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吸湿速干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汗液会被贴身的服装面料吸收,导致大面积的面料浸湿而黏着皮肤,给人造成一种湿冷的感觉,主要原因是汗液不能及时的脱离面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功能性的吸湿排汗面料或服装应运而生。
2、例如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110952215b提出了一种单层和双层的针织复合结构,单面结构的线圈密度、双面结构的外层的线圈密度和双面结构的内层的线圈密度依次递减,因而能产生差动毛细效应,赋予织物单向导湿性能。
3、又例如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108301234a中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弹力面料的织染方法,单向导湿弹力面料为双层结构,表层选用亲水性易染纤维,里层选用丙纶原液着色纱。主要是通过表层亲水性纤维和里层弹力拒水纤维的亲疏水差异性纱线单向导湿功能。
4、人体出汗并不具有均匀性,个别地方例如腋下、领口和胸前是相对易出汗区域,而其他区域的出汗量很低;另外胸前的易出汗区域也是相对集中在前胸中间区域,而前胸左右两侧则出汗量明显较低。易出汗区域的服装在人体大量出汗时,还是容易出现服装吸液饱和的问题,这时液态汗水往往只能在服装上等待向外蒸发,此期间还是会带来服装紧贴身体,穿着不适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未出现针对出汗不均现象做出平衡结构设计来达到快速散发至外部环境的吸湿速干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速干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它能够将易出汗区的汗水传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s1、织造:采用常规涤纶纱线、第二常规涤纶纱线、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精梳棉纱和coolplus纱线织造得到纬编间隔织物;
5、s2、配布、退浆:退浆工作液组成:sf-2低泡精练除油剂2g/l-3g/l、螯合分散剂1g/l-5g/l、液碱50g/l-60g/l、稳定剂2g/l-5g/l、双氧水5g/l-8g/l,二浸二轧,轧余率为65-75%,常温堆置12小时后热洗、烘干;
6、s3、氧漂:氧漂工作液组成为:荧光增白剂4g/l-4.5g/l、188酶4g/l-5g/l、双氧水8g/l-10g/l、hf-w01稳定剂3g/l-4g/l、hf-a02螯合剂2g/l-3g/l,二浸二轧,轧余率为65-75%;然后汽蒸、热洗、水洗、烘干,汽蒸温度100℃-102℃,汽蒸时间50min-60min;最后在175℃-185℃温度下焙烘20s-30s;
7、s4、同浴染色:将水温加热至125℃-130℃,按水量依次加入水质剂2g/l-3g/l、分散匀染剂3g/l-5g/l、芒硝20g/l-25g/l、ph缓冲剂4g/l-4.5g/l以及分散染料与一浴活性染料x型,125℃-130℃保温染色50min-60min;
8、s5、皂洗:加入皂洗剂3g/l-4g/l,皂洗温度85℃-95℃,皂洗时间20min-30min,清洗干净并加入无醛固色剂2g/l-3g/l,在40℃-45℃温度下固色20min-30min,出缸;
9、s6、热定型:将经皂洗固色的织物置于热定型机中进行热定型,热定型温度为120℃-130℃,车速为20m/min-30m/min。
10、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纬编间隔织物结构由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其中:
11、面层采用精梳棉纱编织成纬平针组织;
12、底层采用常规涤纶纱线为地纱、多孔异型涤纶纱线为添纱纬编织成平针花色添纱组织,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具有长浮线和成圈线圈,所述底层分为位于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成圈线圈所处区域以内的导湿区和位于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成圈线圈所处区域以外的疏水区;
13、中间层采用coolplus纱线将导湿区的多孔异型涤纶纱线和正对应处的精梳棉纱集圈连接,采用第二常规涤纶纱线将疏水区的常规涤纶地纱和正对应处的精梳棉纱集圈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精梳棉纱的纱支数为32s。
15、优选地,所述常规涤纶纱线和第二常规涤纶纱线的规格为50d/36f或75d/36f。
16、优选地,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规格为100d/72f。
17、优选地,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纤维截面形状为十字型。
18、优选地,所述导湿区中的每一横列均配置一根多孔异型涤纶纱线,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成圈线圈均在3-5个连续纵行区段,纵行方向相邻横列上的成圈线圈横移1-2纵行。
19、优选地,所述底层还增加有多孔异型涤纶经纱,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经纱在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长浮线区域沿横列方向走“之”字型编织提花线圈,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经纱具有纬向浮线和斜向浮线。
20、优选地,所述无醛固色剂为双氰胺与二乙烯三胺缩合物。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生产工艺制得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针织面料为纬编间隔织物,底层采用常规涤纶纱线为基本纱线、多孔异型涤纶纱线为附加纱线进行纬编织造成平针花色添纱组织,中间层采用coolplus纱线集圈连接,面层采用亲水佳的精梳棉,通过组织设计达到导水与速干特点。
24、本专利技术多孔异型涤纶纱线在设定的导湿区内与常规涤纶纱线一起编织成圈而在疏水区外呈现长浮线,导湿区因为共同成圈而厚度较厚而在底层里侧形成外观凹凸花型,能够刺破皮肤水膜,也是与皮肤直接接触和主要导水区域,利用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特有毛细效应和横向沟槽传导给集圈连接的coolplus纱线,coolplus纱线兼具异型截面、沟槽效果和无数细微长孔的物理结构,具有优异的传导水分能力和适当的保水能力,最后在面层精梳棉处扩散蒸发。
25、而由于疏水区对应的中间层用纱为第二常规涤纶纱线,易出汗区产生的汗液经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长浮线传导至导湿区,平衡易出汗区和其他区域的出汗与饱和情况,明显降低易出汗区的饱和不适感,同时具备单向导湿速干性能,本专利技术针织面料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均达到4级,单向传递指数为5级(gb/t 21655.2-2019),蒸发速率为0.22g/h以上(gb/t 21655.1-2008)。
26、另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在底层增加多孔异型涤纶经纱进行提花编织,多孔异型涤纶经纱的斜向浮线能够将不同横列的出汗跨列传导,而多孔异型涤纶经纱的横向浮线也能够实现同一横列的传导,增加易出汗区的水分向导湿区传导速率和传导能力,降低单根添纱吸液饱和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梳棉纱的纱支数为32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涤纶纱线和第二常规涤纶纱线的规格为50D/36F或75D/36F。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规格为100D/72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纤维截面形状为十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区中的每一横列均配置一根多孔异型涤纶纱线,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成圈线圈均在3-5个连续纵行区段,纵行方向相邻横列上的成圈线圈横移1-2纵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还增加有多孔异型涤纶经纱,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经纱在多孔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醛固色剂为双氰胺与二乙烯三胺缩合物。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制得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梳棉纱的纱支数为32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涤纶纱线和第二常规涤纶纱线的规格为50d/36f或75d/36f。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规格为100d/72f。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异型涤纶纱线的纤维截面形状为十字型。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博文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