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缓冲板弯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906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0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CT缓冲板弯曲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压紧调节机构,压紧调节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表面的设置基座上,其包括驱动电机,下压辊一,下压辊二和上压辊;上压辊居中设置于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上方,并由调节手柄驱动其升降;调节手柄设置于基座的顶端;上压辊与、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上形成有凹凸结构;凹凸结构与CT缓冲板上的波浪结构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上压辊、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上均形成有对CT缓冲板的上下表面进行挤压的凹凸结构,并在此过程中使其产生弯曲,有效避免弯曲过程中CT缓冲板中波浪型结构的高度变形,保证CT缓冲板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加工的CT缓冲板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ct缓冲板弯曲装置。


技术介绍

1、现代医疗
中,ct扫描设备是一种经常会用到的检测设备,可以协助医生对病灶做出专业判断,为病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现有ct扫描设备大都是以控制病床床板的前后移动来定位扫描指定的病患区域。

2、ct机内设置有防辐射用的弧形挡板(ct缓冲板),该挡板上设置有用于x射线穿过的射线孔,除去射线孔的部分用以遮挡部分x射线,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3、现有技术包括中国专利cn210330595u,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移动ct的铅防护结构以及移动ct”中常用方式是在ct机内安装铅板,将铅板加工成与ct机内部弧度相当的弯曲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铅金属其本身比较软,所以安装后铅板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加上其自身重量的作用将进一步加速其变形,这就导致铅板上的x射线孔位置产生偏移,进而影响ct机的使用。

4、所以在ct机内采用铝板代替铅板是可有效避免x射线孔位置产生偏移的情况,但由于铝板质量轻,弯曲后其板面容易受其他零部件作用产生凹凸不平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平面铝板加工成具有凹凸结构的波浪型铝板。但由于波浪型铝板在弯曲加工过程中其弯曲度降低,不利于结构稳定性。是以,设计一种ct机用波浪型铝板的弯曲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ct缓冲板弯曲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ct缓冲板弯曲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压紧调节机构,所述压紧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表面的设置基座上,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外侧的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基座内侧的下压辊一,下压辊二和上压辊;所述上压辊居中设置于所述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上方,并由调节手柄驱动其相对所述下压辊一和所述下压辊二升降;所述调节手柄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端;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上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与ct缓冲板上的波浪结构匹配;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压辊一,下压辊二和上压辊旋转,并驱动ct缓冲板沿所述下压辊一的周向移动,所述调节手柄驱动所述上压辊靠近所述下压辊一和所述下压辊二,并带动所述ct缓冲板形成弯曲。

4、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至少有一个,其包括垂直贯穿所述基座上表面的螺纹杆和垂直于所述螺纹杆顶端的驱动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所述上压辊外周的轴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螺纹杆相对所述基座升降,带动所述上压辊上下移动。

5、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有两个,分别垂直于所述上压辊的两端。

6、优选的,所述下压辊一和所述下压辊二的两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下压辊一,下压辊二和上压辊均为碳钢棍。

8、优选的,所述凹凸结构居中设置于所述下压辊一、下压辊二和上压辊上。

9、优选的,每个所述凹凸结构的谷部与其峰部之间形成有125°±20°的夹角,所述凹凸结构中谷部的内径为18±2mm,所述凹凸结构的谷部与侧壁之间的圆角半径为r0.5,峰部与侧壁之间的圆角半径为r3。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1、防变形,通过上压辊、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对ct缓冲板的上下表面进行挤压,并在此过程中使其产生弯曲,有效避免弯曲过程中ct缓冲板中波浪型结构的高度变形,保证ct缓冲板的结构稳定性;

12、稳定性高,上压辊、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上均形成有与ct缓冲板上的波浪形结构匹配的凹凸结构,在挤压弯曲操作过程中避免波浪形结构变形,提高加工的ct缓冲板的良品率;

13、上压辊可相对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升降,通过调节上压辊至下压辊一和下压辊二之间的距离,可适应不同厚度的待加工的ct缓冲板;

14、ct缓冲板经由反复挤压后其应力逐渐减小,进而使得加工后ct缓冲板更加不易变形,便于后期安装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压紧调节机构(2),所述压紧调节机构(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表面的设置基座(11)上,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11)外侧的驱动电机(20),设置于所述基座(11)内侧的下压辊一(21),下压辊二(22)和上压辊(23);所述上压辊(23)居中设置于所述下压辊一(21)和下压辊二(22)上方,并由调节手柄(24)驱动其相对所述下压辊一(21)和所述下压辊二(22)升降;所述调节手柄(24)设置于所述基座(11)的顶端;所述上压辊(23)与所述下压辊一(21)和下压辊二(22)上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200);所述的凹凸结构(200)与CT缓冲板上的波浪结构匹配;所述驱动电机(20)驱动下压辊一(21),下压辊二(22)和上压辊(23)旋转,并驱动CT缓冲板沿所述下压辊一(21)的周向移动,所述调节手柄(24)驱动所述上压辊(23)靠近所述下压辊一(21)和所述下压辊二(22),并带动所述CT缓冲板形成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24)至少有一个,其包括垂直贯穿所述基座(11)上表面的螺纹杆(241)和垂直于所述螺纹杆(241)顶端的驱动杆(242);所述螺纹杆(241)的底端与所述上压辊(23)外周的轴套(23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242)驱动所述螺纹杆(241)相对所述基座(11)升降,带动所述上压辊(23)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24)有两个,分别垂直于所述上压辊(23)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辊一(21)和所述下压辊二(22)的两端与所述基座(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辊一(21),下压辊二(22)和上压辊(23)均为碳钢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200)居中设置于所述下压辊一(21)、下压辊二(22)和上压辊(2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凸结构(200)的谷部与其峰部之间形成有125°±20°的夹角,所述凹凸结构(200)中谷部的内径为18±2mm,所述凹凸结构(200)的谷部与侧壁之间的圆角半径为R0.5,峰部与侧壁之间的圆角半径为R3。

...

【技术特征摘要】

1.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压紧调节机构(2),所述压紧调节机构(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表面的设置基座(11)上,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11)外侧的驱动电机(20),设置于所述基座(11)内侧的下压辊一(21),下压辊二(22)和上压辊(23);所述上压辊(23)居中设置于所述下压辊一(21)和下压辊二(22)上方,并由调节手柄(24)驱动其相对所述下压辊一(21)和所述下压辊二(22)升降;所述调节手柄(24)设置于所述基座(11)的顶端;所述上压辊(23)与所述下压辊一(21)和下压辊二(22)上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200);所述的凹凸结构(200)与ct缓冲板上的波浪结构匹配;所述驱动电机(20)驱动下压辊一(21),下压辊二(22)和上压辊(23)旋转,并驱动ct缓冲板沿所述下压辊一(21)的周向移动,所述调节手柄(24)驱动所述上压辊(23)靠近所述下压辊一(21)和所述下压辊二(22),并带动所述ct缓冲板形成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缓冲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24)至少有一个,其包括垂直贯穿所述基座(11)上表面的螺纹杆(241)和垂直于所述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章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