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及预应力楼梯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住宅建筑楼梯间的层高及平面尺寸具有通用性和重复性,所以预制楼梯是“部品构件产业化和通用化”中的重要一环,是住宅建筑中最可以标准化,最适合采用预制装配设计和施工的部分,对促进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快速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传统的现浇楼梯相比,预制楼梯不仅质量和观感大大提升,而且生产精度高、安装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不仅在施工过程中省去了临时通道,还节省了后期二次抹灰的环节,既满足了功能需要,又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而预制预应力楼梯除了综合了以上优点外,由于采用预应力钢筋;还兼备减轻重量,节省材料,降低能耗成本,降低对现场吊装和运输的要求等优点。而现有的预应力楼梯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2、第一、现有预应力楼梯模具只能生产单个楼梯,存在占地面积大,周转率低;
3、第二、现有普通钢筋楼梯模具,一般在混凝土浇筑1天达到脱模强度后,可开模取走;但预应力楼梯模具,在混凝土浇注1天达到脱模强度后仍无法放张预应力筋,需再等待5-6天左右,至混凝土达到放张强度后才可开模,以免预应力钢筋未与混凝土完全结合而受力收缩,致使预应力楼梯制作失败。现有预应力楼梯模具因无法实现达到脱模强度后,马上取走并制作下一个楼梯,故存在占用时间长、周转慢、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以解决现有预应力楼梯生产过程中,模具需在混凝土达到放张强度后才可开模取走,占用时间长、周转慢、生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为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两个踏步模和集成模;所述两个踏步模可位移地设置在所述底台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集成模的两侧;所述集成模包括集成架、两个梯侧面模、两个背模和两组张拉架;该两个梯侧面模、两个背模和两组张拉架设置在所述集成架上;所述两组张拉架位于所述两组张拉架两侧;所述两个背模位于所述两组张拉架之间且分别朝向所述两个踏步模;所述两个梯侧面模水平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两个背模下端拼接;所述集成架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底台连接;所述底台上设置有用于分别驱动所述两个踏步模相对所述集成模位移的两个驱动装置。
3、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踏步模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端模和第二端模;所述两个背模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三端模和第四端模;所述第三端模用于与第一端模拼合;所述第四端模用于与第二端模拼合;所述第一端模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处可拆卸地设置有预应力筋右穿装板;所述第四端模上可拆卸地设置有预应力筋左穿装板。
4、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架包括底平垫、中加强架和两个侧架;所述两个梯侧面模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平垫上表面上;所述两个背模分别固定在所述中加强架两侧;所述两组张拉架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架上。
5、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背模的第三端模均具有固定端模和活动端模;所述两个活动端模分别与所述两个固定端模可转动连接;所述集成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两个活动端模同时开合的开合机构。
6、进一步地,述开合机构包括连接座、丝母座、两个连杆和丝杆;所述连接座固定在集成架上,所述丝杆内端与连接座铰接;所述丝母座与丝杆中部配合连接;所述两个连杆一端与丝母座同心铰接;所述两个连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端模铰接;所述丝杆外端与轮盘或手柄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驱动装置均包括两个驱动缸、两个滑轨、四个滑轮机构、同步机构和移动架;所述两个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台上;所述踏步模固定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移动架上设置四个滑轮机构;所述四个滑轮机构分别与两个滑轨配合连接;所述四个滑轮机构之间通过同步机构连接;所述两个驱动缸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两个驱动缸输出端均与移动架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滑轨采用槽钢;所述滑轨槽口朝向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滑轮机构包括轮座、两个内滚轮和两个外滚轮;所述轮座固定在移动架上;所述两个内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轮座上且水平间隔分布;所述两个外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轮座上且上下平间隔分布;所述两个内滚轮位于所述滑轨内;所述两个外滚轮分别与所述滑轨上下面接触配合;所述两个外滚轮上在远离所述轮座另一端均设有挡环。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两个齿条、两个齿轮和同步轴;所述两个齿条固定在移动架上且平行间隔分布;所述同步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台上;所述两个齿轮分别固套在所述同步轴两端上;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架上设置有吊耳。
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楼梯的生产方法,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s10、将集成模定位安装在底台上;
13、s20、将两个踏步模分别朝向两个背模位移,直至合模到位时形成有两个楼梯浇注腔;
14、s30、布置预应力钢筋,同时将预应力钢筋两端部分别在两组张拉架上进行预应力张紧固定;
15、s40、浇注混凝土;
16、s50、当浇注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时将两个踏步模分别背向两个背模位移,直到开模到位;
17、s60、将集成模及其上两个楼梯一并从所述底台上吊出并移位到放置位进行养护;
18、s70、将另一个集成模吊装在所述底台上,并进行下一轮的生产。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0、第一、本专利技术在制备预应力楼梯时不要等待达到放张强度时即可取出,而集成模及其上两个楼梯是整体取走,仍然保持预应力张紧状态,在放置位完全凝固后达到放张强度再将产品从集成模上取下,可大大缩短制备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防止预应力筋未与混凝土结合而受力收缩的问题;
21、第二,本专利技术可同时用于预应力楼梯或普通楼梯的生产制备;且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只需等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时即可脱离模具主体(包括底台和两个踏步模),将已生产的预应力楼梯移动至放置区进行养护而达到放张强度,并同时进行下一组预应力楼梯的生产制作,进而缩短制作周期;且一次性可生产两个楼梯,具有占地面积小,周转率高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1)、两个踏步模(2)和集成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踏步模(2)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端模(5)和第二端模(6);所述两个背模(3-3)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三端模(7)和第四端模(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架(3-1)包括底平垫(3-11)、中加强架(3-12)和两个侧架(3-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背模(3-3)的第三端模(7)均具有固定端模(7-1)和活动端模(7-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10)包括连接座(10-1)、丝母座(10-2)、两个连杆(10-3)和丝杆(1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动装置(4)均包括两个驱动缸(4-1)、两个滑轨(4-2)、四个滑轮机构(4-3)、同步机构(4-4)和移动架(4-5);所述两个滑轨(4-2)固定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还包括同步机构(4-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架(3-1)上设置有吊耳(3-6)。
10.一种预应力楼梯的生产方法,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1)、两个踏步模(2)和集成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踏步模(2)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一端模(5)和第二端模(6);所述两个背模(3-3)两端均分别设有第三端模(7)和第四端模(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架(3-1)包括底平垫(3-11)、中加强架(3-12)和两个侧架(3-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背模(3-3)的第三端模(7)均具有固定端模(7-1)和活动端模(7-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楼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10)包括连接座(10-1)、丝母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身林,李麟,尹国旗,姜凯旋,王栋,苏天童,谢贵全,
申请(专利权)人:筑邦建筑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