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0396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烯烃聚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和应用。该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包括以下方式所得的反应产物:至少一种氯化镁醇合物和至少一种含钛化合物反应得到中间体;所述的中间体再与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嵌段类共聚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的反应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催化剂组分以及对应的催化剂不需要催化剂预聚合工艺,可以直接应用于烯烃聚合;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加热降低氯化镁醇合物的醇含量,也不使用有机铝化合物,制备过程更加简单,成本更低;该催化剂组分在烯烃聚合中不易破碎,所得的聚合物细粉含量少,小于125um的聚合物含量低于2.5w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烯烃聚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无论是烯烃的浆液聚合工艺还是气相聚合工艺,都要求催化剂具有良好颗粒形态,并且在聚合过程中不易破碎,聚合物的细粉含量少。这一点在烯烃的气相聚合工艺中尤其重要。例如,聚合物的细粉会在气相聚合反应器内结块,导致气相聚合装置的停产。因此气相聚合工艺往往要求催化剂具有良好颗粒形态,并且聚合物的粒径大于125um。现有的催化剂技术侧重于完善催化剂的颗粒形态和提高催化活性;并没有特别研究改进现有技术,使用低成本的方法减少催化剂在聚合中的破碎,从而减少聚合物的细粉含量,保证聚合装置的正常运行。

2、中国专利文献cn1140722a公开了一种将氯化镁固体溶解后与卤化钛反应析出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此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形态不规整,从而导致聚合物的颗粒形态不规整。

3、美国专利文献us4293673a公开了一种使用硅胶和氯化镁复合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此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和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颗粒形态。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喷雾干燥法制备催化剂前体和使用有机铝化合物的多次活化过程。此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复杂,不易实施。

4、欧洲专利文献ep1572756a公开了一种使用球型氯化镁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此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颗粒形态,但在聚合反应中易破碎并产生大量聚合物细粉,因此聚合物生产装置中需要使用预聚合工艺。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加热氯化镁载体以便降低乙醇含量,分别使用有机铝化合物和四氯化钛处理氯化镁载体。该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

5、为了省略聚合物生产装置中的预聚合工艺,欧洲专利文献ep2285840a公开了另一种使用球型氯化镁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为了减少催化剂的破碎,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加热氯化镁载体以便降低乙醇含量,再使用四氯化钛处理氯化镁载体得到催化剂,之后将催化剂经过预聚合后才能用于聚合物生产装置。同样,该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

6、中国专利文献cn102020732a和cn102050897a均公开了使用球型氯化镁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国专利文献cn102020732a先使用有机铝化合物处理氯化镁载体,再与四氯化钛反应得到催化剂;由于有机铝化合物极度危险,这种催化剂制备工艺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专利文献cn102050897a为了减少聚合物的破碎,先加热氯化镁载体以便降低乙醇含量,再使用四氯化钛处理载体得到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复杂且制备成本高。

7、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减少催化剂预聚合工艺的条件下,既不需要使用加热方法降低球型氯化镁载体的醇含量,也不需要使用危险的有机铝化合物就能得到细粉含量少的聚合物,是烯烃聚合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和应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催化剂组分以及对应的催化剂不需要催化剂预聚合工艺,可以直接应用于烯烃聚合中;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加热方法降低醇含量,也不使用有机铝化合物,不仅制备过程更加简单,成本更低;该催化剂组分在烯烃聚合中不易破碎,所得的聚合物细粉含量少,小于125um的聚合物含量低于2.5wt%。

2、本专利技术中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工艺简单,催化剂组分颗粒形态呈球形,催化烯烃聚合时不易破碎;所得的聚合物颗粒形态呈球形,细粉含量少,适用于烯烃淤浆聚合工艺和气相聚合工艺,特别适用于气相聚合工艺。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包括以下方式所得的反应产物:

4、至少一种氯化镁醇合物和至少一种含钛化合物反应得到中间体;所述的中间体再与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嵌段类共聚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的反应产物。

5、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氯化镁醇合物中的醇含量为10~60wt%,例如可以为10wt%、20wt%、30wt%、40wt%、50wt%、60wt%,以及任意两数值或者任意两数值的任意区间。优选地,所述的氯化镁醇合物为氯化镁与低碳醇的反应产物;优选地,所述的低碳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最优选为乙醇。

6、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含钛化合物如通式(ⅰ)ti(or)mcl4-m所示,式中r是c2~c20的烃基,0≤m≤4,例如可以为0、1、2、3、4;式(ⅰ)中r为c2~c20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的烃基;更优选地,所述的含钛化合物选自四氯化钛、钛酸四乙酯和钛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最优选为四氯化钛。

7、根据本专利技术,r为c2~c20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的烃基,其中“c2~c20”指的是c原子数可以为2、4、6、8、10、12、14、16、18、20以及任意两数值或者任意两数值的任意区间。

8、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类共聚物为二嵌段或其衍生物、三嵌段或其衍生物,和/或,嵌段类型是线形或带有支链。

9、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类共聚物中,源自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占所述苯乙烯-丁二烯嵌段类共聚物总质量的3-97wt%,优选为10-90wt%,例如10wt%、30wt%、50wt%、70wt%、90wt%,以及任意两数值或者任意两数值的任意区间。

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类共聚物更优选为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进一步更优选源自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中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总质量的3-97wt%,优选为10-90wt%,例如10wt%、30wt%、50wt%、70wt%、90wt%,以及任意两数值或者任意两数值的任意区间。进一步更优选地,源自丁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中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总质量的50-90wt%,包括但不限于kraton fg1901x。

11、根据本专利技术,含钛化合物与氯化镁醇合物的摩尔比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含钛化合物与氯化镁醇合物的摩尔比为(1~100):1,优选为(5~50):1,例如5、10、20、30、40、50,以及任意两数值或者任意两数值的任意区间与1之比。

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中间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类共聚物的重量比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类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1000):1,优选为(20~500):1,例如20、50、80、100、200、300、400、500,以及任意两数值或者任意两数值的任意区间与1之比。

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1)将氯化镁醇合物分散于惰性溶剂中,再与含钛化合物反应,任选地经过洗涤、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包括以下方式所得的反应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包含下述组分的反应产物:

11.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催化剂组分或者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组分或者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包括以下方式所得的反应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歆李秉毅黄廷杰崔楠楠刘照贺吕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