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直冷板组件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动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渗透率不断提高,为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等,动力电池的热管理越发显得重要。
2、车用动力电池常用的热管理方式为液热和直冷,但基于液冷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结构复杂;采用直冷的热管理系统,可以省略电池端的冷却液回路结构,从而节省成本,另外因无冷却液作为中间换热载体,热管理系统的制冷效率更高。但冷媒直冷电池相对液冷电池,其会带来电池冷却温差大的问题,这主要因为制冷剂在电池直冷板上流动时从两相状态吸热后变成过热蒸汽状态,这导致在电池的冷板内部冷媒的换热效果逐渐变差,而当冷媒蒸发成过热蒸汽后会加剧冷板的温差,使电池冷却板的温差变大,导致电池冷却效果不均匀。
3、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急需研究一种电池直冷板组件及电动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直冷板组件及电动汽车,本技术在膨胀阀和电池直冷板之间的气液分离器,能够分离出气态制冷剂,实现液态制冷剂全部进入电池直冷板,提高制冷剂在电池直冷板内分布的均匀性,且液态制冷剂充分吸热蒸发,提高电池直冷板换热效率,降低温差,保证对电池进行均匀冷却;同时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电池直冷板依次焊接固定,可以减少相互间对接操作的工时,并减少泄漏点,提升系统可靠性。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直冷热管理系统,包括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电池直冷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阀(1)、气液分离器(2)和电池直冷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进口端和冷凝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出口端和压缩机入口连通,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内设置有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包括壳体(25)、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第三连接管(23)和第四连接管(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1)和所述第四连接管(24)靠近所述膨胀阀(1)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22)和所述第三连接管(23)靠近所述电池直冷板(3)的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1)的轴线、所述第二连接管(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连接管(21)的轴向,所述第一连接管(21)和所述第二连接管(22)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三连接管(23)和所述第四连接管(24)之间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1)的长度大于所述壳体(25)高度的50%,所述第三连接管(23)的长度大于所述壳体(25)高度的7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端和所述出气端设置在所述电池直冷板(3)的同一侧,且所述进液端和所述出气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出口端和所述第二进口端之间的距离相等。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阀(1)、气液分离器(2)和电池直冷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进口端和冷凝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出口端和压缩机入口连通,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内设置有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包括壳体(25)、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第三连接管(23)和第四连接管(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1)和所述第四连接管(24)靠近所述膨胀阀(1)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22)和所述第三连接管(23)靠近所述电池直冷板(3)的一侧设置。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东,刘海涛,李凯,柳溪,
申请(专利权)人: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