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906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单元层,每一个发光单元分别包括底电极、发光层和顶电极,每一发光单元包括中间区和周边区,周边区环绕中间区设置,底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层和反射电极层,透明电极层设置在反射电极层背离衬底的一侧,透明电极层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对应中间区设置,第二导电层对应周边区设置,第一导电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导电层的厚度;同一发光单元处,周边区的亮度高于中间区的亮度。通过增加底电极中周边区的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以提高显示面板周边区的亮度,使得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更为均匀,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高对比度、宽视角、高响应速度等特点。其工作原理是利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层电子激发,辐射出可见光。

2、但是,由于制程原因,往往导致oled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单元容易出现中间亮边缘暗的问题,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增加底电极中周边区的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以提高显示面板周边区的亮度,使得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更为均匀,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单元层,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非开口区;所述发光单元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开口区,所述发光单元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多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设置,每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分别包括底电极、发光层和顶电极,每一发光单元包括中间区和周边区,所述周边区环绕所述中间区设置;所述底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层和反射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反射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透明电极层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对应所述中间区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层对应所述周边区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同一所述发光单元处,所述周边区的亮度高于所述中间区的亮度。

3、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折射率。

4、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折射率在2至2.3,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折射率在1.6至1.8。

5、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电层采用铟锡氧化物材料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层采用铟锌氧化物材料形成。

6、可选的,所述底电极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在所述周边区,所述隔离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之间。

7、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在5nm至20nm范围,第一导电层的厚度在4nm至10nm范围;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之差在0.5nm至10nm之间。

8、可选的,所述周边区包括第一周边区、第二周边区和第三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围绕所述中间区设置,所述第二周边区围绕所述第一周边区设置,所述第三周边区围绕所述第二周边区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一边缘导电层、第二边缘导电层和第三边缘导电层,所述第一边缘导电层对应所述第一周边区设置,所述第二边缘导电层对应所述第二周边区设置,所述第三边缘导电层对应所述第三周边区设置;所述第一边缘导电层、所述第二边缘导电层、所述第三边缘导电层的厚度逐渐增厚。

9、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和彩色滤光层,所述封装层用于封装所述发光单元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层上,所述彩色滤光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红色滤光部、绿色滤光部、蓝色滤光部和黑矩阵,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非开口区,且对应所述开口区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所述红色滤光部、绿色滤光部、蓝色滤光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蓝色滤光部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绿色滤光部的面积,所述绿色滤光部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红色滤光部的面积。

10、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所述红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绿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所述绿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小于等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至少所述红色发光单元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层。

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和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

12、本申请通过将每一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区域划分为中间区和周边区,通过增加周边区的底电极中透明电极层的厚度,增加周边区的亮度。使得发光单元周边区的出光增强,在进行显示时,使得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更为均匀,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而且发光单元的边缘位置由于光线衰减严重,特别是显示面板处于一定角度下观看时,造成大视角色偏的问题。而本申请通过提升周边区的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使得发光单元周边区的色度值优于中间区的色度值,例如蓝色发光单元的周边区色度值可为0.045~0.048,中间区域色度值可为0.048~0.052,改善大视角下显示色偏的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折射率在2至2.3,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折射率在1.6至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采用铟锡氧化物材料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层采用铟锌氧化物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在所述周边区,所述隔离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在5nm至20nm范围,第一导电层的厚度在4nm至10nm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包括第一周边区、第二周边区和第三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围绕所述中间区设置,所述第二周边区围绕所述第一周边区设置,所述第三周边区围绕所述第二周边区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和彩色滤光层,所述封装层用于封装所述发光单元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层上,所述彩色滤光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所述红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绿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所述绿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小于等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折射率在2至2.3,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折射率在1.6至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采用铟锡氧化物材料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层采用铟锌氧化物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在所述周边区,所述隔离层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在5nm至20nm范围,第一导电层的厚度在4nm至10nm范围;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晨晨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