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卡片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卡库。
技术介绍
1、为了保证银行卡仓储卡管控的安全性,目前,行业内多通过设计封闭式卡库,将卡片统一存放在卡库的相应卡盒内,实行操作权限管理制度,由具有操作权限的人员按需取放卡片,以确保取放卡片及进入操作系统的安全。目前,行业内的智能卡片仓库系统的卡盒多横向放置,卡盒的取放口位于仓库的侧边,在此种情况下,当需要取放卡片时,需要整体将卡盒从卡架上取下,再从相应的卡盒内取出或放入卡片,卡盒的取放耗时较长,进而使得取卡效率不足;卡片取出后,往往还需要由机械手将抓取到的卡片转移至相应的收纳位处,机械手两次取卡的间隔时间延长,进一步降低了取卡效率,不利于提升卡片管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取卡作业耗时短、取卡效率高的智能卡库。
2、一种智能卡库,包括用于装载卡片且底部开设有取卡口并阵列排布的若干卡盒、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支撑和固定各所述卡盒的卡盒支架、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经所述取卡口抓取卡片的取卡机构、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驱动所述取卡机构于三维空间内移动的xyz三轴驱动机构、设有供取卡机构穿过的通道并用于承接和传输卡片的卡片运输机构、位于卡盒支架的旁侧并用于承接卡片运输机构运送的卡片的收卡机构。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库还包括用于承接卡盒支架和xyz三轴驱动机构的机架。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xyz三轴驱动机构包括于机架的顶部相对设置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y轴轨道和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卡机构包括固定在驱动安装块的顶部并用于真空吸附卡片的吸盘、安装在驱动安装块或第一z轴轨道上并与所述吸盘连通的真空发生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片运输机构包括跨装在第一y轴轨道和第二y轴轨道上并与第一x轴轨道固定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邻近第一y轴轨道并分别与第一侧板的内表面和第二侧板的内表面转动配合的第一主动轴、邻近第二y轴轨道并分别与第一侧板的内表面和第二侧板的内表面转动配合的第一从动轴、固定在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并用于驱动第一主动轴转动的第五驱动电机、跨装在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之间且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之间形成所述通道。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卡机构包括位于卡片运输机构的输出端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皮带传输机构、位于机架的旁侧并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x轴轨道、滑动设置在第二x轴轨道上的收卡盒组件、安装在第二x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收卡盒组件沿机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六驱动电机,所述收卡盒组件位于皮带传输机构的输出端,且收卡盒组件包括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多个收卡盒,每个收卡盒的顶部开设有对应皮带传输机构输出端的落卡口。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传输机构包括位于卡片运输机构的输出端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皮带、相对设置在第三皮带的两侧并用于限定卡片位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远离所述收卡盒组件并穿过第三皮带以转动连接第三侧板内表面和第四侧板内表面的第二主动轴、邻近所述收卡盒组件并穿过第三皮带以转动连接第三侧板内表面和第四侧板内表面的第二从动轴、固定在第三侧板或第四侧板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主动轴转动的第七驱动电机。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传输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三皮带的下方并固定连接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立架。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卡盒的底部开设有插口,收卡盒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收卡盒顶部和底部并与收卡盒内腔连通的穿接口,所述收卡机构还包括顶卡机构,所述顶卡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三侧板或/和第四侧板底部并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z轴轨道、滑动设置在第二z轴轨道上并经所述穿接口插入收卡盒内腔的顶卡板、固定在第二z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顶卡板沿机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八驱动电机。
11、实施本技术的智能卡库,将卡盒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并在卡盒的底部开设取卡口,取卡机构设置在卡盒的下方,且设置有可供取卡机构穿过并运输卡片的卡片运输机构,在取卡时,仅需通过取卡机构从卡盒的底部直接取卡,无需将卡盒取下,节约了取放卡盒的时间,缩短了取卡作业的工时,进而提升了取卡效率;在取卡机构移动至位于卡片运输机构的下方时,取卡机构抓取的卡片被截留在卡片运输机构上,从而在取卡机构的工作路径上实现卡片的转移,避免了取卡机构再度转移卡片所耗费的工时,进一步提升了取卡效率,若干卡盒一次性可收纳大量卡片,可满足对大量卡片的收纳及管理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卡片且底部开设有取卡口并阵列排布的若干卡盒、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支撑和固定各所述卡盒的卡盒支架、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经所述取卡口抓取卡片的取卡机构、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驱动所述取卡机构于三维空间内移动的XYZ三轴驱动机构、设有供取卡机构穿过的通道并用于承接和传输卡片的卡片运输机构、位于卡盒支架的旁侧并用于承接卡片运输机构运送的卡片的收卡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接卡盒支架和XYZ三轴驱动机构的机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XYZ三轴驱动机构包括于机架的顶部相对设置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Y轴轨道和第二Y轴轨道、跨装在第一Y轴轨道和第二Y轴轨道上并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