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0708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0
本技术属于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内开设有转动腔,转动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转动腔内设置有转杆,移动组件外侧设置有固定夹持件,移动组件上设置有移动夹持件,移动组件上设置有衔接件,底座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杆,底座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本技术通过安装框架、气缸、抛光板件、固定板、转动端、螺纹杆、抛光杆,可对管状以及中心开孔的减震器组件进行内部外侧同时抛光加工,提升抛光效率,通过安装框架、滑槽、气缸、抛光板件、固定板、螺纹杆、抛光杆,对于抛光板件、抛光杆均可进行灵活的调节,提升抛光结构的整体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光设备,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


技术介绍

1、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多用于载具中,电动自动车同样等有应用应用,减震器包括多种部件组合形成,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工序,其中减震器配件在从胚料加工成半成品之后需要进行打磨抛光,去除工件上的的毛刺以及不够平滑的部位,在抛光过程中就需要对应的抛光结构对其进行加工。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在对减震器组件抛光过程中,一般仅对表面进行打磨,对于中间开孔或者环状的减震器组件抛光效果一般,不能够同时对外部以及内部同时进行抛光;

4、2、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的抛光组件一般较为固定且为单一的结构构成,在对减震器组件进行抛光过程中适应性较低,不便根据实际工件抛光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在对减震器组件抛光过程中,一般仅对表面进行打磨,对于中间开孔或者环状的减震器组件抛光效果一般,不能够同时对外部以及内部同时进行抛光,抛光组件一般较为固定且为单一的结构构成,在对减震器组件进行抛光过程中适应性较低,不便根据实际工件抛光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内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腔内设置有转杆,所述移动组件外侧设置有固定夹持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置有移动夹持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置有衔接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底座上远离移动组件设置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安装框架内设置有抛光板件,所述抛光板件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抛光杆;

3、所述安装框架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包括转动端、开腔以及螺纹杆,所述开腔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转动端。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与外界电源之间存在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杆的另一端穿过移动组件后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承的内环中,所述输出杆与移动组件之间存在螺纹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承共有两组,所述转杆穿过并固定在两组第一轴承4的内环,所述移动组件内侧外侧开设有与衔接件适配的滑道,所述衔接件与移动夹持件相连构成一个整体,所述衔接件套设在转杆上且与转杆之间存在螺纹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夹持件、移动夹持件内侧均包覆有橡胶防滑层,所述安装框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抛光板件与安装框架相适配且末端两侧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楞,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的顶部且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抛光板件的顶部。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包括转动端、开腔以及螺纹杆,所述固定板贯穿且固定安装在抛光板件上。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腔开设在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抛光杆的一端伸入开腔内。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开腔底部,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抛光杆后伸出固定板并与转动端相连接,所述抛光杆外侧、抛光板件底部均铺设有抛光件,所述螺纹杆与抛光杆之间存在螺纹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通过设置安装框架、气缸、抛光板件、固定板、转动端、螺纹杆、抛光杆,根据需要加工的减震器组件的位置不同,启动气缸调节抛光板件的高度,使抛光板件的底部处于需要加工的减震器组件,若需要加工的减震器组件为管状或者中心开口的结构,可直接拧动转动端,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抛光杆调节高度,使抛光杆对应需要加工的减震器组件的中心空心位置,若需要加工的减震器组件为实心,则直接调节抛光杆到固定板最底部,可对管状以及中心开孔的减震器组件进行内部外侧同时抛光加工,提升抛光效率。

12、2、该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通过设置安装框架、滑槽、气缸、抛光板件、固定板、螺纹杆、抛光杆,启动气缸可调节抛光板件的高度,使抛光板件的底部处于需要加工的减震器组件,拧动转动端,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抛光杆调节高度,对于抛光板件、抛光杆均可进行灵活的调节,提升抛光结构的整体适应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移动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内开设有转动腔(3),所述转动腔(3)内设置有第一轴承(4),所述转动腔(3)内设置有转杆(5),所述移动组件(2)外侧设置有固定夹持件(6),所述移动组件(2)上设置有移动夹持件(7),所述移动组件(2)上设置有衔接件(8),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杆(10),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轴承(11),所述底座(1)上远离移动组件(2)设置有安装框架(12),所述安装框架(12)上设置有气缸(13),所述安装框架(12)内设置有抛光板件(14),所述抛光板件(14)上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上设置有抛光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与外界电源之间存在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9)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杆(10)的另一端穿过移动组件(2)后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承(11)的内环中,所述输出杆(10)与移动组件(2)之间存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4)共有两组,所述转杆(5)穿过并固定在两组第一轴承4的内环,所述移动组件(2)内侧外侧开设有与衔接件(8)适配的滑道,所述衔接件(8)与移动夹持件(7)相连构成一个整体,所述衔接件(8)套设在转杆(5)上且与转杆(5)之间存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件(6)、移动夹持件(7)内侧均包覆有橡胶防滑层,所述安装框架(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抛光板件(14)与安装框架(12)相适配且末端两侧设有与滑槽(1201)相适配的楞,所述气缸(13)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12)的顶部且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抛光板件(14)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5)包括转动端(1501)、开腔(1502)以及螺纹杆(1503),所述固定板(15)贯穿且固定安装在抛光板件(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腔(1502)开设在固定板(15)的一侧,所述抛光杆(16)的一端伸入开腔(15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50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开腔(1502)底部,所述螺纹杆(1503)的另一端穿过抛光杆(16)后伸出固定板(15)并与转动端(1501)相连接,所述抛光杆(16)外侧、抛光板件(14)底部均铺设有抛光件,所述螺纹杆(1503)与抛光杆(16)之间存在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移动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内开设有转动腔(3),所述转动腔(3)内设置有第一轴承(4),所述转动腔(3)内设置有转杆(5),所述移动组件(2)外侧设置有固定夹持件(6),所述移动组件(2)上设置有移动夹持件(7),所述移动组件(2)上设置有衔接件(8),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杆(10),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轴承(11),所述底座(1)上远离移动组件(2)设置有安装框架(12),所述安装框架(12)上设置有气缸(13),所述安装框架(12)内设置有抛光板件(14),所述抛光板件(14)上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上设置有抛光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与外界电源之间存在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9)的输出端,所述输出杆(10)的另一端穿过移动组件(2)后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承(11)的内环中,所述输出杆(10)与移动组件(2)之间存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加工用抛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4)共有两组,所述转杆(5)穿过并固定在两组第一轴承4的内环,所述移动组件(2)内侧外侧开设有与衔接件(8)适配的滑道,所述衔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吉庆裴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兴鸿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