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炼钢,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
技术介绍
1、高速线材生产线的轧后控冷方式为水冷段加上散冷风冷段;其中散冷辊道为延迟冷却型斯太尔摩散冷线(整体由散冷辊道、风冷风机和保温罩组成),集卷方式采用达涅利式的多个卷芯架收集,卸散卷共用2台卸卷装置。散冷辊道由20段辊道组成,各段由电机和链条配合来控制辊道运行;为了能更好的冷却和收集散卷,不仅会设置各段不同的辊道速度,而且在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二段之间还设置跌落段,以便更好的分离散卷,避免倒插、飘丝问题的发生。
2、在快冷钢连续生产过程中,若突发集卷出现故障,则需要将散冷辊道调速成爬行模式(即各段辊道速度相同且低速的状态)。在爬行模式下,后续吐丝机成卷会堆积在首段辊道上,因仅有一个跌落段是无法自动分离堆叠过高的散卷,从而造成堆叠过高导致散卷之间无法分离,也就无法及时冷却造成组织性能超标。另外,当结束爬行模式后,过重的堆叠散卷会导致设置为高速的辊道电机超载无法运行的情况发生,而当辊道电机无法运行反馈到整体辊道上,就容易造成后续散卷更多堆积,从而无法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可通过压板对堆叠的盘螺散卷进行平铺,从而减少散冷辊道在爬行模式时盘螺散卷堆叠过高的状况,降低了散冷辊道电机超载故障的发生概率,减少二次设备故障的发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散冷辊
3、优选的,所述底座采用工字钢、h型钢或者槽钢,且其沿散冷辊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并确保其上表面与散冷辊道的左右两侧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4、优选的,在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之间靠其直角处还水平固定设有筋板,且所述筋板不超出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覆盖范围,进而通过筋板将两个l形支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确保两个l形支架进行同步转动。
5、优选的,还包括u形架和转轴;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水平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开口端朝上设置,且其开口槽方向为沿散冷辊道的宽度方向;在所述u形架的内部偏上位置还水平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沿散冷辊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架的两侧面转动;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一端均套接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相对于u形架内部,并通过转轴与所述u形架竖直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板和锁紧螺栓;在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之间靠其水平边一端处还水平固定设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不超出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覆盖范围,进而通过安装板对两个l形支架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相对于散冷辊道的对应侧上表面位置处还垂直螺接设有锁紧螺栓,且所述锁紧螺栓的螺纹端与散冷辊道的对应侧上表面抵紧接触,并通过控制锁紧螺栓的拧入深度,来调节两个l形支架的水平边与散冷辊道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压板的高度。
7、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下表面高度为正常盘螺散卷高度上方10~30cm处,且其高度根据不同规格的盘螺散卷进行确定,并确保盘螺散卷最高堆叠20层。
8、优选的,所述压板沿散冷辊道的长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在散冷辊道的正上方中间位置,且其靠近盘螺散卷前进方向的一端设有朝后上方向的圆弧过渡段,进而便于通过压板对盘螺散卷进行平铺,来降低盘螺散卷的堆积高度。
9、优选的,所述压板设置在散冷辊道的第五节辊道无保温罩一侧,且其在散冷辊道的对应辊道速度为60m/min~70m/min时投入使用。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可通过压板对堆叠的盘螺散卷进行平铺,从而减少散冷辊道在爬行模式时盘螺散卷堆叠过高的状况,降低了散冷辊道电机超载故障的发生概率,减少二次设备故障的发生;
12、(2)本技术通过调节锁紧螺栓的拧入深度,来调节压板的高度,从而适配不同规格的盘螺散卷,适用范围广;
13、(3)本技术压板设有圆弧过渡段,从而提高了平铺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L形支架、压板和角度调节组件;在散冷辊道的左侧或右侧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有底座,且所述底座设置在散冷辊道的无保温罩位置处;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沿散冷辊道长度方向还前后间隔竖直对称设有两个L形支架,且每一所述L形支架均沿散冷辊道的宽度方向竖直设置,每一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一端均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沿散冷辊道宽度方向竖直转动连接,且其竖直边一端延伸至散冷辊道的中间位置后再朝散冷辊道方向向下延伸,并与水平设置的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将压板架设在散冷辊道的正上方,并通过压板对堆叠的盘螺散卷进行平铺;两个所述L形支架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进行同步转动角度调节,进而调节压板与散冷辊道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采用工字钢、H型钢或者槽钢,且其沿散冷辊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并确保其上表面与散冷辊道的左右两侧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之间靠其直角处还水平固定设有筋板,且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架和转轴;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水平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开口端朝上设置,且其开口槽方向为沿散冷辊道的宽度方向;在所述U形架的内部偏上位置还水平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沿散冷辊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架的两侧面转动;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一端均套接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相对于U形架内部,并通过转轴与所述U形架竖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板和锁紧螺栓;在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之间靠其水平边一端处还水平固定设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不超出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覆盖范围,进而通过安装板对两个L形支架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相对于散冷辊道的对应侧上表面位置处还垂直螺接设有锁紧螺栓,且所述锁紧螺栓的螺纹端与散冷辊道的对应侧上表面抵紧接触,并通过控制锁紧螺栓的拧入深度,来调节两个L形支架的水平边与散冷辊道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压板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下表面高度为正常盘螺散卷高度上方10~30cm处,且其高度根据不同规格的盘螺散卷进行确定,并确保盘螺散卷最高堆叠20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沿散冷辊道的长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在散冷辊道的正上方中间位置,且其靠近盘螺散卷前进方向的一端设有朝后上方向的圆弧过渡段,进而便于通过压板对盘螺散卷进行平铺,来降低盘螺散卷的堆积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设置在散冷辊道的第五节辊道无保温罩一侧,且其在散冷辊道的对应辊道速度为60m/min~70m/min时投入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l形支架、压板和角度调节组件;在散冷辊道的左侧或右侧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有底座,且所述底座设置在散冷辊道的无保温罩位置处;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沿散冷辊道长度方向还前后间隔竖直对称设有两个l形支架,且每一所述l形支架均沿散冷辊道的宽度方向竖直设置,每一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一端均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沿散冷辊道宽度方向竖直转动连接,且其竖直边一端延伸至散冷辊道的中间位置后再朝散冷辊道方向向下延伸,并与水平设置的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将压板架设在散冷辊道的正上方,并通过压板对堆叠的盘螺散卷进行平铺;两个所述l形支架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进行同步转动角度调节,进而调节压板与散冷辊道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采用工字钢、h型钢或者槽钢,且其沿散冷辊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并确保其上表面与散冷辊道的左右两侧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边之间靠其直角处还水平固定设有筋板,且所述筋板不超出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覆盖范围,进而通过筋板将两个l形支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确保两个l形支架进行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冷辊道防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架和转轴;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水平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开口端朝上设置,且其开口槽方向为沿散冷辊道的宽度方向;在所述u形架的内部偏上位置还水平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通,张煜炜,王传超,姜将军,刘银举,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