X轴轨道、固定在第一Y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X轴轨道的一侧沿机架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Y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X轴轨道的另一侧沿机架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滑动安装在第一X轴轨道并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Z轴轨道、固定在第一X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Z轴轨道沿机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卡机构包括固定在驱动安装块的顶部并用于真空吸附卡片的吸盘、安装在驱动安装块或第一Z轴轨道上并与所述吸盘连通的真空发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运输机构包括跨装在第一Y轴轨道和第二Y轴轨道上并与第一X轴轨道固定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邻近第一Y轴轨道并分别与第一侧板的内表面和第二侧板的内表面转动配合的第一主动轴、邻近第二Y轴轨道并分别与第一侧板的内表面和第二侧板的内表面转动配合的第一从动轴、固定在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并用于驱动第一主动轴转动的第五驱动电机、跨装在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之间且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之间形成所述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卡机构包括位于卡片运输机构的输出端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皮带传输机构、位于机架的旁侧并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X轴轨道、滑动设置在第二X轴轨道上的收卡盒组件、安装在第二X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收卡盒组件沿机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六驱动电机,所述收卡盒组件位于皮带传输机构的输出端,且收卡盒组件包括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多个收卡盒,每个收卡盒的顶部开设有对应皮带传输机构输出端的落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输机构包括位于卡片运输机构的输出端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皮带、相对设置在第三皮带的两侧并用于限定卡片位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远离所述收卡盒组件并穿过第三皮带以转动连接第三侧板内表面和第四侧板内表面的第二主动轴、邻近所述收卡盒组件并穿过第三皮带以转动连接第三侧板内表面和第四侧板内表面的第二从动轴、固定在第三侧板或第四侧板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主动轴转动的第七驱动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输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三皮带的下方并固定连接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立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卡盒的底部开设有插口,收卡盒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收卡盒顶部和底部并与收卡盒内腔连通的穿接口,所述收卡机构还包括顶卡机构,所述顶卡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三侧板或/和第四侧板底部并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Z轴轨道、滑动设置在第二Z轴轨道上并经所述穿接口插入收卡盒内腔的顶卡板、固定在第二Z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顶卡板沿机架高度方向升降的第八驱动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卡片且底部开设有取卡口并阵列排布的若干卡盒、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支撑和固定各所述卡盒的卡盒支架、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经所述取卡口抓取卡片的取卡机构、位于卡盒下方并用于驱动所述取卡机构于三维空间内移动的xyz三轴驱动机构、设有供取卡机构穿过的通道并用于承接和传输卡片的卡片运输机构、位于卡盒支架的旁侧并用于承接卡片运输机构运送的卡片的收卡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接卡盒支架和xyz三轴驱动机构的机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xyz三轴驱动机构包括于机架的顶部相对设置并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y轴轨道和第二y轴轨道、跨装在第一y轴轨道和第二y轴轨道上并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x轴轨道、固定在第一y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x轴轨道的一侧沿机架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y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x轴轨道的另一侧沿机架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滑动安装在第一x轴轨道并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z轴轨道、固定在第一x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z轴轨道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电机、滑动安装在第一z轴轨道上的驱动安装块、固定在第一z轴轨道上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安装块沿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的第四驱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卡机构包括固定在驱动安装块的顶部并用于真空吸附卡片的吸盘、安装在驱动安装块或第一z轴轨道上并与所述吸盘连通的真空发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卡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运输机构包括跨装在第一y轴轨道和第二y轴轨道上并与第一x轴轨道固定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邻近第一y轴轨道并分别与第一侧板的内表面和第二侧板的内表面转动配合的第一主动轴、邻近第二y轴轨道并分别与第一侧板的内表面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