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及其运行优化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及其运行优化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5728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及其运行优化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排风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水力模块、若干新风机组和若干排风机组、板式换热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水力模块包括变频水泵、新风供水母管、新风回水母管、排风供水母管、排风回水母管;所述变频水泵、新风供水母管、新风回水母管、排风供水母管、排风回水母管,形成载冷剂运输循环体系;若干新风机组通过新风供水支管并联在所述新风供水母管的出口与所述新风回水母管的进口之间;若干排风机组通过排风供水支管并联在排风供水母管的出口和排风回水母管的进口之间;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变频水泵的出口与新风供水母管的进口之间,或设置在新风供水支管上;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系统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排风热回收,具体是一种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及其运行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空调新风量的需要越来越大,处理新风的能耗占据了总空调能耗的很大一部分,如何通过空调排风热回收技术降低处理新风的能耗成为各国学者积极研究及工程实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能精准的实现送风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是空调排风热回收技术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2、实际工程中,新风机组会有一台或多台,排风机组也会有一台或多台,并且多数是分散布置,传统的热回收技术方案通常是采用载冷剂循环的换热系统,通过载冷剂与新风和排风进行热交换,该方案运行可靠、费用低、适应性好,但该方案实际运行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有些条件下会增加能耗,起反作用,其原因在于:

3、1)传统的载冷剂循环的换热系统在配置上不分预热和再热盘管、不设三通旁通,在控制上,采用固定的控制量设定点让系统运行,当室外环境和运行工况都在变化、偏离工况设计点时,必然既不能满足送风温湿度要求,也不能满足节能要求;

4、2)为满足送风温湿度要求和节能要求,有学者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使用反馈控制算法,但排风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是多输入多输出问题,内在状态的相互耦合及外界环境的干扰让送风温湿度难以收敛,出现振荡,并且传统的反馈算法不能自动优化系统,节能的程度也就不能保证,这有违空调排风热回收技术的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及其运行优化控制方法。

2、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包括水力模块、若干新风机组和若干排风机组、若干板式换热器和控制模块;

3、所述水力模块用于载冷剂的循环运输,包括依次连接成循环体系的变频水泵、新风供水母管、新风回水母管、排风供水母管、排风回水母管;

4、若干所述新风机组通过新风供水支管并联在所述新风供水母管的出口与所述新风回水母管的进口之间;若干所述排风机组通过排风供水支管并联在所述排风供水母管的出口和所述排风回水母管的进口之间;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变频水泵的出口处,或设置在所述新风供水支管上;

5、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平台和控制算法用于控制所述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运行。

6、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回水母管的出口处还安装有排污排气罐,所述变频水泵的进口处安装有定压膨胀罐。

7、进一步的,所述新风供水母管与新风回水母管之间安装有防冻旁通电动调节阀;所述排风供水母管与排风回水母管之间安装有补热旁通调节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源介质出口安装有板换电动二通调节阀。

8、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机组沿新风流动方向包括预热盘管、冷却盘管、再热盘管、加湿段、送风机;

9、所述新风机组中冷却盘管的冷源介质的出口安装有冷却盘管电动二通调节阀;所述新风供水支管沿载冷剂流动方向,安装有水流量计、新风电动二通调节阀、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

10、所述新风电动二通调节阀的出口分两路,第一路连接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的第一进口,第二路先连接再热盘管的载冷剂进口,所述再热盘管的载冷剂出口与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的第二进口相连;所述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的出口分两路,第一路连接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的第一进口,第二路先连接预热盘管的载冷剂进口,所述预热盘管的载冷剂出口与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的第二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的出口与新风回水母管的进口连接;

11、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新风供水支管上时,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新风电动二通阀出口处。

12、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机组沿排风流动方向包括排风热回收盘管和排风机;

