壁凸设有支撑部,支撑部将下油窗口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下油口;雾化芯,设置于支架,雾化芯具有覆盖所下油窗口远离储液腔的一侧且与支撑部抵接的吸液面;以及,气道件,连接于支架和所油杯的至少一者,并将雾化芯夹持在支架和气道件之间。支撑部可以与雾化芯支撑配合,使得雾化芯的吸液面可以稳定可靠地贴合于支架设有下油窗口的一侧的表面上,减少雾化芯的吸液面因挤压变形导致与下油窗口边缘存在间隙导致的漏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子雾化装置一般是通过下油通道将存储在储油腔的雾化液输送至雾化芯,雾化芯在通电工作时将雾化液加热雾化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在传统技术中,下油通道通常是以开设在通气管或雾化支架上的下油孔的结构形式,该种方式,受孔的结构尺寸较小的影响,在工作时,产生的气泡可能堵住下油孔,或因为孔的尺寸极小供液不足,导致干烧等问题,因此,会在通气管或雾化支架上开设两个及以上的孔结构,以保证烟油能够及时均匀地输送向雾化芯。

2、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下油孔径较小导致无法及时供液的问题,采用一个大口径的下油口的结构方式,并将雾化芯封堵在大下油口处,该种结构方式,雾化芯与下油口边缘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密封,容易发生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雾化芯和下油口边缘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密封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3、油杯,具有开口端;

4、支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油杯的开口端并与所述油杯围合形成储液腔,所述支架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下油窗口,所述下油窗口的至少一侧壁凸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下油窗口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下油口;

5、雾化芯,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雾化芯具有覆盖所下油窗口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侧且与所述支撑部抵接的吸液面;以及,

6、气道件,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所油杯的至少一者,并将所述雾化芯夹持在所述支架和所述气道件之间。

7、可选地,在沿所述支架的周向方向上,所述下油窗口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支撑部。

8、可选地,所述下油窗口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分布的两侧壁,每一所述侧壁上均设有向另一所述侧壁延伸的所述支撑部。

9、可选地,每一所述侧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支撑部,两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一一对应布置,或两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布置。

10、可选地,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两所述侧壁上相对的两所述支撑部间隔分布。

11、可选地,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和柔性导液体,所述柔性导液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贴设于所述柔性导液体的所述雾化面侧,所述气道件抵接于所述柔性导液体的所述雾化面侧和所述发热体背离所述柔性导液体的一侧,且所述柔性导液体和所述气道件共同围合形成雾化腔。

12、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热体和所述气道件之间的压片,所述压片包括硬质部和包覆于所述硬质部的一侧的柔性部,所述硬质部设有让位孔,所述发热体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让位孔,所述柔性部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柔性导液体的所述雾化面侧的边缘相贴合。

13、可选地,所述气道件设置有抵接臂,所述硬质部远离柔性部的一侧固定有抵触骨位,所述抵接臂至少部分抵顶在所述抵触骨位上。

14、可选地,所述支架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压片和所述雾化芯均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阻止所述雾化芯沿平行于所述支架设有所述下油窗口的一侧的表面方向移动。

15、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雾化芯上的限位孔。

1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17、本技术中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与相关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下油窗口的侧壁设置与雾化芯吸液面抵接的支撑部,使得当雾化芯被夹持在气道件和支架之间时,支撑部一方面可以与雾化芯支撑配合,使得雾化芯的吸液面可以稳定可靠地贴合于支架设有下油窗口的一侧的表面上,减少雾化芯的吸液面因挤压变形导致与下油窗口边缘存在间隙导致的漏液问题,另一方面,支撑部通过将下油窗口分隔为多个连通的下油口,避免雾化芯工作时在下油窗口形成大的气泡阻挡下油,减少因气泡堵住下油窗口导致下油不畅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支架的周向方向上,所述下油窗口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油窗口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分布的两侧壁,每一所述侧壁上均设有向另一所述侧壁延伸的所述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支撑部,两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一一对应布置,或两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两所述侧壁上相对的两所述支撑部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和柔性导液体,所述柔性导液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贴设于所述柔性导液体的所述雾化面侧,所述气道件抵接于所述柔性导液体的所述雾化面侧和所述发热体背离所述柔性导液体的一侧,且所述柔性导液体和所述气道件共同围合形成雾化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热体和所述气道件之间的压片,所述压片包括硬质部和包覆于所述硬质部的一侧的柔性部,所述硬质部设有让位孔,所述发热体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让位孔,所述柔性部与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柔性导液体的所述雾化面侧的边缘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件设置有抵接臂,所述硬质部远离柔性部的一侧固定有抵触骨位,所述抵接臂至少部分抵顶在所述抵触骨位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压片和所述雾化芯均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阻止所述雾化芯沿平行于所述支架设有所述下油窗口的一侧的表面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雾化芯上的限位孔。

1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支架的周向方向上,所述下油窗口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油窗口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分布的两侧壁,每一所述侧壁上均设有向另一所述侧壁延伸的所述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支撑部,两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一一对应布置,或两所述侧壁上的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两所述侧壁上相对的两所述支撑部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和柔性导液体,所述柔性导液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贴设于所述柔性导液体的所述雾化面侧,所述气道件抵接于所述柔性导液体的所述雾化面侧和所述发热体背离所述柔性导液体的一侧,且所述柔性导液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升阳李杰梁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