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7982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罩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该灯罩包括一内凹的壳体,该壳体的顶部设有一开口,还包括一固定板,该固定板收容于该壳体中,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在该固定板的一侧并与该壳体的内壁间隔相对,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先照射到该壳体的内壁上,然后通过该内壁反射向该开口的外侧照射。通过灯罩的内表面反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光线从该灯罩的内侧的多个方向同时向该开口的外侧照射,从而形成较为柔和的面光源,避免眩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 背景纟支术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代光源,因其具有工作寿命长、节能、 环保等优点而普遍被市场看好。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模组能产生大功率、高 亮度的光源,正日益取代白炽灯等现有的光源在灯具中得到应用,比如室内 照明灯具。然而,发光二极管模组提供的是点光源,容易造成眩光,肉眼直 视该点光源会感到不适,严重地甚至会损伤眼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效柔和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罩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该灯罩包 括一内凹的壳体,该壳体的顶部设有一开口,还包括一固定板,该固定板收 容于该壳体中,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在该固定板的一侧并与该壳体 的内壁间隔相对,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先照射到该 壳体的内壁上,然后通过该内壁反射向该开口的外侧照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罩及两排发光二极管,该灯罩内形成一 凹槽,该灯罩的顶部形成一开口与外界相通,该两排发光二极管沿灯罩的长 度方向排列在该灯罩的凹槽中央,该两排发光二极管相互背对设置,每一排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先照射到与该排发光二极管相正对的灯罩内壁上,并 经由该内壁的反射朝向灯罩的开口照射出去。通过灯罩的内表面反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光线从该灯罩的内侧的多个 方向同时向该开口的外侧照射,从而形成较为柔和的面光源,避免眩光现象。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附视图。 图4是图1中沿IV-IV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具100, 该灯具100包括一灯罩10、 一固定板20及两个发光二极管模组30,该灯罩 10为一内凹的壳体,该两个发光二极管模组30通过该固定板20安装在该灯 罩10中。该灯罩10包括一壳体11及两个端板13。该壳体11沿纵长方向延伸, 其横截面为"U"形,即该壳体11自顶部向底部形成凹陷。该壳体11具有 一U形内壁llO。该壳体11的底部设有两个通孔16。在其他实施中,该壳 体11还可为其他的内凹形状,比如半球形、半椭球形、横截面为"V"形或 梯形的纵长拱形等等。该两个端板13为半圆形的平板,该两个端板13分别一体连接于该壳体 ll的纵向两端,该壳体11与端板13合围形成一凹槽15。该端板13具有一 内壁130,该内壁130及壳体11的内壁110与该凹槽15相对。该灯罩10上 与通孔16相对的顶部设有一开口 156,该开口 156使得该凹槽15与外界相 通。该凹槽15的宽度沿从该灯罩10的底部到顶部的方向逐渐变宽。所述内 壁IIO、 130的表面涂附有高反射性的材料,比如镀镍或镀铝。该固定板20可用具有较好导热性的材料制成,比如铝板或铜板。该固定 板20为长方形的平板。该固定板20沿与壳体11的纵向相平行的方向,自该 壳体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该固定板20包括两个对称的竖直侧面23,该 两个侧面23用以安装发光二极管模组30。该固定板20的底部还开设有两个 固定孔26(参见图4),该两个固定孔26与壳体11的通孔16相对应。可将螺 钉60穿过通孔16并锁固在固定孔26中,从而将该固定板20竖直地安装在 该灯罩10中。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固定板20也可与该壳体11 一体连接。请同时参照图3,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30包括一基板31及若干发光二 极管33 。该基板31沿与固定板20平行的方向延伸,并较该固定板20稍短。 这些发光二极管33沿纵向均勻间隔地安装在该基板31上。该基板31上设有与发光二极管33电连接的一层印刷电路。所述基板31通过焊接分别安装 在固定板20的侧面23上,并且,两侧的发光二极管33沿固定板20的长度 方向交错分布,如此可分散发光二极管33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达到较好的 散热效果。这些发光二极管33与所述壳体11的内壁IIO相对。这些发光二 极管33分成两排,分别位于该固定板20的左右两侧,每一排发光二极管33 即安装在对应的基板31上,该两排发光二极管33相互背对设置。请同时参阅图4,该固定板20位于凹槽15的中央,并沿该灯罩10的长 度方向设置,从而将该凹槽15分隔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每一发光二极管 33具有一发光面330,该发光面330与该壳体11的内壁110相对。从该发光 面330上发出的光线与该灯罩IO的内表面相交。比如,该发光面330发出的 一部分光线71首先照射到该内壁110上,然后通过内壁110的反射向开口 156的方向照射。还有一部分光线(图未示)通过端板13的内壁130的反射向 该开口 156的方向照射。特别是,本实施例中,从该发光面330的边纟彖以最 大光线出射角射出的光线刚好相交于该壳体11或端板13的边缘,如光线73。总而言之,所述发光二极管33的光线均会先经过该灯罩10的内表面反 射,然后从该开口 156照射出去。因此,人眼从该灯具100的开口 156的外 侧任何角度都不能直接看到这些发光二极管33所发出的光线。通过灯罩10 的内表面反射,发光二极管33的光线从该灯罩10的内侧的多个方向同时向 该开口 156的外侧照射,从而形成较为柔和的面光源,避免了眩光现象。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33的大部分光线需经过灯罩10的内表面 的反射,而部分光线也可不经由灯罩10的内表面的反射,而直接射向开口 156,这样在较大程度上也能緩解眩光产生。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罩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该灯罩包括一内凹的壳体,该壳体的顶部设有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板,该固定板收容于该壳体中,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在该固定板的一侧并与该壳体的内壁间隔相对,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先照射到该壳体的内壁上,然后通过该内壁反射向该开口的外侧照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竖直 地设置于该灯罩的壳体中。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纵长 方向延伸,该壳体的^f黄截面为U形。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还包括 两个端板,该两个端板分别连接于该壳体的纵向两端,该壳体与该两个端板 合围成一凹槽,该凹槽的宽度从该灯罩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宽。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长 方形的平板,该固定板设于该凹槽中央,从而将该凹槽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 分,该固定板沿与壳体平行的方向,自该壳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该固定 板包括两个对称的竖直侧面,该两个侧面与该壳体的内壁间隔相对。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发光 二极管模组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发光二极管模组分别安装在该固定板的两 个侧面上。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发光 二极管模组包括一基板及若干发光二极管,该基板贴设在该固定板上,该固 定板两侧的发光二极管沿该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罩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该灯罩包括一内凹的壳体,该壳体的顶部设有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板,该固定板收容于该壳体中,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贴设在该固定板的一侧并与该壳体的内壁间隔相对,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组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先照射到该壳体的内壁上,然后通过该内壁反射向该开口的外侧照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哲豪詹顺渊余方祥查新祥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