13、所述排风供水支管的进口与排风供水母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排风供水支管的出口与排风热回收盘管的载冷剂进口连接,排风热回收盘管的载冷剂出口与排风电动二通调节阀的进口连接,排风电动二通调节阀的出口与排风回水母管的进口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含有若干传感器,包括:

15、1)、板式换热器的载冷剂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板式换热器的热源介质的进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

16、2)、变频水泵进出口处安装的压力传感器 ,变频水泵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新风回水母管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排风回水母管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

17、3)、冷却盘管的冷源介质的进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预热盘管的进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预热盘管的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冷却盘管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再热盘管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送风机出口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送风机进口处安装的风量传感器;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

18、4)、排风热回收盘管进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排风热回收盘管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排风机的进口处安装的风量传感器,排风电动二通调节阀出口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

1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通过所述控制平台管理所述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中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映射为控制平台的输入和输出;所述的控制算法从控制平台的输入获得信息,将经过信息处理后获得控制量传送给控制平台,作为控制平台的输出;

20、所述控制算法的控制量为所述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中中所有的二通阀的开度、三通阀的阀口开度和变频水泵的频率;所述控制算法将控制量分为前馈控制量和反馈控制量;其中,

21、(1)前馈控制量包括新风电动二通调节阀、排风电动二通调节阀、以及补热旁通阀、防冻旁通电动调节阀、板换电动二通调节阀的阀口开度,水泵变频器的频率;

22、(2)反馈控制量包括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冷却盘管电动二通调节阀的阀口开度。

23、进一步的,所述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步骤(1)、所述控制算法由控制平台的输入获得所述分布式热回收系统的当前状态和送风温湿度的设定要求,并根据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的物理模型及分布式热回收排风系统当前状态给出的边界条件,以满足送风温湿度设定要求及系统最经济运行为目标,实时进行优化计算,获得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的最优状态量和最优控制量;并使用计算出的最优控制量通过控制平台对对应的前馈控制量进行前馈调节;

25、步骤(2)、根据每个新风机组的进口状态和新风机组的送风温湿度设定要求确定每个新风机组中冷却盘管的空气出口温度的设定值和再热盘管出口温度的设定值,并通过控制平台对反馈控制量进行反馈调节,反馈调节与前馈调节各自独立同步进行。

2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27、步骤(1.1)、获取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中,预热盘管、再热盘管、排风热回收盘管、所有调节阀、板式换热器及变频水泵的性能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力模块、若干新风机组(1)和若干排风机组(2)、若干板式换热器(4)和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回水母管(306)的出口处还安装有排污排气罐(307),所述变频水泵(301)的进口处安装有定压膨胀罐(3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供水母管(303)与新风回水母管(304)之间安装有防冻旁通电动调节阀(309);所述排风供水母管(305)与排风回水母管(306)之间安装有补热旁通调节阀(302);所述板式换热器(4)的热源介质出口安装有板换电动二通调节阀(4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1)沿新风流动方向包括预热盘管(101)、冷却盘管(102)、再热盘管(103)、加湿段(104)、送风机(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组(2)沿排风流动方向包括排风热回收盘管(201)和排风机(2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含有若干传感器,包括: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控制平台管理所述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中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映射为控制平台的输入和输出;所述的控制算法从控制平台的输入获得信息,将经过信息处理后获得控制量传送给控制平台,作为控制平台的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控制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馈控制的具体控制方式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力模块、若干新风机组(1)和若干排风机组(2)、若干板式换热器(4)和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回水母管(306)的出口处还安装有排污排气罐(307),所述变频水泵(301)的进口处安装有定压膨胀罐(3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供水母管(303)与新风回水母管(304)之间安装有防冻旁通电动调节阀(309);所述排风供水母管(305)与排风回水母管(306)之间安装有补热旁通调节阀(302);所述板式换热器(4)的热源介质出口安装有板换电动二通调节阀(4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排风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1)沿新风流动方向包括预热盘管(101)、冷却盘管(102)、再热盘管(103)、加湿段(104)、送风机(1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