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尼玛次仁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526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藏药组合物,组分构成包括:诃子4.8~7.2g,渣驯膏2.4~3.6g,荜茇4~6g,光明盐3.2~4.8g,碱花4.8~7.2g,木香2.4~3.6g,芫荽果4~6g,藏木香2.4~3.6g,豆蔻4.8~7.2g,干姜4~6g,肉桂2.4~3.6g,红花4~6g,烈香杜鹃4~6g,石榴子1.6~2.4g,大黄2.4~3.6g,紫硇砂0.8~1.2g,丁香0.8~1.2g,毛诃子4~6g,沙棘膏1.6~2.4g,余甘子2.4~3.6g,藏红花0.8~1.2g,熊胆0.8~1.2g,草果4~6,黄精4~6g,蒺藜2.4~3.6g,酸藤果4.8~7.2g,甘青青兰7.4~9.6g,宽筋藤7.4~9.6g。本发明专利技术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制备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 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 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 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病名为消渴症,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 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藏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自西藏有史以来,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和掌握了丰富的自 我保健和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从糖尿病的症状及性质来看,它属于藏医学的"京尼萨古" 病,汉语一般译作"尿消症"。关于"京尼萨古",早在《四部医典》中就有详细的记载"'京 尼萨古'其症见乏力嗜睡,汗多且伴异味,消瘦,毛发及爪甲枯燥无华,口中常感甜味且口 咽极干,嗜冷饮,五心烦热尿液浊,尿迹处常有蜜蜂等昆虫聚集。若不具以上症状,单以尿之 清浊则不可认定为此症。"以上症状和今天"糖尿病"的症状极为吻合,故藏医对该病的治疗 有特殊的疗效。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及其治疗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切实 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虽对遗传问题、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和拮抗胰岛素的激素等许多病 因学上问题进行研究,但至今尚乏病因治疗措施。长期使用西药会产生毒副作用和耐药性, 治疗成本也比较高。所以,运用传统医学对糖尿病进行辩证,从中寻求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 不妨为一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传统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 治疗糖尿病的藏药组合物。该药物益肾、利尿。用于尿多而甜、尿急、肾病,形体消瘦,神疲乏 力,特别对糖尿病引起的血糖偏高者具有降血糖作用,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生产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以下重j 4. 3. 6g 诃子4. 8 7. 2g 渣驯膏2. 4 3. 6g 荜茇4 6g碱花4. 8 7. 2g 木香2. 4 3. 6g 芫荽果4 6g豆蔻4. 8 7. 2g烈香杜鹃4 6g干姜4 6g 石榴子1. 6 肉桂2. 4 3. 6g 2. 4g 大黄2. 4 3. 6:配比的组分构成 光明盐3. 2 藏木香2. 4 红花4 6g g 紫硇砂0. 8 41.2g 丁香0. 8 1. 2g 毛诃子4 6g 沙棘膏1. 6 2. 4g 余甘子2. 4 3. 藏红花O. 8 1.2g 熊胆O. 8 1.2g 草果4 6g 黄精4 6g 蒺藜2.4 3.6g 酸藤果4.8 7. 2g 甘青青兰7. 4 9. 6g宽筋藤7. 4 9. 6g。 所述渣驯膏为渣驯经加水浸泡,煮沸溶解,过滤,弃去滤渣,滤液再经浓縮而得的 膏状物。 所述沙棘膏为沙棘经常规炮制所得的膏状物。 所述熊胆为去净皮膜后所制成的粉状物。 根据《中华本草藏药巻》记载,上述二十八味药在藏医理论中的性味、功效与主治 为 (1)诃子(藏语名阿如热)味涩,性平。滋补养身,升胃火,助消化,舒心,明目。 主治"龙"、"赤巴"、"培根"诱发的疾病。 (2)渣驯膏(红耳鼠兔粪便,藏语名渣驯)味甘、苦,性凉。清热,消炎。主治胃 热,肠热,肝热,肾热及"木布",眼病等。 (3)荜茇(藏语名毕毕林)味辛,消化后味苦,性温。温中散寒,下气消食。主治 寒性"龙"病,"培根"病,胃寒,肾寒,阳痿等各种寒症。 (4)光明盐(藏语名加察)味咸、甘,性温。除寒健胃,驱风。主治寒性"培根"、 "龙"的并发症,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 (5)碱花(藏语名铺夺)味苦、甘、咸,性温。助消化。主治胃溃疡,"培根"性胃 胀,虫病,中毒性肝病。 (6)木香(藏语名如达)味辛、苦,性温。温胃,破痞结,生肌。主治胃胀痛,"龙" 病,血病,白喉,肺病,"培根"聚滞,热泻,疮口不敛。(7)芫荽果(藏语名吾苏)味辛、咸,消化后味苦,性凉而轻、润。清热解表,健 胃。主治"培根木布"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渴,胃肠绞痛,小儿麻疹。 (8)藏木香(土木香,藏语名玛奴巴扎)味辛、苦,消化后味甘,性温。健皮和胃, 调气解郁,止痛。主治风血交抗,背痛,"木布"病,使潜伏疫热表现在外。 (9)豆蔻(白豆蔻,藏语名加那素门)味甘、辛,性温。健胃消食,温肾壮阳。主 治寒性胃病,肾寒引起的腰腿酸痛,尿频或尿闭,肾功能衰竭等。 (10)干姜(藏语名嘎加)味辛,性温。解表散寒,化痰止咳,行气活血。主治风 寒感冒,寒痰咳嗽,血液凝滞,"培龙"病,胃寒。 (11)肉桂(藏语名新擦)味辛,性温。益胃火,祛风,散寒止痛,止泻。主治胃 病,消化不良,腹泻,肝病,寒性"龙"病及肺痈。 (12)红花(草红花,藏语名苦空)味甘、微苦,性凉。清热,活血,滋补。主治肺 炎,肝炎,血热,痈肿,跌打损伤及妇科病等。 (13)烈香杜鹃(藏语名巴鲁)味甘、涩,性平。清热消炎,补肾。主治喘症,浮 肿,身体虚弱及水土不适,消化不良,胃下垂,胃扩张。外用治疮厉。(14)石榴子(藏语名塞珠)味酸、甘,消化后味酸,性温、润。助消化,温胃肾。5主治胃寒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肾腰疼痛。(15)大黄(藏语名君木杂)味酸、苦,消化后味酸,性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 行瘀化积,活血。主治中毒性发热,脏腑热,食物不化,腹胀,便秘,经闭,肝、胃病。 (16)紫硇砂(藏语名卡如察)味辛、咸,性温、润。温胃通便,消胀。主治"培根" 和"龙",的并发症,腹胀,肠鸣,食积,便秘。 (17) 丁香(藏语名里西)味辛、苦,性温。祛风寒,温胃,消食,镇痛。主治寒性 "龙"病,寒证,脉病,胃病,食欲不振,脾病,心痛,呼吸困难。 (18)毛诃子(毗黎勒,藏药名巴如拉)味涩,消化后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收敛 养血,调和诸药,主治"培根","赤巴",黄水,"龙"等病,特治恶性黄水。 (19)沙棘膏(藏语名达尔布)味酸,性平。清热止咳,活血散瘀,补肺。主治咳 嗽痰多,瘀血闭经,肺痨,消化不良,胃溃疡。 (20)余甘子(藏语名居如热)味甘、酸、濯,性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主治肝 病,胆病,消化不良,眼病及"培根"、"赤巴"等病。 (21)藏红花(藏语名喀吉苦功)味甘,性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清肝明目,补 血,止血。支柱各类肝病,血虚,月经不调,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症。 (22)熊胆(藏语名椭木)味苦、微甘,性凉。清热解毒,镇静,止痛,利胆明目,健 胃,杀虫。主治胆热,胆结石等各种胆病,出血症,癫痫,牙痛,目翳,胃痛,疮疡肿痛,各种肝病。 (23)草果(藏语名嘎高拉)味辛,性温。温补脾胃,助消化,。主治"培根"病。 胃寒,消化不良,食积胀满,吐泻,痰饮。 (24)黄精(藏语名热尼)味甘、涩、苦,消化后味甘,性温。滋补强身,延年益寿, 益肾补精,润肺。主治寒热引起的水肿,精髓内亏,衰弱无力,虚劳咳嗽。 (25)蒺藜(藏语名色麻)味甘、涩,性温。利水祛湿。主治肾热,尿闭,营养不良 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淋浊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藏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构成:诃子4.8~7.2g渣驯膏2.4~3.6g荜茇4~6g光明盐3.2~4.8g碱花4.8~7.2g木香2.4~3.6g芫荽果4~6g藏木香2.4~3.6g豆蔻4.8~7.2g干姜4~6g肉桂2.4~3.6g红花4~6g烈香杜鹃4~6g石榴子1.6~2.4g大黄2.4~3.6g紫硵砂0.8~1.2g丁香0.8~1.2g毛诃子4~6g沙棘膏1.6~2.4g余甘子2.4~3.6g藏红花0.8~1.2g熊胆0.8~1.2g草果4~6g黄精4~6g蒺藜2.4~3.6g酸藤果4.8~7.2g甘青青兰7.4~9.6g宽筋藤7.4~9.6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玛次仁
申请(专利权)人:尼玛次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4[中国|西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