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内变速器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980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11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内变速器及自行车。自动内变速器包括芯轴以及设于芯轴上的输入机构、输出机构、传动机构、操控机构、调节机构。操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操控组件,操控组件包括操控盘、A弹性件;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输入构件、调节套;操控盘、调节套均可绕芯轴旋转设置,A弹性件连接于操控盘、调节套之间。调节套、A弹性件、操控盘同轴分布,调节套能够在同一轴心上对A弹性件直接输出扭矩力,使A弹性件将扭矩力直接储藏并生成扭矩弹性势能,作用于操控盘。在输入构件与调节套之间设置单向传动,输入构件单向传动至调节套中,能够防止A弹性件反向传动,保证操控盘在阈值内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内变速器的,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内变速器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1、应用于自行车上的内变速器中大致分为手动内变速器和自动内变速器两大类,自动内变速器能够随着自行车车速的变换实现自动换档调节,不需要骑行者进行额外的手动操作,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骑行者的骑行体验。

2、现有技术中,自动内变速器通常包括安装轴、输入机构、输出机构、变速机构以及换档控制机构等部件。输入机构用以与自行车后轮的飞轮连接(或者输入机构也可为包含有飞轮的组件),从而当自动内变速器安装于自行车上时,输入机构能通过飞轮的带动下发生转动。而输出机构通常为后轮花毂,从而当自动内变速器安装于自行车上时,输出机构的转动能同步带动后轮转动,实现自行车的行进。变速机构设置于输入机构与输出机构之间,为输入机构与输出机构之间的传动部件,用以将输入机构的转动动力传递至输出机构,从而带动输出机构转动。其中,变速机构中可设置有多个动力传递路径,换档控制机构用以对变速机构进行控制。通过换档控制机构来控制变速机构中部件之间的离合,或者通过换档控制机构来控制变速机构与输出机构之间的离合,来实现对自行车的换档变速。

3、通常换档控制机构会配备一个对其换挡阈值进行调控的调节机构。调控机构一般由调节件、输入构件、调节弹簧等零件组成。但是,现有的调控机构结构复杂,安装难度高,内部空间利用不紧凑;且,力的输入没有直接性,在力的传递过程往往存在能量丢失或非正常转移。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将力以同轴、直接的方式进行传动输入的,从而实现阈值调配的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内变速器,包括芯轴以及设于芯轴上的;

2、输入机构,可旋转设于芯轴上;

3、输出机构,可旋转设于芯轴上,包括轮毂壳和第一卡合齿圈,第一卡合齿圈一体成型在轮毂壳上;

4、传动机构,安装于芯轴上,并位于输入机构、轮毂壳之间,传动机构至少具有两个力传递路径,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力传动路径;

5、操控机构,可旋转设于芯轴上,并与传动机构驱动连接;

6、调节机构,可旋转设于芯轴上,并与操控机构传动连接,

7、操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操控组件,操控组件包括操控盘、a弹性件;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对应操控组件设置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输入构件、调节套;操控盘、调节套均可绕芯轴旋转设置,a弹性件连接于操控盘、调节套之间,调节套、a弹性件、操控盘同轴分布,输入构件设于轮毂壳的一侧端面;

8、输入构件与调节套单向传动连接,传动力能且仅能由输入构件输入调节套。

9、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两轮车上的内变速器,能够根据速度的快慢进行自动化变速。本自动内变速器中,动力由输入机构处输入,并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至输出机构中,最后由输出机构将动力输出,动力输出以轮毂壳转动的方式进行输出。而且,传动机构至少具有两个力传递路径,操控机构根据轮毂壳转动的速度对力传递路径进行择优切换,称为自动换挡;其中,操控盘上设置有a弹性件,操控盘需要克服a弹性件的扭矩弹性势能进行工作;调节机构能够对a弹性件的扭矩弹性势能的大小进行调节,因此,调节机构能够对操控机构的挡位切换阈值进行调节。本内变速器的调节机构中,由输入构件、调节套对a弹性件的扭矩弹性势能的大小进行调节,为了无外力情况下保持a弹性件的扭矩弹性势能,在输入构件与调节套之间设置单向传动,输入构件单向传动至调节套中,能够防止a弹性件反向传动,保证操控盘在阈值内工作。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档位切换阈值进行调节,满足更多骑行者的需求。而且,调节套、a弹性件、操控盘同轴分布,调节套能够在同一轴心上对a弹性件直接输出扭矩力,使a弹性件将扭矩力直接储藏并生成扭矩弹性势能,作用于操控盘;能够减少输入构件的输入力的损耗,通过上述机构能够保证a弹性件稳定工作。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构件能够驱动调节套旋转,从而改变a弹性件的形变状态,以改变a弹性件对操控盘的弹性势能。

11、由此,操控盘克服a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实现转动,通过改变a弹性件的弹性势能,以改变操控盘的控制阈值,通过此方式对操控盘的变速阈值进行控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构件包括蜗轮、蜗杆,蜗轮可旋转地设于轮毂壳的一侧端面,蜗轮可旋转地设于轮毂壳的一侧端面,调节套设有与蜗轮啮合的调节齿圈。

13、由此,通过蜗轮、蜗杆组成的输入构件能够实现上述的单向传动功能,输入力仅能在蜗杆传动至蜗轮处。而且,蜗轮蜗杆之间的传动比很小,蜗杆转一圈,涡轮转一小齿;因此,通过蜗轮蜗杆能够进行更细微的调节。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蜗杆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芯轴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蜗杆远离蜗轮的一端从轮毂壳露出。

