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07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翻模机构,包括底座和工作台,工作台的一端底部设有凸轮组,凸轮组通过转轴连接在底座的中部,底座上设有油缸,油缸能够推动所述凸轮组转动,凸轮组转动带动工作台翻转。本技术利用凸轮组实现工作台的翻转支撑,凸轮组具有变距轨迹,利用凸轮组的变距轨迹能够使油缸可以根据负载的大小改变油缸的力矩,工作台起步翻转时的起步推力比较大,随着工作台的翻转,推力逐渐减小,当工作台翻转至90度时保持平稳,油缸连接平衡油路,平衡油路能够使工作台翻转保持90度状态,防止工作台偏移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日常保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翻模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翻模机构一般依靠多个油缸来控制工作台翻转动作,由于工作台翻转的角度大,油缸需要跟随工作台的翻转而不断的变化角度,而油缸跟随工作台一起翻转转动则需要提供足够的油缸转动空间,因此,用于安装油缸的底座往往会比较厚,设备整体体积会更大;而且工作台翻转起步时所需要的推力较大,需要起步顶升油缸垂直顶升工作台来配合翻转油缸的翻转,否则单靠翻转油缸无法起步翻转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模机构。该翻模机构不需要借助起步顶升油缸顶升工作台既可实现工作台的起步翻转,通过凸轮的变距轨迹设计,使油缸可以根据负载大小调节力矩。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翻模机构,包括底座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底部设有凸轮组,所述凸轮组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底座上设有油缸,所述油缸能够推动所述凸轮组转动,所述凸轮组转动带动所述工作台翻转。油缸与平衡油路连接,平衡油路能够提供平衡的油压给油缸。

3、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轮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轮片,两个所述凸轮片的底部设有弧形凸起部,两个所述凸轮片的一端均设有轴穿孔,两个所述凸轮片通过所述轴穿孔连接在所述转轴上。弧形凸起部具有变距轨迹,变距轨迹的一端弧度至另一端的弧度逐渐增大。工作台处于水平状态时,导轮位于变距轨迹弧度小的一端,工作台翻转呈垂直状态时,导轮位于变距轨迹弧度大的一端。

4、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导轮安装座,所述导轮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座位于两片所述凸轮片之间,两个所述导轮分别与两片所述凸轮片的弧形凸起部接触。导轮也可以替换为导杆或轴承。

5、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油缸卧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油缸控制活塞杆水平伸出能够推动所述工作台向上翻转。采用卧式安装的油缸能够减小油缸的安装空间,油缸不用跟随工作台转动。

6、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作台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工作台的对应端均设有凸轮组,每组所述凸轮组均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中部。两个工作台能够向对应方向翻转。其中一个工作台由两个油缸控制翻转,另一个工作台由三个油缸控制翻转。

7、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转轴安装座,每个所述转轴安装座均安装一个所述转轴,每个所述转轴至少连接一个所述凸轮组。

8、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油缸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油缸间隔排列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每个所述油缸均对应一组所述凸轮组设置,每个所述工作台均由多个所述油缸控制翻转。

9、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作台翻转的角度范围为0度-90度。油缸能够控制工作台从水平状态翻转呈垂直状态,工作台翻转状态下方便对工作台进行日常保养。

10、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轮片呈d字形。

11、作为本技术翻模机构的一种改进,每组所述凸轮组的两片凸轮片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通孔,两片所述凸轮片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两片所述凸轮片上的通孔穿设连杆连接;

12、所述底座对应每片所述凸轮片的位置均设有让位凹槽。让位凹槽能够在工作台呈水平状态时,提供让位空间给凸轮片。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凸轮组实现工作台的翻转支撑,凸轮组具有变距轨迹,利用凸轮组的变距轨迹能够使油缸根据负载的大小改变油缸的力矩,工作台起步翻转时的起步推力比较大,随着工作台的翻转,推力逐渐减小,当工作台翻转至90度时保持平稳,油缸连接平衡油路,平衡油路能够使工作台翻转保持90度状态,防止工作台偏移角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模机构,包括底座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底部设有凸轮组,所述凸轮组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底座上设有油缸,所述油缸能够推动所述凸轮组转动,所述凸轮组转动带动所述工作台翻转,所述油缸与平衡油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卧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油缸控制活塞杆水平伸出能够推动所述工作台向上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工作台的对应端均设有凸轮组,每组所述凸轮组均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转轴安装座,每个所述转轴安装座均安装一个所述转轴,每个所述转轴至少连接一个所述凸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油缸间隔排列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每个所述油缸均对应一组所述凸轮组设置,每个所述工作台均由多个所述油缸控制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翻转的角度范围为0度-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片呈D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凸轮组的两片凸轮片上均间隔设有多个通孔,两片所述凸轮片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两片所述凸轮片上的通孔穿设连杆连接;所述底座对应每片所述凸轮片的位置均设有让位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模机构,包括底座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底部设有凸轮组,所述凸轮组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底座上设有油缸,所述油缸能够推动所述凸轮组转动,所述凸轮组转动带动所述工作台翻转,所述油缸与平衡油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卧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油缸控制活塞杆水平伸出能够推动所述工作台向上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工作台的对应端均设有凸轮组,每组所述凸轮组均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转轴安装座,每个所述转轴安装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福向刘汉霍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