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型四轮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688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能实现燃料箱的箱容量增大的同时,可减少作用在燃料箱所形成的燃料泵的安装位置上的力矩的骑乘型四轮车辆。该骑乘型四轮车辆,具有配置在发动机的缸盖罩上方的燃料箱;以及配置在燃箱内的燃料泵。燃料箱的下面部,在缸盖罩的前方位置,在该下面部设有位于最低位置的深底部。燃料箱的上面部,在深底部的后方位置,设有朝后方且朝斜下方延伸地形成的倾斜部。燃料泵的上端安装于倾斜部,燃料泵从倾斜部向深底部,朝前方且朝斜下方延伸地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地形行驶车辆等的骑乘型四轮车辆,特别涉及燃料箱和燃料泵的配置。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多利用在不规整地形的骑乘型四轮车辆。这种骑乘型四轮车辆,在前轮和后轮之间,也就是说,在车体的中央部配置有发动机(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273572号说明书,下文中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骑乘型四轮车辆,在曲轴箱上配置有气缸,在设于气缸顶部的缸盖罩的上方,配置有由树脂成型的燃料箱。在这种骑乘型四轮车辆中,燃料箱越过缸盖罩向后方延伸,燃料箱的最深部分(下文中为深底部)位于缸盖罩的更后方。根据这样的燃料箱,通过使深底部的位置下降,可实现燃料箱容量的增大。此外,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骑乘型四轮车辆中,燃料箱内的燃料泵以从燃料箱上表面沿着垂直方向下垂的方式配置,燃料泵的下端位于深底部。
技术实现思路
在骑乘型四轮车辆中,在车辆翻越大的障碍物等的情况下,会出现车体以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为中心旋转地摆动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将发动机配置于车体中央部的车辆中,会出现车体前部以发动机为中心上升、而车体后部的位置相对下降的情况。此外,还会出现车体前部以发动机为中心下降、车体后部的位置相对上升的情况。燃料箱配置于缸盖罩上方的骑乘型四轮车辆以上述这样的方式摆动的情况下,燃料泵被作用有前后方向的力。换句话说,在这种车辆中,由于将燃料箱置于成为车体摆动(旋转)中心的发动机的上方,-->所以,在车体以发动机为中心旋转地摆动的情况下,燃料箱以发动机为中心在前后方向摆动,就会有前后方向的力作用于燃料泵。如专利文献1的骑乘型四轮车辆,在将燃料泵沿着垂直方向配置的车辆中,如果相对燃料泵作用有前后方向的力,则会在形成于燃料箱上表面的燃料泵的安装位置上产生大的力矩。特别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燃料箱用树脂形成的情况下,由于燃料箱的刚性不高,所以,在燃料泵的安装位置产生大的力矩将是不好的事情。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课题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实现燃料箱的箱容量增大的同时,降低作用在安装燃料泵的安装位置上的力矩的骑乘型四轮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骑乘型四轮车辆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具有曲轴箱、配置在上述曲轴箱的气缸及设在上述气缸顶部的缸盖罩。此外,骑乘型四轮车辆还备有配置在上述缸盖罩上方的燃料箱和配置在上述燃料箱内的燃料泵。上述燃料箱的下面部,在上述缸盖罩的更前方位置,设有位于该下面部最低位置的深底部,上述燃料箱的上面部,在上述深底部的更后方位置,设有朝后方且朝斜下方延伸形成的倾斜部。上述燃料泵的上端安装于上述倾斜部,上述燃料泵从上述倾斜部朝向上述深底部并朝向前方且向斜下方延伸地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燃料泵安装于倾斜的倾斜部,朝前方且朝斜下方延伸地配置。因此,与将燃料泵沿垂直方向配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作用在燃料泵的前后方向的力引起的燃料泵的安装位置上所发生的力矩。此外,由于燃料箱的深底部位于缸盖罩的前方,所以,能降低深底部的位置,实现燃料箱容量的增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式的骑乘型四轮车辆的侧面图。图2是设置在上述骑乘型四轮车辆的燃料箱、发动机及车座的侧面图。图3是设置在上述骑乘型四轮车辆的车体车架和燃料箱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2中燃料箱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上述燃料箱的侧面图。图6是上述燃料箱的平面图。在该图中,卸下了盖住燃料箱的给油口的盖和燃料箱内的燃料泵。