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封装,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在将光伏组件安装固定在光伏支架上时,通常使用连接压块以及螺栓等紧固件将光伏组件的边框压紧固定在光伏支架的梁或者檩条上。
2、采用这种装配固定方式时,需反复地拿取连接压块以及螺栓等紧固件,重复地进行连接压块放置定位、螺栓插装紧固等操作,工序繁琐,安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光伏组件安装方式中工序繁琐,安装效率低下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边框,所述光伏边框包括:
4、竖板,所述竖板沿高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5、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用于嵌装层压件的卡接槽;
6、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横板和连接耳板,所述连接横板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竖板垂直,所述连接耳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横板上,所述连接耳板沿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
7、所述连接耳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耳板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耳板,沿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间隔设置。
8、可选地,沿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横板间隔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一一对应的冲压口,所述冲压口中与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侧壁沿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
9、可选地,所述连接耳板与所述连接横板的交线与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10、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上设置有螺栓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11、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分别用于与不同的檩条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耳板至少为两个,每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之间形成容纳一根檩条的安装槽;和/或
13、所述第二连接耳板至少为两个,每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之间形成容纳另一根檩条的安装槽。
14、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宽度为所连接的檩条的宽度。
15、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宽度小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
16、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螺栓孔。
17、可选地,所述连接横板远离所述竖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端弯折形成翻边。
18、可选地,沿所述竖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卡接槽的槽口朝向与所述连接横板的延伸方向相反。
19、可选地,所述光伏边框为钢边框。
2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前述的任一种光伏边框,所述层压件嵌装于所述光伏边框的卡接槽内。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22、本技术实施例的这种光伏边框,由于在第二连接部自带连接耳板,当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光伏支架上时,可将连接耳板与梁或檩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省去传统光伏组件安装方式中的连接压块的取放操作,可节省简化安装操作工序,能够提升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横板间隔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一一对应的冲压口,所述冲压口中与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侧壁沿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板与所述连接横板的交线与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上设置有螺栓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分别用于与不同的檩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板至少为两个,每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之间形成容纳一根檩条的安装槽;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宽度为所连接的檩条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螺栓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板远离所述竖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端弯折形成翻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竖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卡接槽的槽口朝向与所述连接横板的延伸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为钢边框。
13.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所述层压件嵌装于所述光伏边框的卡接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边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横板间隔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一一对应的冲压口,所述冲压口中与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侧壁沿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板与所述连接横板的交线与所述连接横板的长度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上设置有螺栓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分别用于与不同的檩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板至少为两个,每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之间形成容纳一根檩条的安装槽;和/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欢,董长安,董彬,何江涛,林唯科,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