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483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压器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属于变压器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散热器本体,该散热器本体包括集油管、回油管和集合在集、回油管之间的并且与集、回油管配接的一组散热片,所述的集、回油管的直径各为114mm。有利于导热油充分进入各散热片中,避免产生缺油现象,改善散热效果;导热油与管壁的摩擦力减小,从而使导热油的自身运行热量减小;回油管直径的加大使油的流量增加,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散热器的油增加,散热效果更加理想;集油管直径加大后可减少油的压力损耗,从而可节约油泵电机功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 器。
技术介绍
如业界所知之理,集油管散热器安装于油浸式大型变压器外侧,通过法兰连接与 变压器内部导热油形成冷却回路,对变压器的铁芯进行冷却,以保障变压器正常运行。 已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用集油管散热器例如均由本申请人提出专利申请 的CN201185118Y(变压器的散热器)、CN201185115Y(具有风机座的散热器)、 CN201185117Y(变压器用的片式散热器)和CN201229827Y(散热片阶梯式散热器)虽然各 自存在有相应的技术优势,但是存在着下述共同的技术问题一是由于受传统的设计理念 和设计规范束缚,对散热器的集油管的最大直径设计为89mm(外径),但是经本申请人反复 实验而发现,如此尺寸的集油管在散热器冷却前,集油管内预存的导热油显著不足,从而不 足以使集油管内的导热油充分地进入每片散热片中,使散热片产生缺油现象,另一方面回 油管内的油量也不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散热器的油量少,散热效果不理想;二是油液与集 油管及回油管的内壁的摩擦力大,导致导热油自身的运行(回流)热量大;三是导热油的压 力损耗大,导致油泵电机功率增大,从而不具有节能性。 本申请人认为,上述问题系业界受传统的设计思想的制约所致,更具体地讲,对于 行业默认化了的乃至标准化了的结构和尺寸不敢越雷池,唯恐违反常规,从而在一定程度 上扼杀了创新和超越的动机。因此,有必要以勇气与创新能力兼备的角度出发对已有技术 中的变压器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的结构作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 种背景下产生的。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集油管内的导热油充分进入各散热片 中以及避免散热片产生缺油现象并且还可保障回油管内油量充足而藉以改善散热效果,有 利于减小导热油与集油管及导热油与回油管的内壁的摩擦力而藉以降低导热油自身的运 行热量,有益于减少导热油的压力损耗而藉以縮小油泵电机功率体现节约能源的变压器用 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 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变压器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包括散 热器本体,该散热器本体包括集油管、回油管和集合在集、回油管之间的并且与集、回油管配接的一组散热片,所述的集、回油管的直径各为114mm。 本技术所述的集油管和/或回油管上间隔设置有吊耳。 本技术所述的集油管是水平的。 本技术所述的集油管包括水平管段和倾斜管段,倾斜管段在水平管段的一端 弯折构成,所述的一组散热片包括呈平行设置的平行散热片和呈阶梯状设置的阶梯散热片,所述的平行散热片配接在所述的水平管段与回油管的一端之间,而阶梯散热片配接在 所述的倾斜管段与回油管的另一端之间,其中,水平管段为具有进油口的管段,而所述的倾 斜管段为远离油口的管段。 本技术所述的水平管段与倾斜管段两者的长度是相等的。 本技术所述的倾斜管段的长度比水平管段的长度短。 本技术所述的平行散热片之间的间距是与阶梯散热片之间的间距相同的。 本技术所述的平行散热片之间的间距比阶梯散热片之间的间距大。 本技术所述的平行散热片之间的间距比阶梯散热片之间的间距小。 本技术所述的阶梯散热片自末尾的一枚至首枚的高度逐次递增。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克服了已有技术受设计规范之约束而将集、回油管的直径从89mm扩展至114mm,使截面积比普通的集、回油管增大了 1.7倍,在未经散热器冷却前预存了比普通集油管多1.7倍的导热油,从而更有利于导热油充分进入各散热片中,避免产生缺油现象,改善散热效果;由于集、回油管的直径增大,使导热油与管壁的摩擦力减小,从而使导热油的自身运行热量减小;回油管直径的加大使油的流量增加,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散热器的油增加,散热效果更加理想;集油管直径加大后可减少油的压力损耗,从而可节约油泵电机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 请见图l,给出了散热器本体l,散热器本体1是由集油管11、回油管12和一组散 热片13构成,一组散热片13彼此平行并且相互之间保持相同的间距,各散热片13的上端 与集油管11相接并且各散热片13的导热油腔与集油管11的管腔相通;各散热片13的下 端与回油管12相接并且各散热片13的导热油腔与回油管12的管腔相通。在前述的集油管 11和回油管12的长度方向各间隔固设有吊耳2,吊耳2上开设有吊孔21。优选的方案是 仅在集油管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吊耳2,或者仅在回油管12的长度方向设置吊耳2。吊 耳2的作用不言而喻的是便于吊运。在本实施例中,集油管11是水平的,回油管12亦然。 作为本技术的技术要点,将集、回油管11、12的直径设计为114mm,这里所讲 的直径为外径。由于申请人将集、回油管11、12的直径由已有技术的89mm以超乎常规地即 大胆地扩展至114mm,从而全面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优点效果栏中所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 请见图2,给出的集油管11由水平管段111和倾斜管段112构成,以目前的图示位 置状态为例,右端为水平管段lll,而左端为倾斜管段112,倾斜管段112在水平管段111的 一端弯折构成,在水平管段111的左端端口具有一进油口 1111 ,由进油口 1111引入的来自 于变压器的热油首先进入水平管段111的管腔,而后流至倾斜管段112。由于集油管11由 水平管段111和倾斜管段112构成,因此一组散热片13便自然地由平行散热片131及阶梯散热片132构成,水平散热片131的上、下端的中部分别与水平管段111及回油管12的一 端联结并且相通,而阶梯散热片132的上、下端的中部分别与倾斜管段112及回油管12的 另一端联结并且相通。水平管段111的长度与倾斜管段112的长度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 相等,例如使倾斜管段112的长度大于水平管段lll,反之亦然。水平散热片131之间的间 距既可以与阶梯散热片132之间的间距相等,也可以将水平散热片131之间的间距设计为 比阶梯散热片132之间的间距小,反之亦然。但是优选的方案是阶梯散热片132之间的间 距比水平散热片131之间的间距大。由图2所示,阶梯散热片132的高度自末尾的一枚阶 梯散热片132逐次向首枚即与水平散热片131相邻的那枚阶梯散热片132递增。 前述的集、回油管11、12的直径(外径)同样为114mm,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 述。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散热器本体1的结构发生任何改变,只要将集、回油管11、 12的直径设计为114mm,那么都应当属于本申请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因为集、回油管 11、 12的直径取114mm是经过本申请人的无数次实验所得到的。权利要求一种变压器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该散热器本体(1)包括集油管(11)、回油管(12)和集合在集、回油管(11、12)之间的并且与集、回油管(11、12)配接的一组散热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回油管(11、12)的直径各为114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管 (11)和/或回油管(12)上间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用大口径集油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该散热器本体(1)包括集油管(11)、回油管(12)和集合在集、回油管(11、12)之间的并且与集、回油管(11、12)配接的一组散热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回油管(11、12)的直径各为114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友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