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780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所述隧道冷却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上方设置有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锅筒,所述锅筒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对流管束和第二对流管束,所述隧道冷却仓的顶部安装有便于锅筒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机构,使第二对流管束与锅筒分离,当锅筒或第一对流管束出现故障时,将移动台向外拉动,使锅筒和第一对流管束移动到冷却段温度较低的位置进行维护,当第二对流管束出现故障时,采用同样方式将第二对流管束拉出维护,该结构能够使余热锅炉分开为两部分进行维护,相对于锅炉整体,该方式能够节约维护时间,维护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窑余热回收,具体为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1、隧道窑内按温度区间可分为3个温度带:预热带、焙烧带与冷却带。炭坯装入金属匣钵后随窑车进入预热带,直至被加热到300℃,所需热量来自高温焙烧带的废烟气和冷却带送来经热交换后的热风。预热炭坯后的全部废烟气,通过预热带内的排烟孔,经分支烟道后汇人总烟道排出。焙烧带在畜体的中部设有烧嘴,来自冷却带的预热空气与燃料一起混合燃烧,形成高温带,对炭坯进行焙烧加热处理。焙烧温度可达850-950℃。冷却带通过冷风机向窑内送人冷空气,对装有炭坯的匣钵冷却,制品出窑温度低于350℃。

2、在对冷却段余热回收时,通常采用余热锅炉架在冷却隧道窑的顶部,通过热空气与对流管束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回收的热量用于日常热水使用。由于余热锅炉体积大,锅炉在维护时及其影响隧道窑的正常使用。

3、在中国专利cn218723205u中公开了一种隧道窑余热锅炉,包括隧道窑两侧的侧壁,所述隧道窑的上方敞开,在隧道窑的侧壁上端设置有钢架,钢架的上端安装有汽包,钢架的下端设置有水冷膜式壁,水冷膜式壁将隧道上方封闭,水冷膜式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上升集箱和下降集箱,上升集箱和下降集箱分别通过上升管和下降管连接到汽包上。

4、该余热锅炉造价低,安装运输方便,施工周期快,但该装置在隧道窑窑顶安装完成后为一个整体,当在维护时需要对设备整体维护,影响隧道窑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隧道窑冷却段用余热锅炉,其锅筒与对流管束固定为整体,维护时不便于维护,影响隧道窑使用时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包括隧道冷却仓,所述隧道冷却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上方设置有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锅筒,所述锅筒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对流管束和第二对流管束,所述隧道冷却仓的顶部安装有便于锅筒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散热口的内壁设置有便于第二对流管束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对流管束位于锅筒的两侧,所述第二对流管束位于锅筒的下方,所述隧道冷却仓的一侧均设置有对第一对流管束和第二对流管束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锅筒的一侧设置有供第二对流管束与锅筒连接的连接结构。

3、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台和第一轨道,所述移动台滑动连接在第一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一对流管束组的一端与锅筒焊接,所述第一对流管束另一端的外壁与移动台的顶部焊接。

4、优选的,所述第一对流管束与移动台均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移动台分别位于锅筒的两侧。

5、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高位滑轨和低位滑轨,所述高位滑轨与低位滑轨分别安装在散热口两侧的内壁,所述高位滑轨与低位滑轨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台,所述第二对流管束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对流管束相对散热口内壁成倾斜设置。

6、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定位销,所述移动台与滑台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和隧道冷却仓且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均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法兰盘与锅筒连通,另一组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二对流管束连通。

8、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进水管连接,另一个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出水管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机构,使第二对流管束与锅筒分离,当锅筒或第一对流管束出现故障时,将移动台向外拉动,使锅筒和第一对流管束移动到冷却段温度较低的位置进行维护,当第二对流管束出现故障时,采用同样方式将第二对流管束拉出维护,该结构能够使余热锅炉分开为两部分进行维护,相对于锅炉整体,该方式能够节约维护时间,维护更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冷却仓(1),所述隧道冷却仓(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口(2),所述散热口(2)的上方设置有余热锅炉(3),所述余热锅炉(3)包括锅筒(301),所述锅筒(30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对流管束(302)和第二对流管束(303),所述隧道冷却仓(1)的顶部安装有便于锅筒(301)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7),所述散热口(2)的内壁设置有便于第二对流管束(303)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8),所述第一对流管束(302)位于锅筒(301)的两侧,所述第二对流管束(303)位于锅筒(301)的下方,所述隧道冷却仓(1)的一侧均设置有对第一对流管束(302)和第二对流管束(303)定位的定位机构(4),所述锅筒(301)的一侧设置有供第二对流管束(303)与锅筒(301)连接的连接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7)包括移动台(701)和第一轨道(702),所述移动台(701)滑动连接在第一轨道(702)的上方,所述第一对流管束(302)组的一端与锅筒(301)焊接,所述第一对流管束(302)另一端的外壁与移动台(701)的顶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流管束(302)与移动台(701)均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移动台(701)分别位于锅筒(30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8)包括高位滑轨(801)和低位滑轨(802),所述高位滑轨(801)与低位滑轨(802)分别安装在散热口(2)两侧的内壁,所述高位滑轨(801)与低位滑轨(802)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台(803),所述第二对流管束(303)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滑台(8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对流管束(303)相对散热口(2)内壁成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板(401)和定位销(402),所述移动台(701)与滑台(803)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孔(403),所述定位销(402)的一端贯穿固定板(401)和隧道冷却仓(1)且与定位孔(403)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5)包括进水管(501)与出水管(502),所述进水管(501)与出水管(502)均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进水管(501)与出水管(502)的一端通过法兰盘与锅筒(301)连通,另一组所述进水管(501)与出水管(502)的一端与第二对流管束(30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5)还包括软管(503),所述软管(503)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软管(5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进水管(501)连接,另一个所述软管(5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出水管(502)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冷却仓(1),所述隧道冷却仓(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口(2),所述散热口(2)的上方设置有余热锅炉(3),所述余热锅炉(3)包括锅筒(301),所述锅筒(30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对流管束(302)和第二对流管束(303),所述隧道冷却仓(1)的顶部安装有便于锅筒(301)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7),所述散热口(2)的内壁设置有便于第二对流管束(303)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8),所述第一对流管束(302)位于锅筒(301)的两侧,所述第二对流管束(303)位于锅筒(301)的下方,所述隧道冷却仓(1)的一侧均设置有对第一对流管束(302)和第二对流管束(303)定位的定位机构(4),所述锅筒(301)的一侧设置有供第二对流管束(303)与锅筒(301)连接的连接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7)包括移动台(701)和第一轨道(702),所述移动台(701)滑动连接在第一轨道(702)的上方,所述第一对流管束(302)组的一端与锅筒(301)焊接,所述第一对流管束(302)另一端的外壁与移动台(701)的顶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却段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流管束(302)与移动台(701)均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移动台(701)分别位于锅筒(30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窑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利民朱怀水周诚光余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亚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