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936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该滑板车后减震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滑板车前车叉上的减震器拆卸维护起来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该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包括车架组,所述车架组一端处设置有后叉组,所述后叉组一端处内侧表面连接有双减震弹簧,所述双减震弹簧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后叉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该滑板车后减震结构,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让双减震弹簧设置在后叉组上,先拧出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即可把后叉组与车架组分离开来,再拧出第一螺栓即可方便的把双减震弹簧从后叉组上拆卸下来,避免操作人员更换减震器时需要繁琐的拆卸前车叉上的轮胎,节约了维护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滑板车,具体涉及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1、滑板车是一种可代步的骑行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代步工具的选择要求也同样有所提升,如公开号“cn2411196y”的滑板车前轮避震装置,即主要在于滑板车的前轮与车前管下叉之间枢设有活动接片及弹性体等避震构件,从而滑板车的前轮部位具有减震缓冲的效果,以达到乘骑滑板车更快、更舒适的目的。专利技术人认为该现有的滑板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该滑板车的减震器是安装在前车叉处,当该滑板车的减震器出现损坏需要进行检修更换时,就需要将前车叉上的车轮一起拆卸下来,这样操作较为浪费时间,同时经常拆卸车轮再安装会造成车轮的零件磨损,从而影响到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该滑板车后减震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滑板车前车叉上的减震器拆卸维护起来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该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包括车架组,所述车架组一端处设置有后叉组,所述后叉组一端处内侧表面连接有双减震弹簧,所述双减震弹簧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后叉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后叉组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所述后叉组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车架组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双减震弹簧另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车架组一端处两端表面还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双减震弹簧底部表面还设置有防护机构。

5、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滑板车后减震结构时,通过使用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之间的依次安装,可以让双减震弹簧安装在后叉组上,先拧出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即可把后叉组与车架组分离开来,再拧出第一螺栓即可方便的把双减震弹簧从后叉组上拆卸下来。

6、优选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凸块、第二凸块、挡板、槽孔和第四螺栓,双减震弹簧一端处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凸块,且双减震弹簧另一端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底部表面连接有挡板,挡板底部表面开设有贯穿的槽孔,槽孔内部贯穿连接有第四螺栓,用第四螺栓贯穿槽孔,使第四螺栓的一端拧合进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中,使挡板的两端固定在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上,这样挡板即可把双减震弹簧的底端给遮挡起来。

7、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孔的尺寸及位置与第一固定孔尺寸及位置相匹配,第一螺栓通过贯穿弹簧垫圈和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固定孔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当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固定孔的位置重合时,用第一螺栓贯穿过弹簧垫圈和第一安装孔拧合进第一固定孔中,可以让双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后叉组上。

8、更进一步的,第二安装孔的尺寸及位置与第二固定孔尺寸及位置相匹配,所以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位置通过调整可以重合在一起。

9、更进一步的,第二螺栓通过贯穿弹簧垫圈和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固定孔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当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位置重合时,用第二螺栓贯穿过弹簧垫圈和第二安装孔拧合进第二固定孔中,可以让后叉组与车架组连接在一起。

10、更进一步的,第三安装孔的尺寸及位置与第三固定孔尺寸及位置相匹配,所以第三安装孔和第三固定孔的位置通过调整可以重合在一起。

11、更进一步的,第三螺栓通过贯穿弹簧垫圈和第三安装孔与第三固定孔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当第三安装孔和第三固定孔的位置重合时,用第三螺栓贯穿过弹簧垫圈和第三安装孔拧合进第三固定孔中,可以让双减震弹簧的一端与车架组连接在一起。

12、更进一步的,第四螺栓通过贯穿槽孔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构成螺纹连接,通过用第四螺栓贯穿槽孔拧合进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中,可以使挡板的两端固定在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上。

13、(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技术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让双减震弹簧设置在后叉组上,先拧出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即可把后叉组与车架组分离开来,再拧出第一螺栓即可方便的把双减震弹簧从后叉组上拆卸下来,避免操作人员更换减震器时需要繁琐的拆卸前车叉上的轮胎,节约了维护时间;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让双减震弹簧底端处安装有挡板,可以把双减震弹簧底部给遮挡起来,减少滑板车使用时,路面上的石子从滑板车底部的缝隙中溅射到双减震弹簧中的概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包括车架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1)一端处设置有后叉组(2),所述后叉组(2)一端处内侧表面连接有双减震弹簧(3),所述双减震弹簧(3)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所述后叉组(2)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所述第一安装孔(5)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栓(6),所述第一螺栓(6)与后叉组(2)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7),所述后叉组(2)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8),所述车架组(1)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9),所述第二安装孔(9)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10),所述双减震弹簧(3)另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1),所述车架组(1)一端处两端表面还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2),所述第三安装孔(12)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三螺栓(13),所述双减震弹簧(3)底部表面还设置有防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凸块(14)、第二凸块(15)、挡板(16)、槽孔(17)和第四螺栓(18),所述双减震弹簧(3)一端处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凸块(14),且双减震弹簧(3)另一端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二凸块(15),所述第一凸块(14)和第二凸块(15)底部表面连接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底部表面开设有贯穿的槽孔(17),所述槽孔(17)内部贯穿连接有第四螺栓(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5)的尺寸及位置与第一固定孔(4)尺寸及位置相匹配,所述第一螺栓(6)通过贯穿弹簧垫圈(7)和第一安装孔(5)与第一固定孔(4)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9)的尺寸及位置与第二固定孔(8)尺寸及位置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10)通过贯穿弹簧垫圈(7)和第二安装孔(9)与第二固定孔(8)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2)的尺寸及位置与第三固定孔(11)尺寸及位置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栓(13)通过贯穿弹簧垫圈(7)和第三安装孔(12)与第三固定孔(11)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螺栓(18)通过贯穿槽孔(17)与第一凸块(14)和第二凸块(15)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包括车架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1)一端处设置有后叉组(2),所述后叉组(2)一端处内侧表面连接有双减震弹簧(3),所述双减震弹簧(3)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所述后叉组(2)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所述第一安装孔(5)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栓(6),所述第一螺栓(6)与后叉组(2)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7),所述后叉组(2)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孔(8),所述车架组(1)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9),所述第二安装孔(9)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10),所述双减震弹簧(3)另一端处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1),所述车架组(1)一端处两端表面还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2),所述第三安装孔(12)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三螺栓(13),所述双减震弹簧(3)底部表面还设置有防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后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凸块(14)、第二凸块(15)、挡板(16)、槽孔(17)和第四螺栓(18),所述双减震弹簧(3)一端处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一凸块(14),且双减震弹簧(3)另一端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二凸块(15),所述第一凸块(14)和第二凸块(15)底部表面连接有挡板(16),所述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鸿鹏张木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昶骑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