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航空动力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装置以及飞行器。
技术介绍
1、以燃气轮机为例,一般会在压气机端以及涡轮端设置轴承,用于承受转子的载荷。其中,位于涡轮端的轴承通常工作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轴承在自身高速运转过程中自身会产生热量,同时还会接收到燃烧室辐射的热量,容易对轴承造成损伤。
2、为此,通常在轴承表面设一单层金属薄壁罩,即隔热罩。在轴承与隔热罩之间通入冷却气,冷却气在二者之间能够相对顺畅地通过,通过气流流动携带热量以对轴承进行降温。其中,冷却气可以是从压气机出口流道引导来的,为减少对飞行器整机性能的影响,对冷却气引导的流量具有要求。因此,目前利用隔热罩以及冷却气对轴承进行降温,存在着降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隔热效率,从而有利于降低载荷承受组件因燃烧室热辐射而升温导致损伤的风险,进而能够保障飞行器的动力可靠性的动力装置以及飞行器。
2、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燃烧室、载荷承受组件以及隔热组件;载荷承受组件设于涡轮组件朝向压气机组件的一侧;隔热组件设于载荷承受组件与燃烧室之间;隔热组件围设形成吸热腔,吸热腔的一侧具有进气口,另一侧具有出气口;进气口朝向压气机组件设置;冷却气自压气机组件流向进气口而流入吸热腔,吸收隔热组件的热量经出气口流出。
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隔热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弯折部,主体部围设形成吸热腔,弯折部设于主体部远离压气机组件的一侧,且
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吸热腔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出气口在第二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其中,第一平面垂直于吸热腔的延伸方向;第二平面垂直于弯折部的延伸方向。
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进气口的尺寸小于出气口的尺寸。
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隔热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部;连接部与压气机组件连接,连接部设于主体部远离出气口的端部;主体部与连接部二者之间具有夹角,进气口位于二者连接处。
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隔热组件与载荷承受组件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通气口相对出气口更靠近进气口;压气机组件流出的冷却气自通气口通入散热通道。
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通气口的尺寸小于进气口的尺寸。
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进气口与通气口的面积比值为2/3~4/5。
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隔热组件包括第一隔热件以及第二隔热件,二者围设形成吸热腔;第一隔热件设于载荷承受组件,第二隔热件设于第一隔热件远离载荷承受组件的一侧。
11、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飞行本体以及设于飞行本体的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
12、上述动力装置以及飞行器,隔热组件围设形成吸热腔,冷却气自隔热组件的进气口吸热腔时,可以受到吸热腔腔壁的阻拦,延长冷却气于吸热腔内的停留时间,以增加冷却气吸收的热量,从而能够提高隔热效率,有利于降低载荷承受组件因燃烧室热辐射而升温导致损伤的风险,进而能够保障飞行器的动力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弯折部,所述主体部围设形成所述吸热腔,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压气机组件的一侧,且朝向远离所述燃烧室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腔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出气口在第二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吸热腔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出气口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载荷承受组件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通气口相对所述出气口更靠近所述进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的尺寸小于所述进气口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装置,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第一隔热件以及第二隔热件,二者围设形成所述吸热腔;所述第一隔热件设于所述载荷承受组件,所述第二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一隔热件远离所述载荷承受组件的一侧。
10.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飞行本体以及设于所述飞行本体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弯折部,所述主体部围设形成所述吸热腔,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压气机组件的一侧,且朝向远离所述燃烧室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腔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出气口在第二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吸热腔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出气口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部;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忠,何昊宸,苏洋,钱春华,杨志梁,郑超,王璐璐,曹炜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多弗众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