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006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6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该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设置于无人船上,包括伸缩装置和折叠平台,所述无人船上设置有支架,所述伸缩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折叠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一端与所述无人船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铰接,所述伸缩装置连接第二平台,所述伸缩装置回收以驱动所述第二平台、第一平台转动,使所述折叠平台折叠,将水下航行器限位于所述折叠平台内;或所述伸缩装置伸出以驱动所述第二平台、第一平台转动,使所述折叠平台展开,水下航行器布沿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移动进入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船,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国内存在众多水库大坝,由于常年运行,加之结构老化和地质自然灾害等因素,水库大坝可能存在混凝土开裂渗漏、金属设备腐蚀等问题,为保证工程安全和长期效益,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隐患查探以及维修是针对上述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法之一。水库水坝附近水情复杂,人工对水下建筑进行摸索和探查对检测人员的全方位技术要求较高,且人工难以全面掌握水下状况,人工下水安全风险高,并且探查效果不理想。

2、现有技术通常是利用无人船配合水下航行器对进行水下勘探,无人船携带水下航行器至指定位置后,布放水下航行器,水下航行器入水对水下建筑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水下航行器一般通过绳索吊装在无人船上,部分无人船会辅以支撑板对水下航行器进行支撑。利用绳索吊装水下航行器稳定性低,当遇到不良水况时,水下航行器晃动较大,不便于布放水下航行器,且布放位置受晃动影响产生偏差,下水位置不准确导致水下检查不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折叠平可在伸缩装置驱动下进行折叠或展开,以回收或布放水下航行器。

2、本技术提出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设置于无人船上,包括伸缩装置和折叠平台,所述无人船上设置有支架,所述伸缩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折叠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一端与所述无人船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铰接,所述伸缩装置连接第二平台,所述伸缩装置回收以驱动所述第二平台、第一平台转动,使所述折叠平台折叠,将水下航行器限位于所述折叠平台内;或所述伸缩装置伸出以驱动所述第二平台、第一平台转动,使所述折叠平台展开,水下航行器布沿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移动进入水中。

3、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均设置有沥水孔。

4、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平台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板,两所述挡板突出于所述第一平台,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沿所述第一平台宽度方向延伸。

5、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包括相连的连接板与限位板,所述调节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沿所述第一平台厚度方向,所述限位板相对所述第一平台向外倾斜。

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靠近所述第二平台,所述挡板端部设置有导向板,沿所述第一平台长度方向,所述导向板相对所述第一平台向外倾斜。

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靠近所述无人船,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从所述第一平台端面向上延伸并于延伸末端向下弯折,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方形成弯钩。

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所述第二平台铰接连接。

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端与所述支架相连,电动推杆活塞端与所述第二平台相连。

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无人船船尾设置,所述支架朝向所述无人船船尾倾斜。

11、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平台连接所述无人船船尾。

12、本技术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无人船、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依次铰接,利用伸缩装置驱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转动,从而使第一平台折叠或展开;折叠平台折叠时,水下航行器位于折叠平台内,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在水下航行器四周形成限位,以使得无人船可携带水下航行器移动;折叠平台展开时,水下航行器可沿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移动进入到水中,以降低波浪对水下航行器布放位置的影响;

14、2、第一平台两侧设置挡板,挡板用以限制水下航行器位移,避免无人船颠簸致使水下航行器从第一平台两侧脱出,挡板上设置调节孔,挡板通过调节孔沿第一平台宽度方向移动,以调节两挡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挡板可在水下航行器两侧形成有效限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无人船(10)上,包括伸缩装置(40)和折叠平台(30),所述无人船(10)上设置有支架(11),所述伸缩装置(40)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所述折叠平台(30)包括第一平台(31)和第二平台(32),所述第一平台(31)一端与所述无人船(10)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32)铰接,所述伸缩装置(40)连接第二平台(32),所述伸缩装置(40)回收以驱动所述第二平台(32)、第一平台(31)转动,使所述折叠平台(30)折叠,将水下航行器(20)限位于所述折叠平台(30)内;或所述伸缩装置(40)伸出以驱动所述第二平台(32)、第一平台(31)转动,使所述折叠平台(30)展开,水下航行器(20)布沿所述第一平台(31)和所述第二平台(32)移动进入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31)和所述第二平台(32)均设置有沥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32)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31)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平台(31)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板(33),两所述挡板(33)突出于所述第一平台(31),所述挡板(33)上设置有调节孔(311),所述调节孔(311)沿所述第一平台(31)宽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3)包括相连的连接板(331)与限位板(332),所述调节孔(31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31)上,沿所述第一平台(31)厚度方向,所述限位板(332)相对所述第一平台(31)向外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二平台(32),所述挡板(33)端部设置有导向板(34),沿所述第一平台(31)长度方向,所述导向板(34)相对所述第一平台(31)向外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无人船(10),所述第一平台(31)上设置有卡件(35),所述卡件(35)从所述第一平台(31)端面向上延伸并于延伸末端向下弯折,在所述第一平台(31)上方形成弯钩(3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杆(41),所述辅助杆(41)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40)、所述第二平台(32)铰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40)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端与所述支架(11)相连,电动推杆活塞端与所述第二平台(32)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靠近所述无人船(10)船尾设置,所述支架(11)朝向所述无人船(10)船尾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31)连接所述无人船(10)船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无人船(10)上,包括伸缩装置(40)和折叠平台(30),所述无人船(10)上设置有支架(11),所述伸缩装置(40)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所述折叠平台(30)包括第一平台(31)和第二平台(32),所述第一平台(31)一端与所述无人船(10)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台(32)铰接,所述伸缩装置(40)连接第二平台(32),所述伸缩装置(40)回收以驱动所述第二平台(32)、第一平台(31)转动,使所述折叠平台(30)折叠,将水下航行器(20)限位于所述折叠平台(30)内;或所述伸缩装置(40)伸出以驱动所述第二平台(32)、第一平台(31)转动,使所述折叠平台(30)展开,水下航行器(20)布沿所述第一平台(31)和所述第二平台(32)移动进入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31)和所述第二平台(32)均设置有沥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32)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31)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平台(31)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板(33),两所述挡板(33)突出于所述第一平台(31),所述挡板(33)上设置有调节孔(311),所述调节孔(311)沿所述第一平台(31)宽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3)包括相连的连接板(331)与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薛阳程武伟刘西军占晓明郑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东测绘与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