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38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两侧的边板内平行设置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多孔扁管的左右两侧端插接在左右集流管内,左集流管内设置左隔断隔板,右集流管内设置右隔断隔板;左右隔断隔板之上,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制冷剂扁管;左右隔断隔板之下,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油体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和散热系统的油冷却器的统一,管外的冷却空气在冷却制冷剂的同时又冷却发动机油,简化了部件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热交换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汽车结构极为紧凑,要求汽车换热器结构也要极为紧凑。现有技术中,微通道热交 换器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得汽车换热器部件的小型化发展到极致。为了使汽车换热器部件的 结构更加紧凑,相关技术人员开始研究如何将两个或多个部件集成为一体,以减少整个系 统的部件数量和连接管路的长度,例如把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集成为一体的冷凝器组件就 是一种集成组件。但是现有技术中将汽车空调冷凝器和汽车散热系统的油冷却器集成为一 体的产品还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节能型汽车 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复合节能型汽 车热交换器,包括边板,两侧的边板内平行设置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多孔扁管的左 右两侧端插接在左右集流管内,所述左集流管内设置左隔断隔板,所述右集流管内设置右 隔断隔板;所述左右隔断隔板之上,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制冷剂扁管;所述 左右隔断隔板之下,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油体扁管。 作为优选,所述左右集流管内,分别在左右隔断隔板上面和下面还设有节流隔板。 作为优选,所述左集流管的上端设置成制冷剂进口 ,所述左集流管的下端设置成 油体进口 ;所述右集流管的上端设置成制冷剂出口,所述右集流管的下端设置成油体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左右集流管均是由两根截面为半圆形的管体对接构成,里侧的半 圆形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插接多孔扁管的槽,外侧的半圆形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 插接隔板的槽。 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和散热系统的油冷却器的统一,管外的冷却 空气在冷却制冷剂的同时又冷却发动机油,简化了部件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方 便,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两侧的边板3内平行设置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多孔扁管的左右两侧端插接在左右集流管内,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连同左右集流管被压板1箍成一体,并经左右集流管上的支架2固定在汽车发动机壳体上。其中左集流管4内设 置左隔断隔板6,右集流管5内设置右隔断隔板7,所述左右隔断隔板之上,若干微通道热交 换多孔扁管设置成制冷剂扁管8 ;所述左右隔断隔板之下,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 置成油体扁管9。作为改进,左右集流管内,分别在左右隔断隔板上面和下面还设有节流隔 板10。左右集流管均是由两根截面为半圆形的管体对接构成,里侧的半圆形管体的外壁上 开设有用于插接多孔扁管的槽,外侧的半圆形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插接隔板的槽。左 集流管4的上端设置成制冷剂进口 41,左集流管4的下端设置成油体进口 42 ;右集流管5 的上端设置成制冷剂出口 51,右集流管5的下端设置成油体出口 52。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 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 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包括边板(3),两侧的边板(3)内平行设置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多孔扁管的左右两侧端插接在左右集流管内,其特征是在所述左集流管(4)内设置左隔断隔板(6),所述右集流管(5)内设置右隔断隔板(7);所述左右隔断隔板之上,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制冷剂扁管(8);所述左右隔断隔板之下,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油体扁管(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左右集流管内, 分别在左右隔断隔板上面和下面还设有节流隔板(10)。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左集流管 (4)的上端设置成制冷剂进口 (41),所述左集流管(4)的下端设置成油体进口 (42);所述 右集流管(5)的上端设置成制冷剂出口 (51),所述右集流管(5)的下端设置成油体出口 (52)。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左右集流管 均是由两根截面为半圆形的管体对接构成,里侧的半圆形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插接多 孔扁管的槽,外侧的半圆形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插接隔板的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两侧的边板内平行设置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多孔扁管的左右两侧端插接在左右集流管内,左集流管内设置左隔断隔板,右集流管内设置右隔断隔板;左右隔断隔板之上,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制冷剂扁管;左右隔断隔板之下,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油体扁管。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和散热系统的油冷却器的统一,管外的冷却空气在冷却制冷剂的同时又冷却发动机油,简化了部件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方便。文档编号F28F9/02GK101788236SQ200910215310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叶伟锋, 林有彬 申请人: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节能型汽车热交换器,包括边板(3),两侧的边板(3)内平行设置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多孔扁管的左右两侧端插接在左右集流管内,其特征是在所述左集流管(4)内设置左隔断隔板(6),所述右集流管(5)内设置右隔断隔板(7);所述左右隔断隔板之上,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制冷剂扁管(8);所述左右隔断隔板之下,若干微通道热交换多孔扁管设置成油体扁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锋林有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