15、由此,蜗轮、蜗杆如上述设置,通过蜗杆露出的部分进行力输入,并通过蜗轮传动至调节套。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轮毂壳的一端设有端盖,蜗轮、蜗杆均设于端盖上,蜗轮位于端盖的偏心位置,端盖上设置有供蜗杆露出的调节孔。

17、由此,端盖对蜗轮、蜗杆进行定位安装,透过端盖的调节孔与蜗杆进行力输入。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控机构还包括安装座,操控组件还包括单向离合环、转接架以及若干可摆动设置的离心块;

19、安装座固定地设于轮毂壳内,若干离心块圆周阵列在安装座上,单向离合环、转接架均可绕芯轴旋转设置,操控盘通过转接架与单向离合环连接,离心块与操控盘传动配合。

20、由此,操控组件由上述结构构成,由安装座对对离心块进行安装,透过离心块的离心力对操控盘进行控制,操控盘通过转接架对单向离合环进行传动,由单向离合环选择传动机构的力传递路径。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向离合环上设置有多干第一滚柱,第一滚柱与第一卡合齿圈配合。

22、由此,通过转动单向离合环,使单向离合环的第一滚柱与传动机构的第一卡合齿圈进行配合,从而实现力传递。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控组件还包括b弹性件,b弹性件设于单向离合环的边沿,b弹性件作用于单向离合环、转接架之间。

24、由此,b弹性件使单向离合环与转接架之间产生扭矩弹性势能,能够在单向离合环与轮毂壳之间的速度传递被超越时候起作用,使单向离合环复位,从而使第一滚柱与传动机构的第一卡合齿圈分离。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心块上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位于离心块的铰接端一侧,操控盘为边沿对应若干离心块设置有驱动卡口,驱动杆嵌合在对应的驱动卡口中。

26、由此,当轮毂壳转动到一定速度时候,离心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摆动,驱动杆也随着摆动,多个离心块的驱动杆同时往一个圆周方向摆动,对驱动卡口施加圆周方向的力,操控盘进行一定角度转动,操控盘从而对单向离合环进行转动控制。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轮毂壳为一体成型的钢。

28、由此,轮毂壳由钢材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00)以及设于芯轴(100)上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构件(611)能够驱动所述调节套(612)旋转,从而改变所述A弹性件(532)的形变状态,以改变所述A弹性件(532)对操控盘(531)的弹性势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构件(611)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6111)、蜗杆(6112),所述蜗轮(6111)可旋转地设于轮毂壳(310)的一侧端面,所述调节套(612)设有与蜗轮(6111)啮合的调节齿圈(6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112)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芯轴(10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蜗杆(6112)远离蜗轮(6111)的一端从所述轮毂壳(310)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壳(310)的一端设有端盖(320),所述蜗轮(6111)、蜗杆(6112)均设于端盖(320)上,所述蜗轮(6111)位于端盖(320)的偏心位置,所述端盖(320)上设置有供蜗杆(6112)露出的调节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机构(500)还包括安装座(510),所述操控组件(530)还包括单向离合环(533)、转接架(534)以及若干可摆动设置的离心块(5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环(533)上设置有多干第一滚柱(539),所述第一滚柱(539)与第一卡合齿圈(311)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组件(530)还包括B弹性件(535),所述B弹性件(535)设于单向离合环(533)的边沿,所述B弹性件(535)作用于单向离合环(533)、转接架(53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块(536)上设置有驱动杆(537),所述驱动杆(537)位于离心块(536)的铰接端一侧,所述操控盘(531)为边沿对应若干离心块(536)设置有驱动卡口(538),所述驱动杆(537)嵌合在对应的驱动卡口(538)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壳(310)为一体成型的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00)包括第一行星架(410)、第二行星架(420)、太阳轮(430)、第二内齿圈(440)、第一内齿圈(470)、若干第一行星轮(450)以及若干第二行星轮(46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组件(530)设置有两个,所述调节组件(610)设置有两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圈(470)一体成型在第二行星架(420)靠近第一行星架(410)的一端,所述第一行星架(410)的一端嵌套在所述第二行星架(420)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机构(500)还包括单向离合圈(520),所述单向离合圈(520)套设在第一行星架(410)外,所述单向离合圈(520)设于第一行星架(410)与轮毂壳(310)之间;所述单向离合圈(520)上阵列有若干第二滚柱(521),所述第一行星架(410)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卡合齿圈(411);所述单向离合圈(520)与第一行星架(410)之间设置有C弹性件(522)。

15.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应用了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00)以及设于芯轴(100)上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构件(611)能够驱动所述调节套(612)旋转,从而改变所述a弹性件(532)的形变状态,以改变所述a弹性件(532)对操控盘(531)的弹性势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构件(611)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6111)、蜗杆(6112),所述蜗轮(6111)可旋转地设于轮毂壳(310)的一侧端面,所述调节套(612)设有与蜗轮(6111)啮合的调节齿圈(6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112)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芯轴(10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蜗杆(6112)远离蜗轮(6111)的一端从所述轮毂壳(310)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壳(310)的一端设有端盖(320),所述蜗轮(6111)、蜗杆(6112)均设于端盖(320)上,所述蜗轮(6111)位于端盖(320)的偏心位置,所述端盖(320)上设置有供蜗杆(6112)露出的调节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机构(500)还包括安装座(510),所述操控组件(530)还包括单向离合环(533)、转接架(534)以及若干可摆动设置的离心块(5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环(533)上设置有多干第一滚柱(539),所述第一滚柱(539)与第一卡合齿圈(311)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组件(530)还包括b弹性件(535),所述b弹性件(535)设于单向离合环(533)的边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激初林杰煌何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洛梵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