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和生专利>正文

扁形茶(龙井茶)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7771 阅读:6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形茶(龙井茶)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及加工方法,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由茶叶的脱水、分级、杀青、理条、炒制、微波回潮、压扁成形、辉锅提香及筛选等设备通过茶叶输送装置、投料装置连接而成,整个生产线均由中央控制柜自动控制。它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扁形茶生产存在的加工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及人力、设备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生产周期短,特别是将复杂的人工技术劳动转换成智能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生产成本低,设备投资少且技术容易掌握,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扁形茶(龙井茶)规模化生产的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扁形茶(龙井茶)是绿茶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茶叶产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浙江省各个产茶县几乎都生产扁形茶。安徽、江西、贵州、广西、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山东等省都开始逐步发展扁形茶。扁形茶外形扁平光滑,长短、大小均匀整齐,色泽翠绿、香气高雅、鲜亮清幽、叶底成朵,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扁形茶的加工是很复杂的传统工艺,一直以来都是手工炒制,掌握其炒制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各人炒制的茶叶质量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千家万户种茶叶,千家万户搞加工,这是多年来茶叶生产的基 本情况。近年来,在扁形茶加工机械的创新中扁形茶炒制机作为单机进入茶农的千家万户,在加工茶叶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由于各人炒制技术和使用机器的水平不一,扁形茶叶加工的质量水平还是存在着参差不齐,茶叶质量高低不一的普遍现象,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很多,千家万户搞种植,千家万户搞加工,生产模式落后,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千家万户的分散加工方式不如相对集中在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厂形式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的发挥。过于分散的加茶叶加工,加工机器设备难以发挥它的最大效率,利用率较低。分散的设备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如能源的配置解决电力设施是投入很大,也是地方政府很为难的一个问题,不仅如此,能耗的浪费现象也很严重。综上所述,实行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集中加工模式,是很实际的也是具有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案,我们提出的扁形茶(龙井茶)自动流水生产设备系列产品正是为这样的加工厂配套的方案。加工过程中实现茶叶不落地、人手不接触可以实现无公害、无污染,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公开日为2006年12月13日、公开号为CN 2845461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线,采用了杀青装置、第一揉捻机、第一干燥装置及茶叶做形机依次连接,其中杀青装置为微波、远红外、热风三热源组合装置,第一干燥装置为热风式干燥装置或微波干燥装置或热风、红外组合装置或热风、微波组合装置的结构形式,这种茶叶生产线仅适合于卷形茶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扁形茶生产存在的加工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及人力、设备资源浪费问题而提供一种适合规模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生产周期短、效率高的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提供一种保证茶叶产成品质量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由茶叶的杀青、理条、炒制、压扁成形及辉锅提香设备通过茶叶输送装置连接而成,茶叶杀青、理条加工设备为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通过茶叶输送装置依次连接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茶叶微波回潮干燥机、压扁磨光成形机、辉锅提香机,所述的茶叶输送装置为茶叶输送机,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与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之间的茶叶输送机上设有茶叶冷却装置,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茶叶微波回潮干燥机、压扁磨光成形机、辉锅提香机及茶叶输送机均连接中央控制柜。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的理条工序紧接杀青工序连续完成,并且一边加工一边流动,不但加工出的茶叶质量好,而且适合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的需要。完成杀青、理条工序的茶叶为了防止茶叶变色按传统工艺需要将茶叶摊凉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本专利技术采用茶叶冷却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在茶叶输送装置上增设茶叶冷却装置,使得完成杀青、理条工序的茶叶在茶叶输送装置上边输送边冷却,既达到茶叶炒制工艺的要求,又使得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能连续不断的运转。茶叶的中间炒制过程由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及压扁磨光成形等三道工序完成,其中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与压扁磨光成形之间有一茶叶回潮过程,如果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后紧接压扁磨光成形工序的话,茶叶会出现外干内湿的现象,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传统的茶叶回潮过程需费时两小时以上,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待茶叶回潮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就很难实现自动化流水生产,本专利技术采用茶叶微波回潮干燥机来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在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与 压扁磨光成形之间加入微波回潮干燥工序,利用微波的特殊性能对在茶叶输送装置上流动的、内湿外干的茶叶进行微波加热,使其茶叶内部的水分迅速向外扩散,从而达到茶叶回潮干燥的目的,不但大大缩短了茶叶生产过程所需的时间,也使得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得以连续不断的运转。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的设备均连接中央控制柜并受中央控制柜控制,只要事先设置好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加工温度、加工时间及加工量等数据,中央控制柜就可以按设定的程序控制整个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优选,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前还依次设有鲜叶脱水机及鲜叶分级机,鲜叶脱水机与鲜叶分级机、鲜叶分级机与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之间设有鲜叶投料输送机,鲜叶脱水机、鲜叶分级机及鲜叶投料输送机均连接中央控制柜。对于雨天采摘等含水量较高的茶叶,如果直接进入杀青工序,不但影响杀青工序的效率,也会降低茶叶产成品的等级。因此,先通过鲜叶脱水机脱水,可以提高后续杀青工序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茶叶的质量等级;由于不同大小的鲜叶在加工过程中的时间、温度等参数有明显区别,因此对于大小差别过大的茶叶,通过鲜叶分级机进行分级,分级后分批进行加工,不但可以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而且也提高了茶叶的等级。对于表面干燥或大小均匀适度的茶叶,这两道工序就可以省去其中一道,也可全部省去,此时鲜叶就直接进入茶叶杀青工序。作为优选,辉锅提香机的出口端设有平面圆筛机,辉锅提香机的出口端通过茶叶传送带连接平面圆筛机,平面圆筛机及茶叶传送带连接中央控制柜。平面圆筛机用于筛去茶叶中的碎末,保证成品茶叶的质量。中央控制柜根据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的运作情况来决定平面圆筛机与茶叶传送带的工作状态。作为优选,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与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与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与压扁磨光成形机之间设有自动定量投料装置,自动定量投料装置由称量装置、投料小车及投料传送带组成,中央控制柜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称量装置、投料小车及投料传送带的动作。自动定量投料装置可以保证每次加工的茶叶达到一定的数量,避免茶叶过少或过多的情况下流入下道工序,影响茶叶的加工质量,同时也完全解决了传统炒茶工艺中的茶叶转移工序及定量分配问题。自动定量投料装置采用称重投料的结构形式,先将茶叶输送机上的茶叶传送至称量装置上,当中央控制柜检测到称量装置上的茶叶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即打开称量装置的出口将茶叶倒入投料小车,同时启动投料传送带,将投料小车传送到指定位置,并将投料小车上的茶叶倒入相应的扁形茶炒制机,再开启该扁形茶炒制机进行炒制,而投料小车即返回原始位置等待下一次运送。如果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设备运行平稳的话,自动定量投料装置也可以采用定时投料的结构形式,即事先按茶叶输送机上的茶叶流量及下道工序的茶叶加工定额计算出传送时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形茶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由茶叶的杀青、理条、炒制、压扁成形及辉锅提香等设备通过茶叶输送装置连接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茶叶杀青、理条加工设备为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4),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4)通过茶叶输送装置依次连接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10)、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11)、茶叶微波回潮干燥机(12)、压扁磨光成形机(13)、辉锅提香机(14),所述的茶叶输送装置为茶叶输送机(5),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4)与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10)之间的茶叶输送机(5)上设有茶叶冷却装置,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4)、第一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10)、第二次自动压扁做形炒制机(11)、茶叶微波回潮干燥机(12)、压扁磨光成形机(13)、辉锅提香机(14)及茶叶输送机(5)均连接中央控制柜(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革苏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和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