图7是上述燃料箱的燃料泵的安装位置的平面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形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式的例子的骑乘型四轮车辆1的侧面图。图2是燃料箱40、发动机30及车座5的侧面图。图3是车体车架20和燃料箱40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2中燃料箱40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燃料箱40的侧面图。图6是燃料箱40的平面图。另外,在图6中,示出了卸下盖住燃料箱40的给油口48的盖62和配置在燃料箱40内的燃料泵50后的燃料箱40。骑乘型四轮车辆1是全地形行驶车辆。如图1所示,骑乘型四轮车辆1备有:左右前轮3、左右后轮4、支承前轮3和后轮4的车体车架20、车座5、发动机30及燃料箱40。此外,车体车架20具有:车座支架21、箱支架22、后车架23、下车架24及前车架25。如图2所示,发动机30在其下部设有曲轴箱31。此外,发动机30具有内部形成有气缸的气缸体32、气缸盖33以及配置在它们顶部的缸盖罩34。气缸体32配置在曲轴箱31上,气缸盖33配置在气缸体32上。缸盖罩34从上方覆盖气缸盖33。气缸体32和气缸盖33相对于垂直方向稍微向前方倾斜地配置。如图1所示,发动机30位于前轮3和后轮4之间,即位于大致车体的中央部,车体重心G位于曲轴箱31,曲轴箱31位于发动机30的下部。如图2所示,在气缸盖33的后方配置有节流阀体35。在节流阀体35内部,配置有对应于搭乘者的节流阀操作进行开闭的节流阀门。此外,在节流阀体35安装有燃料供给装置36,该燃料供给装置36将燃料供给在该节流阀体35中流动的空气中。在本实施形式中,燃料供给装置36是喷射燃料的喷射器。在发动机30的驱动中,利用燃料供给装置36,通过软管36a,从配置在燃料箱40内的燃料泵50供给燃料。-->下车架24配置在发动机30下方,从下方支承发动机30。如图3所示,下车架24具有位于车宽度方向的中央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延伸部24a和从前延伸部24a左右分开向后方延伸的后延伸部24b、24b。如图2或图3所示,前车架25配置在发动机30的前方。前车架25在该前车架25的前部设有左右的前支柱部26。前支柱部26从该前支柱部26的下端向上方延伸,同时,向后方倾斜。左右的前支柱部26的中间部26c位于在车宽度方向分开的位置。前支柱部26具有从中间部26c向斜下方延伸的下支柱部26a。左右的下支柱部26a以随着向下方去而它们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下支柱部26a、26a的下端相互结合,与下车架24的前延伸部24a连接。此外,前支柱部26具有从中间部26c向斜上方延伸的上支柱部26b。上支柱部26b向车宽度方向的中心侧倾斜,左右上支柱部26b的间隔随着向上方去而逐渐变小。如图2或图3所示,左右的上支柱部26b的上端相互结合,而一体化。这样,一体化的上支柱部26b的上端形成支承转向轴杆6的转向支承部26e。转向轴杆6的下端6a借助于下车架24的前延伸部24a支承。转向轴杆6从其下端6a向上方延伸,同时向后方倾斜,转向轴杆6的上部位于转向支承部26e后方。转向轴杆6用弯折器(フオルダ)(图中未示)安装于转向支承部26e,借助于该转向支承部26e可转动地支承着。在转向轴杆6的上端,固定有左右方向延伸的车把杆7。如图2或图3所示,前车架25在前支柱部26后方,设有左右的后支柱部27和左右加强支柱部28。后支柱部27的上端与中间部26C连接。后支柱部27从中间部26c向后方且朝斜下方延伸,该后支柱部27的下端(后端)与下车架24的后延伸部24b连接。加强支柱部28架设在后支柱部27与上支柱部26b之间。加强支柱部28与上支柱部26b的连接位置处于稍稍低于转向轴杆支承部26e的位置。加强支柱部28从与上支柱部26b的连接位置向大体垂直方向延伸。前轮3配置在前车架2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骑乘型四轮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其处于前轮与后轮之间,具有曲轴箱、位于所述曲轴箱的上方的气缸及设置在所述气缸的顶部的缸盖罩; 配置在所述缸盖罩的上方的燃料箱;以及 配置在所述燃箱内的燃料泵,所述燃料 箱的下面部,在所述缸盖罩的前方位置,具有位于该下面部中最低位置的深底部, 所述燃料箱的上面部,在所述深底部的后方位置,具有朝后方且朝斜下方延伸地形成的倾斜部, 所述燃料泵的上端安装于所述倾斜部,所述燃料泵从所述倾斜部向所述深底部 ,朝前方且朝斜下方延伸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5 2008-2291301、一种骑乘型四轮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其处于前轮与后轮之间,具有曲轴箱、位于所述曲轴箱的上方的气缸及设置在所述气缸的顶部的缸盖罩;配置在所述缸盖罩的上方的燃料箱;以及配置在所述燃箱内的燃料泵,所述燃料箱的下面部,在所述缸盖罩的前方位置,具有位于该下面部中最低位置的深底部,所述燃料箱的上面部,在所述深底部的后方位置,具有朝后方且朝斜下方延伸地形成的倾斜部,所述燃料泵的上端安装于所述倾斜部,所述燃料泵从所述倾斜部向所述深底部,朝前方且朝斜下方延伸地配置。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雅史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