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8035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8
本技术涉及医用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包括腕带和设置在腕带一侧的粘贴条,在腕带上远离粘贴条的一侧依次设置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接触模块;感应模块包括定位气囊矩阵和传感器矩阵,控制模块设置在腕带上与粘贴条相对的另外一面;接触模块包括设置在传感器矩阵上的第一无菌棉护垫和设置在控制模块背面的第二无菌棉护垫,第一无菌棉护垫的厚度为0.6‑0.8mm,在第一无菌棉护垫的背面设置用于更换无菌棉护垫的自动更换装置,在第二无菌棉护垫的背面设置用于更换无菌棉护垫的抽拉装置;能够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一个无菌的脉诊环境,提升患者就诊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感,以便对患者更好地进行脉诊数据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测量设备,具体为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


技术介绍

1、中医上的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脉诊的基本内容通常集中在部位和脉象,其中部位,即上下和深浅,寸、关、尺分别代表人体上中下三部,浮、中、沉则分别表示人体的表中里三层。

2、往常脉诊结果都是依据中医的指腹感觉和经验得出的,由于个人触觉的差异以及师承经验的差别,使得鉴别脉象时缺乏统一的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够采集脉象信息并进行智能分析以输出标准的脉象图的脉诊仪器应用而生,为健康状态的辨识、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客观化的依据。

3、但在实际应用脉诊仪器的过程中因现有的仪器没能很好地还原人工脉诊的工作过程,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医医生在对下一位患者进行脉诊前都会在手上涂抹免洗消毒凝胶,而现有的脉诊仪器通常不具备消毒的功能,同时脉诊仪器中的腕带是要求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就容易导致在对患者胳膊进行夹持时,会有一些细菌残留并传播给下一位待检测的患者,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无菌的环境,提升患者就诊时的安全性。

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包括腕带和设置在腕带一侧的粘贴条,在所述腕带上远离粘贴条的一侧依次设置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接触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定位气囊矩阵和传感器矩阵,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腕带上与粘贴条相对的另外一面;所述接触模块包括设置在传感器矩阵上的第一无菌棉护垫和设置在控制模块背面的第二无菌棉护垫,所述第一无菌棉护垫的厚度为0.6-0.8mm,在第一无菌棉护垫的背面设置用于更换无菌棉护垫的自动更换装置,在第二无菌棉护垫的背面设置用于更换无菌棉护垫的抽拉装置。

4、有益效果:

5、1、设置接触模块,接触模块包括设置在传感器上的第一无菌棉护垫和设置在控制模块背面的第二无菌棉护垫,所述第一无菌棉护垫和第二无菌棉护垫与患者手腕直接接触,均采用一次性的无菌棉,替代了中医医生在对下一位患者进行脉诊前都会在手上涂抹免洗消毒凝胶这一步骤,达到提供灭菌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脉诊的效率;体现医学领域的无菌意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无菌观念,且相较于普通脉诊仪器腕带和传感器矩阵和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而言,无菌棉护垫的平滑性较好,有利于提升患者脉诊时的舒适性。

6、2、传感器矩阵承担着检测脉搏信号的作用,将第一无菌棉护垫的厚度限定为0.6-0.8mm,当厚度过大尤其大于0.8mm时容易会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而当厚度过小尤其是当厚度小于0.6mm时,患者手腕处的细菌容易传播到传感器矩阵上,不利于保证无菌环境。

7、3、在第一无菌棉护垫的背面设置用于更换无菌棉护垫的自动更换装置,在第二无菌棉护垫的背面设置用于更换无菌棉护垫的抽拉装置,简化人工更换无菌棉护垫的步骤,有利于提升脉诊时的工作效率。

8、进一步,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包括固定在腕带上的外壳以及在外壳内安装的驱动部件,在所述外壳上的两端设置相对的出口和回收口,在外壳的侧壁设置更换口。

9、有益效果:无菌棉护垫从外壳上的出口伸出最后进入回收口,使得裸露在外壳之外的无菌棉护垫呈环形且包裹住腕带和传感器矩阵,通过驱动部件以实现自动回收和替换无菌棉护垫,外壳侧壁的更换口用于更换成卷的新无菌棉护垫。

10、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固定在腕带上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主板、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和定位气囊矩阵之间用软管连接,所述主板分别与微型气泵和传感器矩阵电连接。

11、进一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用于缠绕第一无菌棉护垫的滚动轴和用于驱动滚动轴旋转的微型电机和传动轴。

12、有益效果:设置滚动轴用于缠绕无菌棉护垫,微型电机驱动传动轴进而控制无菌棉护垫伸出出口以替换使用过的无菌棉护垫,与此同时使用过的无菌棉护垫进入回收口回收。

13、进一步,所述抽拉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叠固定口和转动轴,所诉转动轴用固定设置在主机外壳上的凹形固定卡扣固定,转动轴则用于缠绕无菌棉护垫,起到收纳的作用。

14、有益效果:折叠固定口将无菌棉护垫末端以倒勾的形式折叠从而起到固定无菌棉的作用,

15、进一步,所述传感器矩阵包括并排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能够分别对应人体的寸、关、尺的三个脉搏点。

16、有益效果: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独立设置,分别对应人体的寸、关、尺的三个脉搏点,进而分别提取对应的脉搏信号进行分析。

17、进一步,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均选用基于石墨烯的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

18、有益效果:通过选用灵敏度更高的柔性传感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此技术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19、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与主机外接的显示器,在显示器上设置按键。

20、有益效果:显示器用于较直观的显示脉象图,按键用于启闭及复位该脉诊仪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包括腕带和设置在腕带一侧的粘贴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腕带上远离粘贴条的一侧依次设置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接触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包括固定在腕带上的外壳以及在外壳内安装的驱动部件,在所述外壳上的两端设置相对的出口和回收口,在外壳的侧壁设置更换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固定在腕带上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外壳和安装在主机外壳内的主板、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和定位气囊矩阵之间用软管连接,所述主板分别与微型气泵和传感器矩阵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用于缠绕第一无菌棉护垫的滚动轴和用于驱动滚动轴旋转的微型电机和传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叠固定口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用固定设置在主机外壳上的凹形固定卡扣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矩阵包括并排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能够分别对应人体的寸、关、尺的三个脉搏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均选用基于石墨烯的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与主机外接的显示器,在显示器上设置按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包括腕带和设置在腕带一侧的粘贴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腕带上远离粘贴条的一侧依次设置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接触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包括固定在腕带上的外壳以及在外壳内安装的驱动部件,在所述外壳上的两端设置相对的出口和回收口,在外壳的侧壁设置更换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固定在腕带上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外壳和安装在主机外壳内的主板、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和定位气囊矩阵之间用软管连接,所述主板分别与微型气泵和传感器矩阵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脉诊的中医脉诊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一梵易羽彤王文杰张宇王雯朱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