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柱转接件和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492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0
本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柱转接件和电池组。解决现有电池组中单体电池极柱位置处热量过高可能造成热失控的问题,极柱转接件,包括一根细长构件,用于和电池组中多个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连接;且,细长构件内开设有用于传输传热介质的换热通道。在电池组上通过该极柱转接件不仅可实现各单体电池的电连接,而且该极柱转接件上由于设置了换热通道,极柱上集中的热量可从极柱转接件传递至换热通道内的传热介质后将热量带出。同理,待环境温度过低,单体电池可能无法正常启动时,还可通过传热介质、极柱转接件对各单体电池进行升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柱转接件和电池组


技术介绍

1、目前,常见的电池组都是采用多个单体电池(单体电池一般为圆柱形电池或方形电池)通过串、并联或串并联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而构成。

2、电池组的温控一直是本领域比较关注的热点,现有的电池组大多采用风冷或者液冷的方式对电池组整体进行温控。但是,由于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极柱是热量最为集中的部位,当极柱局部热量过高,则极有可能造成电池组中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电池组中单体电池极柱位置处热量过高可能造成热失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柱转接件和电池组。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极柱转接件,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一根细长构件,用于和电池组中多个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连接;且,细长构件内开设有用于传输传热介质的换热通道。

4、在电池组上通过该极柱转接件不仅可实现各单体电池的电连接,而且该极柱转接件上由于设置了换热通道,极柱上集中的热量可从极柱转接件传递至换热通道内的传热介质后将热量带出。同理,待环境温度过低,单体电池可能无法正常启动时,还可通过传热介质、极柱转接件对各单体电池进行升温。

5、另外,该极柱转接件为一根细长构件,细长构件将各单体电池的极柱连接后,各单体电池的极柱进行升温或降温时温度分布的更加均匀,控温效果更佳。

6、进一步地,上述换热通道的轴线与细长构件长度方向的轴线相互平行,沿细长构件的轴向方向延伸。>

7、进一步地,上述细长构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盲孔,每个盲孔底部用于和与单体电池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连接,且盲孔与换热通道相互隔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极柱转接件开设盲孔后,其导电性能较差,所以本技术将极柱转接件与极柱连接后,在盲孔内固定导电柱,且导电柱的外壁与盲孔内壁紧密接触,以提高该部位的导电能力。

8、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极柱转接件与极柱的连接强度,盲孔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池极柱连接;为了消除焊接应力,盲孔底部开设贯通盲孔的通孔,上述通孔孔径小于盲孔孔径。

9、进一步地,上述极柱转接件,还包括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固定在极柱转接件主体底部与盲孔对应的区域;电连接部用于与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接触;所述盲孔延伸至电连接部。

10、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换热效果,细长构件上沿着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传热管的装夹部。

11、进一步地,所述装夹部为开设于细长构件上的通槽,所述通槽尺寸与传热管相适配,且通槽与换热通道相互隔离。

12、进一步地,所述通槽与所述盲孔贯通。

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以及两个上述的极柱转接件;

14、多个单体电池沿同一方向依次排布;

15、一个极柱转接件与所有单体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个极柱转接件与所有单体电池的负极连接。

16、进一步地,上述电池组,还包括外壳,多个单体电池沿同一方向依次排布在外壳内;

17、外壳顶板开设与各个单体电池极柱对应的通孔,通孔对应的外壳区域与单体电池壳体固定密封;

18、极柱转接件的电连接部伸入通孔与各个单体电池极柱电连接。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1、在电池组上通过该极柱转接件不仅可实现各单体电池的电连接,而且该极柱转接件上由于设置了换热通道,极柱上集中的热量可从极柱转接件传递至换热通道内的传热介质后将热量带出。同理,待环境温度过低,单体电池可能无法正常启动时,还可通过传热介质、极柱转接件对各单体电池进行升温。

21、另外,该极柱转接件为一根细长构件,细长构件将各单体电池的极柱连接后,各单体电池的极柱进行升温或降温时温度分布的更加均匀,控温效果更佳。

22、2、本技术在极柱转接件上开设盲孔,通过盲孔底部与电池极柱连接;将极柱转接件作为电连接区,可以实现各个单体电池的可靠连接(并联或串联均可);并在盲孔内固定导电柱,使得整个极柱转接件具有较高的导电能力。

23、3、为了简化相关大容量电池的制备工序,本技术还可以在极柱转接件的底部增设电连接部,在大容量电池的制备过程中,无需采用支撑筋抬高单体电池使其极柱伸出筒体顶板通孔,只需将极柱转接件的电连接部深入通孔与筒体内各个单体电池极柱连接即可。

24、4、本技术在极柱转接件上设有安装传热管的通槽,在通槽内固定传热管后,和换热通道配合使用,与电池组极柱进行热交换,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细长构件(1),用于和电池组中多个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连接;且,细长构件(1)内开设有用于传输传热介质的换热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2)的轴线与细长构件(1)长度方向的轴线相互平行,沿细长构件(1)的轴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构件(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盲孔(3),每个盲孔(3)底部用于和与单体电池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连接,且盲孔(3)与换热通道(2)相互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盲孔(3)内均固定一个导电柱(6),且导电柱(6)的外壁与盲孔(3)内壁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盲孔(3)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单体电池极柱连接;盲孔(3)底部开设贯通盲孔(3)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径小于盲孔(3)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部(4),所述电连接部(4)固定在极柱转接件主体底部与盲孔(3)对应的区域;电连接部(4)用于与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接触;所述盲孔(3)延伸至电连接部(4)。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细长构件(1)上沿着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传热管的装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部为开设于细长构件(1)上的通槽(5),所述通槽(5)尺寸与传热管相适配,且通槽(5)与换热通道(2)相互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5)与所述盲孔(3)贯通。

10.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以及两个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极柱转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多个单体电池沿同一方向依次排布在外壳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细长构件(1),用于和电池组中多个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连接;且,细长构件(1)内开设有用于传输传热介质的换热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2)的轴线与细长构件(1)长度方向的轴线相互平行,沿细长构件(1)的轴向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构件(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盲孔(3),每个盲孔(3)底部用于和与单体电池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连接,且盲孔(3)与换热通道(2)相互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盲孔(3)内均固定一个导电柱(6),且导电柱(6)的外壁与盲孔(3)内壁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柱转接件,其特征在于:盲孔(3)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单体电池极柱连接;盲孔(3)底部开设贯通盲孔(3)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径小于盲孔(3)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奇韩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