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绝缘护套层破损修复用模具,其构成包括上模[1]和下模[4],其特征是,该模具具有凹凸结构,即其上下模通过上模的凸起部分[2]和下模的凹槽部分[5]相互嵌合而形成模腔[3],上下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路可以通入冷却水的管路,分别形成两套独立的冷却水循环回路,可以控制调整模具受热面的10~35%得到冷却,防止电缆不需修复的部分因过度受热而损伤。(*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行业,具体地说,涉及修复电缆绝缘护套层破损处所必 需用的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结构较为复杂的电缆,除了绞合在一起的各股导线均有绝缘层加以保护外,其最 外层一般均设有一层称之为护套的绝缘保护层,在电缆的使用过程中,因电缆的拖曳摩擦, 会造成护套表皮的摩擦磨损,有些设备上的电缆是随设备一起成套供应或进口的,难以或 甚至无法对单纯的电缆进行更换,这就产生了要求对原电缆的破损处部位作局部修复的需 求。这种电缆修复工作的技术要求如下1、修复后的电缆对信号传输没有影响;2、修补材料的材质与原电缆材质一致;3、修复后电缆直径与原电缆直径相同;4、修复接合面应光滑流线;5、修复部位应保证在直径为40cm的轴上缠绕后,放开,不发生“开胶”或“脱胶”现 象,达到实际使用要求。此项工作,在国内尚没有开展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电缆修复工作符合上述技术要求的工装模 具。目前的电缆护套普遍使用具有一定耐油耐老化性能又便于挤出加工且无需硫化 的热塑性弹性体,特别是像改性聚氯乙烯那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绝缘电缆的护套层,这类 材料的表面能低,不易使用胶粘剂进行粘接修补,最好的粘接方法是本体粘接,即利用热塑 弹性体的热塑性质,使与主体材料相似或相同的材料相互熔融融合来修复同样是由热塑弹 性体制成的电缆护套层的受损部位是比较合理的一条技术路线。这时必须实现电缆表皮破 损部位与修补材料一起的塑化定型,为此需要用一个模具来产生造型和定型的作用,但是, 这类模具在使用中会遇到以下几个难点①加工热塑性材料的模具与加工橡胶的模具不 同,从压力角度而言,橡胶可以传递压力,橡胶在模具内成型,直接加压就可以了 ;但是,对 于热塑材料,在塑化温度下,压力就会失去,以致不易使修复表面平整。一般情况下,需要有 适当的模具结构和工艺来保证压制件的形状及平整度。②由于护套材料的热塑性质,修复 电缆用模具必须保证电缆加热时,模具两端的不需要修复的电缆不会因受热而损坏。为此, 本技术对模具进行了特别设计,主要采用二个关键技术①模具采用凹凸结构设计,保 证电缆在高温状态下获得一定的压力。②模具设计成在受热状态下局部(端头)冷却的结 构,由循环冷却水对模具两端头进行冷却,保证电缆不会损坏。根据上述思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所提供的一种电缆绝缘护套层破损修复用模具,其构成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该模具具有凹凸结构,即其上下半模通过 上模的凸起部分和下模的凹槽部分相互嵌合而形成模腔,上下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路可 以通入冷却水的管路,即在上模上设有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和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 同侧,分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和第一水进水口设有两个第二出水口 ;在另一侧,分 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设有两个第二进水口,分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 二进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的两个第一出水口;同样,在下模上设有;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和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同侧,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和第一进水口设有两个 第二出水口 ;在另一侧,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设有两个第二进水 口,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的两个第一出水口。上模和下模各自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分别通过两根硅橡胶软管相连通,可 通入循环冷却水实现模具受热面的局部冷却,由于上下模均有两路独立的冷却水循环回 路,所以模具的局部冷却面积是可以受控调节的,使模具受热面的10 35%得到冷却。根据本技术的设计,下模凹槽的深度为5 15mm,上下模板闭合时有2 6mm 的间隙。采取这样的凹凸结构能保证修补物料始终充实在模具内部,并在模具冷却启模后 得到光滑流线的表面。此外,这种凹凸结构还具有上下模的定位作用,可以不用模具定位 销,使开模容易。本技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针对电缆护套层多采用热塑弹性体作 为主体材料的实际,采用了适合于热塑材料塑型定型的凹凸结构模具,从而保证修复后的 电缆表皮光滑流线。由于修补物通过熔融而与电缆护套层融合成一体,不会发生修补物开 胶脱胶等缺陷。加上,本技术的可控可调式局部冷却设计,可以确保修补处附近的电缆 绝缘不受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断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所述上模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上模俯视示意图;图5 是本技术所述下模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下模仰视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上模;2——上模凸起部分;3——模腔;4——下模;5——下模 凹槽部分;6——上下模闭合时上下模板的间隙;7——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8——上模 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9、10——分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第二出水口 ; 11、12——分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第二进水口 ;13、14——分别 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的第一出水口 ;15——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 16——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17、18——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和第一进水口 的第二出水口 ;19、20——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的第二进水口 ; 21,22——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的第一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决不局限于该实施 例。实施例一种电缆绝缘护套层破损修复用模具,其构成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 是,该模具具有凹凸结构,即其上下模通过上模的凸起部分和下模的凹槽部分相 互嵌合而形成模腔,上下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路可以通入冷却水的管路,即在上模上设 有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分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二进 水口 和第一进水口 的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的第二出水口 和对应 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的第二出水口 ;分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和 第二进水口 的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的第二进水口 和对应上模冷却水 第二进水口 的第二进水口 ;分别对应上模冷却第二进水口 和第一水进水口 的对应上模冷却第二进水口 的第一出水口 和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的第一出水口 ;在下模上设有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和第一进水口 的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 水口 的第二出水口 和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的第二出水口 ;分 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和第二进水口 的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的第二进水口 和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的第二进水口 ;分别对应下模 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和第一进水口 的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 的第一出 水口 和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 的第一出水口 。整个模具长300mm,宽80mm,上下模嵌合后整个模具高65mm,凹凸部分宽42mm。采用本模具来修复某进口设备上的直径为20mm的声纳拖曳电缆绝缘护套层的破 损处,事先把破损处的破损情况分为三级,即I级表皮裂纹,表皮刮伤,其深度不破坏棉编织层。II级表皮裂纹,表皮刮伤,棉编织层轻微损坏,内层导线完好。III级表皮剥开,棉编织层断裂,电缆导线断裂。电缆护套层破损处的修复工艺为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绝缘护套层破损修复用模具,其构成包括上模[1]和下模[4],其特征是,该模具具有凹凸结构,即其上下模通过上模的凸起部分[2]和下模的凹槽部分[5]相互嵌合而形成模腔[3],上下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路可以通入冷却水的管路,即在上模上设有: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7];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8];分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8]和第一进水口[7]的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8]的第二出水口[9]和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7]的第二出水口[10];分别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7]和第二进水口[8]的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7]的第二进水口[11]和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8]的第二进水口[12];分别对应上模冷却第二进水口[8]和第一水进水口[7]的对应上模冷却第二进水口[8]的第一出水口[13]和对应上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7]的第一出水口[14];在下模上设有: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15];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16];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16]和第一进水口[15]的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16]的第二出水口[17]和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15]的第二出水口[18];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15]和第二进水口[16]的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15]的第二进水口[19]和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16]的第二进水口[20];分别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16]和第一进水口[15]的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二进水口[16]的第一出水口[21]和对应下模冷却水第一进水口[15]的第一出水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中文,张建庆,毕建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